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铗歸來乎,出無舆”
作者: 范士林
人气:
日期: 2009/12/5
“長鋏歸來乎,出無輿論”,这是春秋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名田文)的門客馮灌(一作馮媛)的一句話。他投在孟嘗君門下,並不做什麼事。一天,他彈著劍唱道,“還是回家吧,這裏沒有魚吃”孟嘗君聽說後,讓下人做魚給他吃。後來他又唱道,“還是回去吧,這裏沒有車坐”,孟嘗君又給他派車(輿)。後來孟嘗君派他去薛地收租息和債息,並叫他收了款順便買點家裏缺少的東西帶回來。馮到了薛地,把債務人召集起來,當眾燒掉了單據,免除了當年的利息。後來孟嘗君一度被貶回到薛地,眾百姓扶老攜幼前來迎候,感恩戴德。這個故事稱為“馮灌買義”,曾家喻戶曉。中小學課文都有收入。 - 显示引用文字 - 這個故事使我聯想到自己也是處於“出無輿”的狀態。當然與馮灌不同,毫無聯繫,不過是一種聯想而已。在新西蘭,公共交通既少又貴,且班車間隔時間很長,無車之人出行極為不便。而老眼昏花的我是萬萬不可駕車的。因此只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搭公車出行。 記得我參加華文文化沙龍成立大會那天,我從家裏乘公共汽車前往New Lynn 火車站,換乘火車到Ellerslie, 然後再換乘公共汽車才到達會場,為了不遲到,比一般人要提前兩個多小時出發,而且要是晚了,就沒有班車,有時不得不早退。 後來沙龍的活動漸多,我又捨不得失之向隅,乘車之苦也在所不惜。例如到東區看演出,聚會,訪友,要乘坐224公汽到市內換乘50或685,連候車歷時三小時,到最近的新錦江上海餐館也得乘車半個多小時,加上候車也得個把小時。但是只要通知我,我會千方百計參加。後來政府給我們這些“長者”發了免費乘車金卡,更是如魚得水了。這一年多來我把奧克蘭地圖和公汽路線研究了個遍,加上我的英語還算湊合,故從不迷路,還當上了同樣無駕照的金曉泉和東方客兩位老友的嚮導。 後來朋友們越來越熟悉,他們看到我的困難,常常讓我搭他們的車。開始只是順路搭上一段,送到就近的公車站。後來索性把我送到家門口。我堅持白天有車時搭公車,晚上無車時才搭一段或全程。後來朋友們熱情難卻,非要送我到家不可,深情厚誼,令人感動。記得第一個全程接送我來回的是攝影家大衛.王,後來又有彼特(陸波),廖秀才諸兄。有一次在金曉泉老先生府上與東方客和陳立偉相聚,言談甚歡,不覺已近午夜,立偉驅車送我回家,在路上他的手機不斷響起,太太問他是否出了什麼事,立偉解釋說正在送一位老先生,馬上就回家。更令人難忘的是,立偉酒量極好,與朋友飲,總是餘興難盡。為了送我,他酒也不敢多喝。 他們驅車接送我都是純粹的義務,油價日日漲,接送未曾停過。我很過意不去,但活動又不能不參加。我曾表示要對經常接送我的朋友付點油費,其實這很合情理,卻被朋友說我“不夠朋友”,我啞然。前後接送過我的朋友除了以上幾位之外,還有南太井蛙,方華,魏企翔,楊元勇,王曉玲,冼錦燕,黃甯,區鍵牛,文揚,穆迅,朱旭東和它的先生小安,張應欽等。張應欽老弟送我前往Te Aroha小鎮采風那一次,一路上談興濃濃,害得他迷了路,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一路上開了近三個小時。此外我的Kiwi朋友Andrew, Ture, Mavis, Ann, Nick, Francis,Elizabeth 等也在周日接送我前往教会参加活动。 我沒有什麼可以回報接送我參加活動的朋友。就把這些事記錄下來,作為友情的見證。努力做好沙龍的事情。 “長鋏無須歸,出有輿”。這個輿,不是孟嘗君對馮灌的恩賜,不用駕照,不用付路稅,不用買保險,不用做WOF。他使我感激,使我驕傲:我有這一大批肝膽相照的朋友,那是我人生中無價的財富,豈止一輛車子的價值!我要珍惜這份友誼,珍惜的方法之一,就是為耕耘好沙龍刊物這個園地,為中紐文化交流多出一份力。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