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华文文化沙龙

也談錢學森

作者: 宋林玫    人气:     日期: 2010/2/10

錢學森教授以九十八嵗高齡不久前在北京仙逝,由於他在中國科學界的特殊地位,很多人深感痛惜。官方以及學術界也以各種方式對之追悼及紀念。對錢學森先生早年的傳奇,他的才華和對國家的貢獻,在不同的媒體都有詳細介紹,本文就無需重復矣。

  錢學森教授從五十年代中開始,就是大部分年輕人比較了解、熟悉及崇敬的人物。尤其是學理工科的學生或從事理工方面工作的人們,無不當之為偶像。筆者當年也是這樣一個學生,影響所及至今還是對錢學森教授充滿崇敬及佩服。於筆者來説,對錢學森教授所以至今懷有如此敬佩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筆者的叔叔曾是錢學森先生上海交大以及美國痲省理工的校友,返回中國工作時又與錢學森先生多有合作。錢學森教授對叔叔的學術成果頗爲重視及讚賞,以至於叔叔逝世時的治喪委員會主任就是錢學森先生。這些都使筆者對錢先生有一個特殊的感覺,也是不太願意聽到任何對錢學森教授非正面傳聞的原因。

  為説明錢學森教授與叔叔的一點關係,先說說筆者的叔叔。翻開當年叔叔親筆題詞贈我紀念的《中國科學家辭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茅以升顧問、徐志春等編),節錄我叔叔的條目可以了解到:林士鍔,1931年北京匯文中學畢業,1935年上海交大電機工程係(錢教授校友)畢業,1935-1939公費留美在痲省理工(也是錢教授的校友)航空係深造,得碩士、博士。1937年參與痲省理工無綫電高度表研制和測試,對有關原理已做出貢獻。1938-1939年,使用痲省理工最早的一台模擬計算機“MIT微分分析儀”研究飛機自動控制理論。首創應用“m階迭代劈因法”解高次方程的實根與複根,比美、英權威教授的解根法均為簡潔。對航空自動導航計算帶來很大的改進。受到美國學術界廣泛重視和應用,被譽爲“林氏方法”(“Lins Method”)。“林氏法”在美、蘇及國際上有關專業被廣為研究、論述和應用。叔叔的成就50年代被編入中國“計算方法”、“數學手冊”。1958年以來叔叔在北航領導的陀螺研究室為國家航空(天)自控工程從理論到實踐長期研究工作,貢獻良多。那時叔叔經常會西飛到有關工廠解決具體問題。1962年任國家科委理論與應用力學組成員。1964年當選為國家航空學會理事兼自動控制及電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改革開放後叔叔在《航空學報》、《力學學報》又發表了對自己方法的改進,受到國内外的重視。

  像很多當年的科學家一樣,叔叔爲人謙虛、踏實、低調,然而有着強烈而執著的愛國情懷。他一生不可動搖的理想就是想為國家、民族做點貢獻。叔叔以其早年在美國取得的一點學術成果,對中華民族增強國力也真作了一點貢獻。這正是錢學森教授看重和成爲學術上好友的原因。至於政府給與的榮譽,剔除文革時期不計也是很高的,叔叔如非離世稍早,據説也是國家以元勳看待之人,叔叔沒更長壽,此亦一憾事也。

  談錢學森卻借此談了自己的叔叔,請讀者朋友見諒,絕無趁機show off之意,無此必要也。只是因爲叔叔是筆者從年輕至今的偶像啊!

  囘過頭來說錢學森教授,錢教授現已乘鶴西去,有論者指錢教授生前有兩件事,其過失難以原諒。對此筆者並非大膽評述,只是談一點看法,與各位賢達的讀者共同探討。

  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六日,《中國青年報》第四版刊登了錢學森教授的文章:《糧食畝產究竟會有多少?》。這是錢先生在看了新華社發佈的河南省、遂平縣衛星農業合作社所謂“連放兩顆豐產衛星”的報道後撰寫的。(查《河南日報》這兩顆“衛星”應該是:一九五八,六月八日:畝產兩千一百零五斤;六月十二日:畝產三千五百三十斤)。錢教授於是企圖以他一貫的數理邏輯思維來看待和解析這一現象,同時作可能的科學引導。他寫道:“……農業生産的最終極限決定于每年單位面積上的太陽光能,如果把這個光能換算成農產品,要比現在的豐產量高出很多。現在我們來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百分之三十作爲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太陽光能把空氣裏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糧食,那麽稻麥每年的畝產量就不僅僅是兩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兩千多斤的二十多倍!……”

上述一文成了後來有人把豐產衛星放到四、五萬斤的“科學”根據。並被指為是讓包括毛澤東在内的當年中共高層們產生某種不確概念的原因。衆所周知當年以糧食高產為特徵的“大躍進”是造成往後幾年糧食奇缺,餓死巨大人口的原因。錢學森於是爲此事背負多年指責。

筆者不學無術,但對這一個問題卻想說兩句自己的看法:細讀錢教授之文只是一種以數理科學家的思維,論述理論計算上的可能性。為政者很了解錢教授是絕沒有種地實踐的理工(非農業的)科學家,對一些基本數據的假設是否符合實際?即使真的能提供如此數量的光能,要多少密度的植株才能接收?足夠接收光能的植株可能因爲太密而不通風,根本難以生存……等等肯定都有問題。

中國人種田已有千年計,千年來陽光、水分、土地不會有大不同,施肥、勤勞、耕作方式縂也會有相似之處,那麽在千年計的歷史中,出現不了畝產四-五萬斤,也總會出現一萬斤?五千斤?哪怕三千斤的偶然吧?可是從沒有這樣的記載。(袁隆平院士奮鬥的目標是畝產兩千斤)説明錢教授的理論計算即使對,但實際的可能性則很成問題。何況錢教授發表論述時已年中(六月),怎麽離錢教授計算幾個月,當年的秋收就馬上見效了呢?理論馬上實現了,而且還那麽準(四-五萬斤)。看來不是為政者缺少應有的謹慎,就是當年有人好大喜功,借學者之名氣,作爲自己虛報政績的根據。有意無意推動空想社會主義?

  錢教授在這些他並非在行的問題上發表見解顯然有失慎重,應該承認,錢教授為文時的政治氛圍,錢教授的身份引起誤導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因此對他的一些過重責備似亦有商榷之餘地。衝破重重障礙、剛剛才在1955年從美國回來的錢學森教授,純樸的愛國熱情在舉國為“躍進”躁動不已之時,顯然對中國人政治上的奧妙認知較淺,天真地參與其中。不過那時又有多少人能明察呢?

  第二件事,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年代初,中土盛行氣功。氣功作爲中華民族健體養生的傳統文化,無可置疑、殊為珍貴。筆者愚鈍也對氣功中最簡單的“放鬆功”深有體會。大概類同當年的中醫,氣功也會有它糟粕之處。有人利用人們認知的死角,把氣功神化,號稱練到一定“層次”可以做到許多難以想象的目的,例如有“層次”的氣功師可以預見遠距離事情的發生;用手發功一摸,彎曲的脊梁會變直;燒成灰的錢能恢復過來(鄙人在香港電視就見過這種表演);用耳朵能聼出揉成團的紙張内裏寫的是什麽;車水馬龍十字路口“凡人”不能過,他可以通行無阻。你要說不信,人家說因爲你是“凡人”,所以“凡人”是不可能理解高“層次”人(?)之所為也!?當然上述許多至今只是聽説而已,不過有人不但能說,某些説法還能表演,所以對於禁錮幾十年後剛剛放開思維的八十年代的人們,真有一定震撼性(如果那時人們已經看了臺灣小伙劉謙在中央臺的春晚魔術表演,也許對一些所謂的氣功就會有另一種判斷吧)。在此氣功大熱之時,也不知爲什麽多年沒有露面的錢教授也跟上此風。相信了一些後來證明僅僅是巧妙魔術的“雕蟲小技”。而提倡起“人體科學”,希望對人的“特異功能加以科學探討”……。隨着這些所謂“高層次氣功”在神州逐漸冷卻或奧妙被人們發現,人們對氣功有了比較正常的認知。錢教授的“提倡”又一次受到部分人的詬病。

  不過,純粹提倡“人體科學”,應該是無可厚非。某些人體是否有特異功能,怎樣定義特異功能?仍不能否定對之有研究探討的必要。問題是錢教授基於誤信而提倡就有失科學家的謹慎,有失他本人的身份。

  錢學森教授晚年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直率的批評,指出中國高教很難培養出具有創造性的人才,可以説是一針見血。但對於上述兩事錢教授再沒公開表示過什麽態度,因此有人對此感到遺憾。如果上述真的是他的不足,筆者認爲讓我們理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吧!人無完人,比之錢教授價值“五個美國機械化師”的能力,比之他所有書本、筆記、文件均被沒收,而還能凴一個超人的腦袋還原高深的理論、複雜的公式、精確的技術,為增強中華民族國力作出傑出貢獻,比之錢教授對中華民族真摯的愛,那些只是小瑕疵了。

  以上僅是個人小小看法,實在無意非議錢學森教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今日科技,核子打擊、航天運載、宇宙開發,在此領域囊括歐、美、俄、日以及我大中華,能領軍而叱吒風雲者幾許人也?有此能耐之輩除自身努力外,天賦之橫溢才華絕對重要。有云:“天生我必有用”他們的天賦不會忍而不發。他們的成就往往會被用於服務政治,服務政治並不一定就壞。例如保衛自己民族,爲人類開發太空……。只是他們也不能脫離一些既定的環境,而他們的成就在注定要服務于某一環境時,縂不應該是我們過於詬病的因由吧?要知道科學家有益的貢獻,無論誰主宰中華民族都是有用的啊!他們不同于一個政治家,因野心引起的失誤會帶來千百萬生靈塗炭呢!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聽聽鳥兒唱唱歌
下一篇: 蝶戀花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