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翻閱故紙堆,讀到著名作家秦瘦鷗寫給詩人邵洵美遺孀盛佩玉的一封信。信中說他答應盛佩玉寫的一篇紀念邵洵美的文章,寄到上海某日報編輯部,拖了三個月催了幾次才給發表,還砍刪了三分之一。秦不勝唏噓。當然,一篇紀念文字,秦老可能沒有怎麼著力去寫,編輯不是很感興趣,也是難免的。但是以秦老的聲名地位(作協常委),稿子見報為何這麼難?秦對盛有一段解釋,頗耐人尋味。主要說當時“寫稿的人多了,其中許多是退休老幹部,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編輯也難當。”老幹部退了休,有寫作願望是好事,有文史價值,怡情養性,有欣賞價值的文章理應儘量刊載。但是“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不應是取捨標準。
我也是喜歡耍耍筆桿子的人。在國內業餘時間給地方報紙投稿(當時用筆名者居多)。像一些晚報,某某週末報,有寧滬港等地的。發表的機會大約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二到了編輯們的廢紙簍裏。後來降到四分之一。當然其中除了文字的問題外,還有其他問題,不談也罷。後來改向月刊,雙月刊投稿,情況略有改善。
定居新西蘭以後,停筆了一段時間。一次看到中文先驅報上文揚的文章(當時不知道他是主編),有感而發,給他寫了一封信,附稿一則。是電子郵件發的。不料稿子很快登出,還來了回信。之後我給華頁報發去了兩篇文章,每篇都迅速見報。從此,我就經常寫寫。抒發海外遊子的鄉情,白雲之鄉的優美景色,當地濃濃的人情,以人為本的社會風氣,都是我的題材。儘管我的文字平庸,但是感情的真摯或可彌補缺點。後來結識了一批文友,文揚,南太井蛙,東方客,大衛王,金曉泉……交流,訪談,聚會,樂此不彼。
感謝新西蘭各華人媒體,給了我們這些文人以馳騁的園地。這裏沒有“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的編輯取捨標準。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體裁,不同觀點的文章盡可發表,爭論。文友之間可以推心置腹,敞懷交流。有幾次我的文章見報時,發現編輯還為它配了畫,畫面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繫,這也是編輯對作者的一種鼓勵或犒賞吧。幾次遇到華頁老總蘇文德先生,感到他是一位謙虛好客熱情的儒商,對文友多所鼓勵。最近他在版面品質的改進,報紙內容的充實,文字和藝術作品的多樣化諸多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竭力把報紙辦好。一份內容健康,豐富多彩,當地民眾喜見樂聞的報紙,對弘揚華夏文化,活躍民眾生活,乃至提高本地出生的一代華人的華文能力都是至關重要,而且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的事。華文文化沙龍這個陣地主要以文學藝術作品為主。願眾多文友,無論是不是沙龍成員,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耕耘好這塊陽光燦爛,花木繽紛的文學園地。它不可能也不需要是一頓大餐,而應該是一杯香茗,細細品味。它應當是炎炎盛暑的一股清風,它應當是浩瀚夜空中的點點繁星。
承南太兄賜名本欄目為《士林心語》,心語就是心裏想什麼,嘴裏說什麼,筆下寫什麼。讀者一天辛苦忙碌下來,晚飯後,散完步,洗個熱水澡,若一時尚無睡意,你靠在沙發裏,或躺在床上,在臺燈下打開報紙,聽士林與你娓娓道來,說鄉土人情,異國風光,歷史掌故,評社會弊端,天方夜譚;如果我們能心靈相同,思想共鳴,給你帶來一種回憶,一絲遐想,或些許淡淡憂傷。都是你我的緣分,你我的共享。興之所至,你不妨披衣命筆,寫信指教。士林將虛心聆聽。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讀者中臥虎藏龍,必有吾師。這將是我更大的收穫。
淡淡長江水,悠悠遠客情。
落花雖有恨,墮地亦無聲。
謹以唐詩一首與海外華人同胞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