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华文文化沙龙

華表下的記憶 為建國六十周年而作

作者: 穆迅    人气:     日期: 2009/9/24

   大多數國人看天安門廣場國慶遊行是隔著一層銀幕欣賞的,難免有咫尺天涯之感。我們北京人可就驕傲得起來,能夠親身參與遊行活動,置身於那舉世無雙,氣勢恢宏的人群洪流中,林立的紅旗飄揚,五彩繽紛的花束揮舞,那歡騰的氛圍,壯麗的陣仗。真令人終身難忘。

    記得最早接觸國慶遊行,是在初中。九月的一天,班上傳聞今晚有遊行演習,大喜過望的我便約了同院的小夥伴,天黑後乘公車直奔西單長安街。那時的國慶遊行,就已有預演,分軍事和民眾預演兩種。軍事部分保密較嚴,極少有人知道演習時間。而且演習大都在淩晨兩三點鐘。即使市民們被轟隆隆的裝甲車聲驚醒,也都睡意正濃,懶得起來看演習了。民眾預演就不一樣了,參加的人都是老百姓,根本無法保密。

    十點鐘左右,長安街兩邊已擁滿了看熱鬧的觀眾,我和小夥伴們就擠在人群裏,興奮地等待著。十二點鐘左右,一陣喧嘩聲由遠而近湧了過來。我們伸長了脖子從大人們的身縫中亟待望去,漸漸地看清馬路當中一大群身著彩服的姑娘們散亂著隊形,神情疲憊地拖著淩亂步子默默地走著,手上五顏六色的花束倒提身旁。我們目隨她們從眼前無聲移過,沒有一絲重整歌舞的跡象。隨後的方隊同樣也是稀裏嘩啦。完全找不到電影裏曾經看到的雄赳赳氣昂昂的影子。原來正式的表演只在天門廣場那一段演出,其餘的行動只不過是為後面的隊伍騰地方而已。我們大失所望,街邊的觀眾也失去了興趣,開始散去,此時我們才猛然醒悟,早已錯過了末班公車。沒辦法,只好走回家。一路垂頭喪氣,低頭悶走,好不容易挨到機關大院,天已濛濛亮。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熬夜。

    說也奇怪,失望歸失望,第二年九月仍舊不死心,還要長途跋涉去看預演。長安街兩旁依然人頭攢動,從天安門廣場過來的遊行隊伍照樣半死不活,再次失望的我們又是垂頭喪氣地回家。只不過這次聰明了一點,是騎著自行車回家的。就這樣,年復一年,初中三年,每年九月都要重演一下希望泡沫破裂的小小人生插曲。

    高中四年,我再也用不著半夜看彩排了。因為每年我都參與國慶遊行,成為遊行洪流中的一個小小浪花。我們學校屬於文藝院校,自然被編在文藝大軍裏,可我們只會畫畫不會表演,跳舞,出頭露面的美差當然沒份,我們只好賣體力扛大標語了。

    四年裏,我們扛的是同一個標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如果誰有幸看到文革前國慶遊行資料影片,在這個巨大標語下,黑點似的小小人頭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標語是木板制做,立體的,每個字獨立分開,有兩米五左右高。一個字有六根杠杆,分前後各三人抬。

    這八個字在寬闊的長安街排成一橫線,雁行地向前移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十八個人九十六條腿,讓它們像機器般地同一動作,不給一點約束訓練,誰也辦不到。而且,要整齊劃一,就得百分之百。只要一條腿不齊,這個字就會"扭秧歌"。如果八個字都""倒也罷了,誰也顯不出誰來。就怕七個字整齊,只有一個字"",那就非常難看。所以,要齊就全齊,不能出一點的紕漏。我們四十八個年輕小夥子,雖不像解放軍那樣全天候訓練,但起碼也要有些像樣的軍訓,保證出腿邁步時不亂方寸。

    每年九月一開學,校共青團總支書記兼我校國慶遊行總指揮丁老師,便糾集我們這四十八位個頭差不多的小夥子,課餘飯後象模像樣地軍事訓練起來,丁老師雖非軍人出身,但年年兼任總指揮,不是神人也成仙了。在心理上,身體上調教我們細細入微,事事經驗老到,令我們這些年輕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步子終於練得協調一致,扛標語的基礎算是夯實了。下一步就是到故宮午門附近扛實物練習。金秋九月,如果你漫步在午門附近,偶爾會看見一夥夥學生們,扛著標語,在哨聲中,映著斜陽,昂首闊步行走在空地上。十有八九是我們了。

    再下一步就是彩排了。那天晚飯後,我們排成一隊,由丁老師帶領,走西華門,經午門,在天安門後面領取標語,再穿天安門,過金水橋,沿東長安街北人行道到達指定地點,將標語一字排開,插在兩個遊行方隊之間。等待彩排開始。

    諸位,我這麼說似乎覺得一個遊行彩排很簡單,沒有什麼事情可大書特書的。錯!那天晚上,可不是只有我們幾十個人在彩排,而是幾十萬人和數不清的彩車,彩旗,標語,花束幾乎在同一時間,向天安門廣場,東長安街,潮水般地湧來。要引導這潮水有條不紊地流入指定地點,誰先到,誰後到,千千萬萬人的排排座,這麼巨大的計畫工程,在沒有發達的資訊設備的那個年代,真不知道是怎樣完成的!可是,當你按指揮部規定的路線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群方隊,似乎一切都順順暢暢,毫無阻攔。你幾乎看不到兩路團隊,在密集的人群中,窄路相逢,象現代城市交通大塞車那樣動彈不得。在這井然有序的後面,體現著指揮部官員們的睿智和運籌帷幕的天才。他們精細地掌控著這龐大繁雜如同滔滔江海似的人流集群,按預定方案順利運行,簡直和一個將軍指揮一場宏大的攻堅戰役一樣。

    作為一個指揮者不僅在總體上要統籌安排,而在許多方方面面的細節也都不能放過,有時一件小事的疏忽,會象多米諾骨牌一樣推倒整個全局。別的不說,上廁所這件平常的事,面對幾十萬人同時用,可就是件大事了,誰也不敢忽視它。在東長安街的紅牆下,隔一百米就有一串簡易搭建的廁所。它們都是在遊行的前一兩天開始組建。有經驗的市民一看簡易式廁所出現,就能斷定天安門廣場有大型集會舉行。

    當然,只有天才的將軍,沒有具備責任心的士兵,這仗也打不好。有一個小故事能說明這一點。在一次彩排中,我們把標語排好,等待預演開始。時間還早,有些無聊,便東看看西望望,無意中瞄了一眼我們抬的標語,發現百家爭鳴的""字,少了一橫,成了""字,我們不敢相信,一個字製作出來,要通過多少工序?怎麼都沒發現,就我們聰明?大概沒錯吧?爭論來爭論去,最後還是告訴丁老師。丁老師一看覺得此事非同小可,立即通知遊行指揮部。這才避免了一場大笑話。要知道如果在正式遊行時才發現,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那可是一件不可挽回的政治事件!

    一切準備就緒,"十一"那天早上,東長安街佈滿了遊行的彩車,標語和人群,連人行道上也擠滿待命的身穿彩服的演員們。遊行開始了,前面的方隊緩慢地向前移動,空出的地方立即被道路兩旁早已整裝待發的演員們補上,寬闊的街上仍舊是人頭滿滿。路旁擴音器裏,進行曲響徹天空。而遊行的人們卻表情專著,寂靜無聲,只有人們的腳步聲和演出服裝的磨擦聲窸窣作響。隊伍走到天安門廣場的東頭,天空立刻開闊起來,周圍更顯安靜緊張。腳下馬路上一條粗粗的黃線橫在眼前。我們立定,等待前面的方隊拉出一段距離。丁老師一聲哨響,我們四十八個小夥子,踏著進行曲的節奏,挺胸抬頭,邁著整齊的步伐,扛著標語,進入正式的遊行。

    那才是電影裏人們看到的雄赳赳氣昂昂的鏡頭。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下一篇: 國慶前夕話今昔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