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一條街,車開上3號公路的時候,讓我想起深宵時分窗外猛烈的風雨聲。
眼前,馬路的兩旁,紅彤彤的一大片,落滿了Puhutukawa的花。一路血一般的紅花,像極了那位毛利公主的淚水,送別我們這兩個來去匆匆的英俊旅人。
小寳同學的媽媽,曾經告訴我,New Polymouth,是她和身為火山專家的先生到達新西蘭的第一站。“那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她說。
何謂美?到過English Rose Garden嗎?是不是像一個亂草叢生的院落?亞洲的文化裏面,有人工秩序的東西纔是美。所以,這種懶散的風格,沒有不銹鋼的椅子,並不十分討好我們亞洲人。
似乎這就不難理解,女皇1958年曾經訪問過這個城市。爲了討皇上歡心,政府花費了NZ$43000建了一個噴泉。
2010年的夏天,湖水中間,噴泉依然噴灑著往昔的熱情。而皇上,卻是再也不來瞧瞧這群歡迎過她的POME了。
可憐的子民們,在下面一個main lake的水面上,無奈地蘯起了雙槳。一艘艘小船,不斷穿過那道紅色的小橋,自然是寓意“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以此寄托對皇上的思念之情。
被殖民地教育了這麽些年的小寳,對這種活動趨之若鶩,竟然連續兩天都要來這裡划船。“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我也只好陪著他在湖上泛泛舟,正好也弘揚東方文化,表演一下瀕臨失傳的龍舟競渡大法。
徜徉在Pukekura公園裏,你會發現這裡的一切非常友善,就連小蚊子也懂得只在我的腿上著墨,而沒有選擇我毫不設防的脖子,讓我免卻了不少的閑言閒語。
站在城市的中間,可以看到海,也可以看到山。
城市的西面,是一條長長的海岸綫。塔斯曼海灰暗的波浪,湧來灰色的沙、灰色的石,灰色的海草,灰色的氣味。
東邊,遠遠聳立著一座巍巍的雪山。殖民者叫它Mt Egmont。後來,在廣大毛利族人的抗爭下,官方名字改作Mt Taranaki。天氣好的時候,藍天襯托山頂常年的白雪,非常養眼。
我們上山的那天早上,Mt Taranaki正被薄薄的霧包裹住。沒有了壯麗的雪景,小寳的熱情自然減退不少。在軟硬兼施之下,他才勉強陪我走上了最短的那條步行道。這麽大的山,我們只走了那麽幾步,一點都不過癮,令人耿耿於懷。
現在,在三號公路上,天放晴了。右邊,Mt Taranaki的雪峰就在那裏,美呆了。
“爸爸你看,雪山在云的上面呢。”小寳說。
一大朵云飃來,圍在了山峰的腰上。
是不是又需要比喻一下呢?神女峰什麽的?
弄不懂爲什麽我們那麽喜歡用女人來比喻?不會都那麽驚人吧?
不過,我錯了。碰巧的是,這個城市熱衷於選美女。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to the contest: Miss Taranaki (17-26yrs), Miss Teen Taranaki (13-16yrs) and Junior Miss Taranaki (10-13yrs)。真可謂一網打盡也!
這種海選,通常都會有漏網之魚的。
Browyn敲開了我們房間的門。
我只覺得眼前一黑--這個尺寸,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且慢,別想歪了,我説的可是下盤哦!按服裝設計師的講法,這種就算是梨子的體型,和克林頓夫人一樣的。從中華絕學的角度來看,這可是塊練武的好材料,重心低,最適合的就是練八字馬、千斤墜,保證四平八穩、巍然不動。
在接下來親切友好的交談中,我試圖推薦她去練武,就說這個城市有好幾家武舘,不過好像就還沒有演習中華武術的舘。誰知道呢,人家連Kongfu這個詞都沒有聼過,Hollywood大作Kongfu Panda也沒看過。幸好我用了另外一個詞,karate,這樣她才知道我講的是什麽。
一個城市,通常,縂要有一兩個地標的。
New Polymouth的地標很好認。老遠,你就能看到,在海邊,有很長、很高的一條紅色的杆,斜斜地伸到半空中。紅杆的頂部,連著一個透明的球。大球的裏面,還有一個紅色小球。這個作品官方名字叫做Wind Wand,是一位新西蘭大師Len Lye的作品,並且,由其基金會自資建造樹立。至於含義嘛,是這樣的:
"Their weight is so lightly balanced that if a bumble bee stood on the ball at the top they would dip a bit, and the more honey he carried the more it would dip."
藝術,怪怪的。正好美術館裏有他的作品在展覽,主題是運動、平衡和科學。
所幸的是,這裡華人不多。不然,逢年過節,這裡可能就會成爲舞獅采青的熱門地點。
“香雞篤豆豉。。。”我忍不住為自己的嶺南幽默得意了起來。
另外一個地標,也在海邊,是灰色海風中的一個大煙囪。
那是發電廠的所在。我總共看到過三座發電廠。一座在Huntly,燒煤發電;一座在Rotorua,地熱發電;這一座是燒天然氣發電的。奇怪的是,地熱發電的那家,你可以看到煙囪上冒出白色的煙。可燒煤和燒天然氣的電廠煙囪,竟然完全看不到一絲煙雲。
電流,靜靜地流進了城市,流進了街道,流進了房屋,無色,無味,無嗅。
選擇3號公路,而沒有選擇號稱衝浪天堂的Surf Highway45號公路,是因爲我對衝浪這種運動沒有什麽興趣。
過了沒多久,我們來到了Mt Taranaki的另一端。這裡,有一個小鎮,Stratford。從這邊看到的雪山,雲霧少了很多,山頂的每一條雪紋都清清楚楚的。這幾天沒能好好在那上面探個究竟,遺憾依然。
在大陸旅行,絕對到處都是有關廟宇的介紹。由印度引入的文化,經過經年的中土本地化包裝以後,成爲了今天的中華“旅行勝地”。
在新西蘭旅行,同樣是泊來品大行其道。每到一個地方,istoric/settlers/pioneer cottage一定是列在頭位的旅遊景點。這些地方,保留或者複製了當年歐洲移民的居所佈置,擺滿了古舊的用具、書籍,有時還會有幾個假人,穿上那時候的衣服。我最喜歡看的,是那些很有風格的建築裝飾,特別是那些鑄鐵的烤爐,搭配一套古樸的餐廳原木家具,棒極了。
我喜歡的東西,通常,小寳縂喜歡說說風涼話的。“你幹嗎不造個Time Machine?那以前的東西你就都能夠看到了。”小寳,這麽有創意的項目,希望你能夠早日做出來。
Stratford有個地標建築,是一座鐘樓。假期的關係,鐘樓不開放參觀。剛好整點,也沒聽到什麽特別的聲響。New Polymouth裏面也有一座鐘樓的,整點,就有悠揚的奏樂聲音。所以,眼前這座鐘樓有什麽特別之処呢?介紹是這樣寫的,“Await the life-sizeed figures of Romeo & Juliet appearing 'midst Elizabethan Clock Tower”.細看之下,才知道原來有“Audio presentation,performances daily”的。這次,實在是不湊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