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行使用簡化漢字的時候,我已經上了高中,可以說,所有繁體字,可都認識。但提筆寫字,有許多筆劃多的字,比如鬱鬱叢叢,比如窳覦,鷸鴕鳥,就記不清晰筆劃了。
我還看到臺灣綠營的陳水扁、蔡英文書寫的時候,有許多字,並不是繁體字,而是簡體字。他們口頭上反對大陸改變繁體字,但他們卻都書寫簡體字,由此,我贊成使用簡體字,反對使用繁體字。
我原來是堅決支持使用簡體漢字的理由是,小學生學習簡體字,可以節省一年小學階段的學習。用這一年寶貴的時間,可以學習別的科學知識,多麼好啊!
後來,我看到臺灣馬英九提出“書正識繁”。就是只要能夠認識繁體字,但是書寫時,可以寫簡體字。繁體字是中華民族歷史一脈相承,可以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防止韓國申遺。看了馬英九的主張,我的思想有了變化。
最近,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濟文化論壇會上,我看了蔣孝嚴在閉幕式上,宣讀了會議達成一致的文件。對繁體和簡體字的看法,才有了新看法。
蔣孝嚴說,要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傳丞和弘揚中華文化。
兩岸使用的漢字屬於同一系統。客觀認識漢字在兩岸使用的歷史和現狀,求同存異,逐步縮小差異,達成更多共識,使兩岸民眾在學習和使用方面更為便利。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
支持兩岸學者就術語和專有名詞規範化、辭典編纂進行合作,推動異讀詞審音、電腦字形檔和詞庫、地名審音定字及繁、簡字體轉換軟體等方面的合作。
發揮雙方的優勢,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促進中華文化在全球傳播。
我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久有耳聞。她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於丹說:“文字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生成的,不管我們認什麼字寫什麼字,都是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文字本身只是一個符號,最後要達到的是文化的傳承和人心的溝通。”
有記者問起對於兩岸合編辭典的看法,於丹稱,兩岸在語言溝通上有一些辭彙正在相互滲透,沒有什麼根本的分歧。語言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有很多是舶來語的轉化,有些是新的辭彙,如果有一個大辭典的合編,會更進一步推動溝通,最根本的是人心所向,即使是在語言不通的地方,如果你有足夠的熱情,你的微笑你的手勢,身體語言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溝通。
“兩岸合編大辭典是不折不扣的好事,一定能起到推動的功能。這不是根本性的手段,最重要的在於人心。”
去年的中國人大與政協(簡稱「兩會」)會議上,宋祖英、黃宏等21位元文藝界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我覺得他們的提案值得參考。
如果認識簡體字,現在中國國內的小學課本可以不改,讓娃娃們繼續輕鬆學習。但是,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還有繁體字,將來逐漸長大,逐漸學習更加複雜的繁體字。推動中華文化在全世界傳播,促進中華文化在全球交流。我把小學生們先學習簡體字,逐漸學習認識繁體字,歸結為“書簡識繁”,和臺灣馬英九先生的“書正識繁”主張的精神是一致的。
2003年7月30日,我在《紐西蘭週報》上發表了一篇小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文章說: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天,我和西北大學楊春霖教授聊天。他給我講了這樣一個笑話。一位博士生正在寫論文,去請教導師。導師說,你可到圖書館把《後漢書》找來看看。這位博士生去了圖書館三次,都是空手回來,說:沒有《後漢書》。導師奇怪了。最後他親自帶著博士生去。到了圖書館,順手拿出一套,說:這麽多,怎麽說沒有?
原來,西北大學圖書館的《後漢書》都是繁體字,連這位博士生也不認識。”這位元博士生只認識簡體字《後漢書》,不認識繁體字《後漢書》,當然在西北大學圖書館找不到。
當時,是把博士不認識《後漢書》當成笑話講的,
所以,我贊成“書簡識繁”。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都是正體。只是應該先簡後繁,難易後難。
以上是個人不成熟的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