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采風》
作者: 游子
人气:
日期: 2010/7/10
隋 王通《中說.問易》:“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乎!”
按: 這是一封回復重慶詩友詩酒自娛先生一封電郵的資料。詩酒自娛先生的文章是《江西采風錄》。這令我想起之前自己參加過的幾次大陸詩人的「采風」活動。這些 「采風」其實與真正的采風,並沒有關係。記得一次在蘇州周莊,我特地請為我們划船的船姑為我們唱蘇州船歌,意在引起組織者記起什麼是「采風」。遺憾的是, 全船竟沒有一個詩人注意船姑的歌聲,更加不知道這些民歌、民謠,與自己的「采風」有什麼關係。以後,與一斑大陸詩人到雲南大理、麗江、蘇北等地的幾次「采 風」,也是如此。
「采風」,變成只是文人遊山玩水的代名詞。
隋 王通 《中說·問易》說:“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乎!”
中國的詩,真的會“不續”嗎?
好在,在民間,在歌壇,在文人的「傳統詩壇」之外,中國的《詩》,還是「續」下來了。
我因此給詩酒先生發了一篇短文如下:
關於采風,【辭海】的解釋:【風】○5風俗也。《呂氏春秋》《音初》:『聞其聲而知其風』;○6詩六義之一,詳六義條;○7 樂曲也。山海經大荒西經:『太子長琴,始作樂風』;注:『風,曲也。』亦為歌謠之稱。○8采也。國語晉語:『風聽艫言於市』。
百度網的解釋:基本解釋:「對民情風俗的採集;特指對地方民歌民謠的搜集。」
詳細解釋
1,搜集民間歌謠。 隋 王通 《中說·問易》:“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乎!”
2,謂搜集民間歌謠。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世之君子,當不諱之朝,思采風之義,史失而求諸野,閑中一寓目焉,未必不興發其致君澤民之念也。” 清 王應奎 《箬包船紀事》詩:“誰為采風者,聽我歌此詩。”參見“ 采詩 ”。 百科词典
采风 在我国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民歌是个总称,它包括民谣,后来又包括谚语,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产生于商代的民间谣谚。公 元前五百多年时编写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约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很 早,历史悠久。 相关条目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了民俗学,“采风”二字的含义就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解放后,人们所说的采风,则又限 于指采集民间的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
清·俞蛟《夢廠雜著·潮嘉風月》:“採風問俗,紀載宜詳;品翠題紅,篇章爭麗。”
在 我國古代,“采風”的含義主要是指採集民歌。民歌是個總稱,它包括民謠,後來又包括諺語,早在西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產生於商代的民間謠諺。西元 前五百多年時編寫的《詩經》,其中《國風》的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們都是從民間采來的。可見我國的采風活動起源很 早,歷史悠久。
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一些學者從國外引進了民俗學,“采風”二字的含義就擴大了,它泛指採集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解放後,人們所說的采風,則又限於指採集民間的口頭創作,包括神話、傳說、歌謠、故事、諺語、小戲、說唱、謎語等。
以上摘錄,寄發給詩酒自娛兄及眾詩友共用,並兼討教之意。
多謝詩酒自娛兄發給我的大作!
我的以上短文寄出後,接到了詩酒自娛兄認真的回信(群發),如下:
「我把《“東方詩風”2010 江 西采風錄》通過郵箱廣泛發送,收到旅居新西蘭的詩人遊子兄覆信並短文一篇,實際上是對使用“采風”概念提出異議。他的意見完全正確,我是在“行吟”意義上 使用“采風”一詞,脫離了它的本義,顯然不妥。雖然也有這樣的用法,也還勉強說得過去,但是終究不夠妥帖,過於隨意了。現在我接受遊子兄意見,題目改為 《“東方詩風” 2010江西行吟錄》,以謝遊子兄雅意。」
「遊子兄這種認真的態度是非常寶貴的,而這樣認真的人已經不多了。現在將他的短文附後,也讓諸君見識一下他做學問的功夫吧。」
詩酒自娛先生是中國資深的報人、學者、詩人。我為他的這種謙虛與豁達的態度與胸懷,而受到感動。借用他的話說:如今,像他這麼謙虛與豁達的文人「已經不多了」。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