我和滕玉芝女士是在AVENDALE的西區華人協會上相識的。在每周三的麻將桌上,我們是麻將友,雖然相識,但我還不知道她的姓名。只是李鴻民教授在紐林召開的一次高血壓之友座談會上又見了面。我們回家時坐同路公共汽車,我才知道了她的名字。
一個有趣的故事,使我的知道了滕玉芝女士的籍貫。
文化大革命中,外調人員很多。有兩位高個子外調人員正在西安的路邊等公共汽車,邊等變聊。在旁邊聽他們說話的人說聽了,說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位肯定他們是山東人;另一位說,不對,他們肯定是東北人。兩人了打賭,前去詢問。結果,他們的父親母親都是山東人,他們生在東北,一塊出來外調。滕玉芝女士的籍貫,和他們十分相似。原籍山東文登縣,1933年出生于黑龍江富錦縣。
滕玉芝女士的藝朮道路,漫長而曲折。
自小跟隨叔父學習書法,1947年,她14歲時,就參加富錦地區文工團,演出了〈白毛女〉中的“喜兒”。1948年初,她隨文工團轉入東北魯藝二團擔任演員。在張水華、馬可著名恩師的培育下,獲得了非淺的藝朮造詣。全國解放后,即入東北魯迅文學院導演系深造。畢業后任東北人藝演員。在職期間,扮演過20多角色。1962年調入阜新話劇團、阜新評劇團任演員和導演,先后排演過“江姐”“箭杆河邊”“紅燈記”等戲。
在支援三線建設時,她在四川、河南等地擔任了13個文化、戲劇的排練工作。還辦過導訓班,寫過10萬字的講稿。1982年回給遼寧省戲劇研究室,排演過《金雞引鳳》評戲。
滕玉芝離休后,上老年大學,學習國畫,專攻墨竹。多次參展,多次獲獎。
她與竹子結緣,決心學習竹子挺拔向上的個性。愛它正直,愛它的虛心,更愛它不怕風吹、雨打、雪壓的品格,愛它高風亮節、感人肺腑的氣概……
生活是藝朮的源泉。她不斷地觀察。她寫了一首詩,表達對竹子的熱愛。
滕問雁呢喃,
玉影舞窗前。
芝蘭幽山谷,
醉竹伴暮年。
滕玉芝醉了。這首有趣的藏頭詩,表現出她的心境,也顯示出了她的水平。
翠竹成為她生命的第一需要。她從54歲開始,一直到現在75歲,筆耕不輟,自學苦練,苦盡甘來,與墨筆打交道,既陶冶情操,又鍛煉了身心。
在事業上,她曾經獲得不少獎項。她說,這是國家對她的鼓勵。
(1)香港回歸,她參展墨竹,獲得海峽兩岸“精美獎”。
(2)全國參展風竹,刊登大型書籍,由天津水電局出版。
(3)2002年6月收到統一祖國迎奧運大展組委會頒發獎狀。作品兩付,“風竹”“傲骨”作品國家收藏。榮獲“優秀獎”。獎狀上寫道:
滕玉芝女士:您在迎奧運盼統一中華書畫大展中,其應征作品榮獲優秀獎,頒發此證。 2002年12月8日
(4)在此期間,她的作品在日本、香港、新西蘭、俄羅斯、比利時、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收藏和展出。收藏和展出的作品有:剪紙《盼》(盼奧運在中國召開);《跟隨總設計師前進》,發表于《遼寧日報》《光明日報》等報章。
(5)滕玉芝女士還有〈牧鴨〉〈倉頡〉〈梁山伯與祝英台〉〈射天狼〉等詩篇和剪紙,發表與各種報章。
現在,滕玉芝擔任着新西蘭華人藝朮中心藝朮總監、遼寧省戲劇家學會會員、中國剪紙學會會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