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华文文化沙龙

一段奇妙的文字

作者: 傅金枝    人气:     日期: 2009/7/31

 馬英九先生提出“書正識簡”,並建議兩岸合編《中華大字典》,大陸作出了積極的相應。這是兩岸文字整合的開始,是件很好的事情。由此,也引起了新西蘭一些文友關於簡與繁問題的熱烈討論。會議筆者參加了,話也說了些,但總覺得自己在語言文字方面,所知太少,見識未免膚淺,因此未形成文字。不過還是心有不甘,想繞開簡繁問題,在語言的其他方面說幾句,並向大家推薦前人的一篇十分有趣的文字,為本地關於語言文字的討論,湊個熱鬧。

        恕我直言,我以為,我們的語言文字,是一種比較落後的語言文字。

        我說這話肯定犯眾怒。不過讀者先聽我一句話,之後再怒不遲。心平氣和而論,一個民族,不管在任何方面,在任何事情上,有些地方很優秀,有些地方不那麼優秀,甚至馬馬虎虎,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咋就那麼巧,所有優秀的事情都讓你占去了呢?這跟你愛不愛自己的民族,沒有直接的關聯。愛自己的語言,直至愛自己的文化,直至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國家,跟你冷靜地分析一下她有什麼缺點並不矛盾。恰如你愛自己的母親,難道你的母親非得要貌比西施,文如李清照,武如佘太君你才愛她?愛就只能說好,說不得不好,這都是政治家們為打馬虎眼,玩的騙人的把戲,千萬別信這一套!

        反之,我倒以為,一個民族偉大不偉大,更重要的是能否不斷地檢討自己,審視自己,看看哪兒不夠偉大,正視它,承認他,然後或者是堅決改正,或者是想辦法補救。這既是一個民族所應具備的最優秀的品質,也是一個民族具有大智慧、大勇氣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才能由不偉大變得偉大,由偉大變得更偉大。相反,固步自封,孤芳自賞,自命不凡,盲目自大,說不得半個“不”字,卻是自我革新改造,不斷前進的大敵。

        再言歸正傳。我所說的中國漢語言文字的落後,首先是語言的落後。中國的語言最小也是最基本的單元是音節,而每個音節都由一個聲母和一個韻母構成,而每一個這樣的音節都有一個確定的含義。問題是靠著人的喉、舌、顎、唇幾個部位不同形態的變化組合,形成的不同的音節,數量是有限的。以我現在手中的一本《新華字典》(71年版,我以下說事兒均以此字典為據)為例,漢語音節共416個。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語言也是越來越複雜。而這大量意思的表達,由這有限的音節來承擔,無論如何是難以勝任的。那就只有一個辦法,讓一個音節,來表達好多不同的意思。比如在下姓“傅”,發音便是“FU”,那麼這個發音為“FU”的音,還必須用它來表達很多不同的意思。於是這問題也就來了,這麼多的意思由一個音來表示,怎麼加以區分呢?那就只能用不同的符號即文字,加以區別。於是還是這個“FU, 便有了傅、夫、婦、父、副、服、富、福、賦、負、賦、附、府、複、符、赴、扶、伏、腹……95個不同的字。不用說,在《康熙字典》中,發音為“FU”的字,肯定還要多得多。如此以來,區分倒是分開了,可是又帶來了認識和書寫的困難。

        這個問題,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地阻礙作用。中國孩童識字,從小學到中學,語文課光是識字就耗費了大量時間不說,最後還是經常出錯。筆者也算大學畢業,現在也有時舞文弄墨,與漢字磕磕碰碰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但說起識字的水準,卻令人汗顏。還是那本新華字典,共收入8500個漢字,我隨機地測試一下自己的識字水準:確切地認識的,大約有三分之一;根據偏旁以及文章中前後的意思,可以猜得出來的,大約有三分之一;乾脆就認不出來的也有三分之一。如今寫點東西,時常是提起筆來犯傻,這本字典是一刻也離不開手的。

        漢字的這一缺點其實早就被無數的志士仁人爭論過無數次了。早在滿清末年,當帝國主義用炮艦強行打開中國的大門之後,我天朝的臣民們竟然是大吃一驚,我巍巍天朝大國竟然是如此地不堪一擊,連一個鍋臺般大小的小國,也敢在我太歲頭上動土!於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們;孫中山、黃興、汪精衛們;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們;錢玄同、劉半農、傅斯年們;蔡元培、魯迅、周作人們…….那一代知識份子們,他們憂國憂民,他們大聲疾呼,改良焉,革命焉;歐化哉,師俄哉;主義乎,問題乎;德先生,賽先生……轟轟烈烈,“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歷史大戲!再看看我們這一代所謂的知識份子們(包括我自己在內),呸!!配知識份子這一稱謂嗎?多如牛毛的專家、教授,丟人現眼的院士,不用說腹中的學問與前人相差懸殊,就這正義感,就這良心,連後來當了漢奸的汪精衛、周作人也不如!

        就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時候,那一代有良心的知識份子,紛紛檢討落後的原因,探索“救我祖國,救我種族”的良策。於是,向西方學習,要民主,要科學,徹底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成了一代知識份子苦苦追求的目標。他們的目標所指,首要的就是改造中國落後的文化,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就這樣起來了。自然,他們思想有左有右,做法有激有緩。其中有個錢玄同,就是比較激烈的一個。

       說起錢玄同,在新文化運動中,也是一員大將。他最初提倡標點符號,用西元紀年,數學中採用阿拉伯數字,漢字橫寫並自左至右等,已被採用至今。他還搞了我國近代第一批“漢字簡體字表”共2300多字,1935年當時的大學院公佈了其中的324個簡化字。

        鑒於漢字的難認、難記、難寫,錢玄同還進一步提倡廢除漢字,用羅馬拼音代替。此議在宣導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其原因就是因為同音字太多,難以區分、辨認。其中也是語言大師的著名學者趙元任,為此專門撰寫了一篇十分有趣的短文,全篇由一個發音相同的同音字構成: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翻譯如下:住在石屋中姓施的詩人,愛吃獅子,發誓要吃十隻獅子。施氏常常到市場上看獅子。十點鐘,正好有十頭獅子到市場上去。這時,正好施氏也去市場。施氏見到這十隻獅子,仗弓箭之力,使這十隻獅子死去。施氏拾起這十隻獅子屍體,回到石屋。石屋濕,施氏叫僕人擦拭石屋。石屋擦後,施氏才試著吃這十頭獅子。吃的時候,才發覺這十隻獅子,實際是十隻石頭獅子的屍體。試解釋此事。

    這篇文字共92個字。如果用拼音文字書寫,那就成了:

             Shishishishishishi, shishi, shishishishi. Shishishishishi………..

      那真地是成了一鍋爛粥,無論如何也分辨不清了。

        趙元任真地是聰明透頂。為顯示漢字拼音化會帶來怎樣的謬誤,他的這篇奇文,讓人拍手叫絕。如我們所知道的,以拼音代替漢字,並沒有推行開來,直至今天,我們仍然在使用我們的方塊字。趙先生這篇奇文,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我不敢說。我倒覺得我們的語言同音多義,才是問題的根本。用不同的字加以區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而且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語言越來越複雜,那麼拼音替代漢字之路,越發地走不通。

        不過在我極度佩服趙元任先生聰明才智的同時,我更佩服錢玄同先生那種探索、叛逆的精神;那種敢於主張,敢於標新立異的精神;那種不甘落後,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點燃了我中華文明的光輝燦爛之火,並使之生生不息,永遠光亮,永遠光照世界!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書法欣賞
下一篇: 三七開質疑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