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評論《四海作家邀游云南》(1)

作者: 高圣华    人气:     日期: 2010/4/3

林爽老师你好﹕

自从上次重庆一别,已有数月,其实已经横跨了一年﹐在此遥寄深深的祝福。


前段时间一直未曾来得及拜读你的大作汉俳《四海作家邀游云南》,实在是一种遗憾。

今读你的汉俳之后,心中不禁被你所作的一系列汉俳所感动。深深感受到了你是一位时刻以诗人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的人,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与自然亲近的内心。

 

《四海作家邀游云南》(一)是你在国庆六十周年与四海作家一起邀游云南民族文化时所作的第一组汉俳颂。在这整组汉俳颂中,你不仅向我们传达了一段属于你自己真实情感的文字,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汉俳这种文体所具有的魅力。

 

就林老师的整组汉俳颂而言,内容丰富、结构匀称、情感真实、具体。在《赴腾冲》一章中,你写到山路的崎岖时用到一个“重”字,让读了你的作品之人不得不佩服你描述之逼真,感受之真切。虽未曾到过你在作品中所写的地方,亦已感受到了山路的崎岖,山地的复杂。一个“重”字就把云南腾冲的地形描述地淋漓尽致了

。虽然前行的路都是重重崎岖的山路,但你却一直是乐观的情怀。从字里行间仿佛可以听到你爽朗的笑声,可以感受到你脚踏下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对生活的感悟。因此,你会把敏锐的眼睛投向遥远的晴空,去捕捉那大自然中瞬间美好的画面,而这也正是你诗句中所写的“飞鸟伴晴空”。读到这句的时候,不由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中的那句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说刘禹锡是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的话,林爽老师则以最真的感情唱出了云南初夏倚丽壮观的美景。

 

     林爽老师虽然长期生活在国外,但对中国历史却甚是了解。这分别体现在第二章《国殇墓园》、第四章《访[李根源故居]》、第五章《艾思奇故居》、第六章《参观滇西抗争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你在描述每一个历史文化遗迹的过程中

,都加上了注释,这无疑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加强了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更好地融入到那段已经离去很远的历史背景之中,感情的共鸣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同时,你把历史事情、历史人物写入到你的汉俳之中。你并未采用宏大的叙事模式,你从小处着手,每节仅仅三句就写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如第五章《艾思奇故居》中,你是这样写的:“名人李生萱\莫道生长在穷乡\心怀革命愿\\和顺艾思奇\保家卫国明大义\天南一支笔\\哲学与生活\脍炙人口著作多\流放百世说\\短短九句,你就把哲学家艾思奇的一生描述出来了,如果没有很好的历史文化知识作为铺垫,恐怕是难以写出这样的俳句出来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历史文化在作品中的沉淀,使得整首汉俳蕴藉更深厚,更耐人寻味。

 

读完这整组汉俳颂,却又让整齐而又有规律的形式所着迷。整体上看,整组汉俳由五七五的形式所构成,每节三行押同一个韵,而每一节又押不同的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具有鲜明的“建筑美”和“音乐美”的艺术特征。可以说,汉俳继承了古典诗歌美学的千年之长。因此,从古典诗歌与汉俳的比较中来思考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出路是应该值得关注的。

 

 

 

        不知道上面匆匆写下的些许感受有没有在臆度林爽老师的创作本意。还望您多多指教。您的汉俳读起来情感真实,让我看到了在平凡的日子里,朴实的生活中仍然是充满诗意的。

      在此也祝福您及您的全家幸福如意,生活安康!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08

      高圣华

     

201044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虎年花市情怀
下一篇: 評論《重庆杂咏》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