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7至19日﹐英國威廉王子來訪紐西蘭期間﹐得到毛利族人送他一件精美毛利斗篷大衣﹔而編織那斗篷的就是鼎鼎大名的依蓮娜拉 (Erenora Puketapu – Hetet)。早于1983年﹐威廉的母親--已故皇妃戴安娜到訪紐國時﹐依蓮娜拉也曾親手給她編送過一件。
依蓮娜拉是国际知名的传统毛利斗篷 (korowai) 编织艺术家﹐她的編織手艺是由她丈夫的祖母Rangimarie Hetet所传授的。Hetet家族五代的艺术创作都在毛利中心内展览。依蓮娜拉的母親薇拉 (Vera)是第一代英國移民﹔父親 Ihala Puketapu Atiawa則是Lower Hutt 的Waiwhetu區一位著名的毛利族領袖 ,也是Waiwhetu 毛利會堂的創始人。
2001年﹐六十歲的依蓮娜拉接受訪問時﹐曾對記者謙稱道﹕‘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名藝術家﹐只是像我的奶奶﹑母親和姑姑一樣﹐喜歡編織而已。’
生於 1941年,在Lower Hutt 的Waiwhetu區成長的依蓮娜拉說﹐她小時候最愛坐在姑姑身邊﹔看著她編織盛放食物的小籃子。那時﹐她的姑姑為了籌建家族會堂﹐從早到晚忙著編織小籃子籌款。
依蓮娜拉自稱很幸運﹐只要是她想學的手藝,都有老師願意教導她。她十歲開始學習編織﹐十八歲就跟家族裡的女性親屬學會了編織會堂內的裝飾牆板 (tukutuku)。當時﹐她的丈夫 Rangi Hetet 是一名年輕的會堂雕刻師傅﹔小夫妻倆合作無間。他們相信雕刻和編織技巧是相輔相成﹐且相得益彰的藝術。
多年來,依蓮娜拉已熟練掌握了很多編織技巧及圖案花樣,她尤其喜歡編織斗篷大衣。起初﹐她以纖維和羽毛等傳統材料編織﹐不久後開始嘗試用鋼線編織。她回憶起當時自己的手總被鋼線割破流血。傷口疼痛難忍時﹐就繼續以纖維和羽毛編織﹔傷口癒合後,她又恢復以鋼線編織。如此這般周而復始﹐依蓮娜拉那雙巧手弄至傷痕纍纍﹐可想而知。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依蓮娜拉﹐海鮮是她一家人的主要食物。她想起四十多年前﹐首次看見父親將鮑魚挖出來的情景仍歷歷在目。那時他用磨刀石銼開鮑魚外殼﹐然後再用鹽磨光﹔灰暗的外殼馬上顯示出斑斕﹑繽紛絢麗的色彩。當時依蓮娜拉覺得鮑魚殼美麗的彩虹顏色實在奇妙無比。從此﹐她以傳統材料編織斗篷大衣的同時,還使用鮑魚殼。她說毛利人最愛用鮑魚外殼雕刻﹑裝飾和點綴,原因是這樣使雕刻品更能呈現出美麗﹑活潑的生命力。
依蓮娜拉編織的斗篷大衣特別精美﹑耐穿﹐但纖維材料很快會腐爛,相對而言﹐以鋼線和鮑魚殼織的則較持久。可是﹐鮑魚外殼編成的斗篷大衣也有不善之處﹐那就是時間太久後﹐斗篷會出現裂洞。依蓮娜拉排除萬難﹐經過不斷改良後﹐終使斗篷大衣網格中的差距逐漸縮小﹐裂洞也就不太明顯。
身為紐西蘭原住民的依蓮娜拉說﹐毛利文化和手工藝傳統極有魅力。只是因為其民族性比較隨和﹑安靜﹔因此沒引起其他國家的太多注意。以至對于毛利人的傳統故事﹑歷史和藝術也不十分了解。在她眼裡﹐毛利人的編織 (Raranga) 不僅僅是一種手工的產品﹐更是毛利人強有力的藝術象徵,不但體現了毛利人的精神價值和信仰﹐也喚起毛利人對部落祖先的生活藝術和生活象徵的美好回憶。古老的波利尼西亞人的信念是﹕‘艺术家是上帝造就以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依蓮娜拉認為毛利祖先不但把編織藝術傳承給他們的后代﹐還因編織這門手藝與臨近的太平洋島國建立起睦鄰關係。
依蓮娜拉還與丈夫Rangi在Waiwhetu區成立了歷史文物培訓機構﹐長期開辦實習生計劃,以培訓 毛利年青人的博物館彫刻技能。她自己也窮其大半生時間﹐在工藝機構和博物館﹐包括惠靈頓的國家博物館蒂帕帕(Te Papa Museum) 內開辦編織班﹐將這門珍貴的家族手藝承傳給更多後人。
2002年﹐依蓮娜拉獲得英女皇頒授的紐西蘭功績勳章ONZM (Officer of the New Zealand Order of Merit),表彰她在編織藝術領域的輝煌成就。
2006年8月﹐依蓮娜拉去世﹐終年六十五歲﹔遺下丈夫及一子三女。
本文內容編譯及參考自下列資料﹕
Mead, Sidney Moko, "The Art of Taniko Weaving", Reed, Wellington, 1968, reprinted 1973.
Puketapu-Hetet, Erenora (with), "Maori Weaving", Pitman Publishing, Auckland, 1989.
Obituary: Erenora Puketapu-Hetet By Adam Gifford - Saturday Aug 12, 2006
(下圖是依蓮娜拉及她在1996所編織的奇異鳥羽毛斗篷--蒂帕帕博物館內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