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在新西兰华文文化沙龙的聚会上我有 幸与邱陵老先生相识。颇有一见如故,相见很晚之感。当时邱翁在奥克兰北岸其公子家小住,我收到文扬先生转来的邱老的稿子《怀念劳苦功高的老伴》,拜读之后深感邱翁的文章情深意切,耄耋之年而伉俪情长,感人至深。聚会那天,我们初次见面,即互赠自己的书。邱翁赠我他的近作《澄怀斋杂录》,装帧典雅古朴,内容 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翻阅卷首,方知他是一位资深老编辑,前辈报人,此书置之案头,实乃良师益友也。
先生自称其书斋为澄怀,以此自勉。《南史》云:“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金圣叹曾说“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用以表示先生胸襟豁达开朗的人生观。
先生今年八十五高龄,一生离不开书斋,笔耕 六十余载,著述颇丰。就拿这本《澄怀斋杂录》来说,有“情系图书”,“品书”,“人物写真”,“异国风情”,以及各种序跋。可读性极高。盖因文如其人,文字流畅且不说,而叙事记人,分析哲理,针砭时弊,歌颂新人新事,立论建言,颇多振聋发聩之处,书中友情亲情跃然纸上。
邱老虽年事已高,但他的文章紧随时代步伐, 观察敏锐。在《老人也应积极对待人生》一文中,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用句新名词,这叫充电,若不充电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要力求做到与时俱进。”事实上他确实付诸行动,他每天都要写文章,创作书法作品。而且他的文章立意清新,没有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更丝毫没有像某些人人那样字里行间炫耀自 己。他采访报道画家葛岩,说她“爱国情怀凝于笔端”,他在北京日报上报道文革期间冒死为老舍先生亲自刻碑立碑的许林村老先生,说“天地有正气,孕育出无数英雄。”许林村老先生就是英雄。
邱老笔下的人物也丰富多彩。它不仅写文人, 学者,书画家,音乐人,也写普通老百姓。他为之工作的刊物甚多,从《北京日报》到《农村青年》杂志,都有他的一份劳作。他赞扬强者,同情和鼓励弱者。他热情讴歌了一位从农村进京城拼打的小商人的创业史,说主人公是“实在人办实在事”,“真正把顾客当上帝的商人”。
我读了邱翁写的《异国风情》,深深感到他笔 下的新西兰写的真实,生动,有感情。我看了不少新西兰的游记,包括我自己写的,大多脱不了就景写景的窠臼。而邱老写新西兰,不仅景色跃然纸上,妙语连珠,而且广泛介绍新西兰的人文,经济,地理,乃至民风民俗,数据翔实,却并不枯燥无味,翔实中不乏诙谐。
邱翁对新西兰毛利人有许多细致的考察,从毛利人的祖先到现代毛利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都有很多描写。他和某些人不同,认为毛利人善良、友好,干活出力,和其他族裔的人民同样能担当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他以未能交上一位毛利朋友感到遗憾。
他对新西兰野生动物,畜牧业,草场经营都有很大的兴趣,他尤其推崇新西兰人可贵的环保意识。认为华人应在这方面多多向他们学习。
邱翁学识渊博,旁征博引。他介绍了新西兰的特点之后,突然介绍易君左(中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写新西兰的一首对联“天高皇帝远,人少牲畜多。”极为贴切。(按:皇帝指英国女王)
“异国风情”这一部分共有26页,两万余字。其实可以单独出一本64开袖珍小册子作为旅游指南,再配一些图片,相信一定受到欢迎。
邱老是一位学业有成,著作丰厚,多才多艺的长者。他的书法遒劲洒脱而端庄,屡次参展和获奖。然而他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和他相处,使你感到亲切,轻松,没有距离感。
邱翁晚年定居北京,隔一段时间就到新西兰小住。用他自己的说法,既可与儿孙团聚,又可以和新西兰的旧雨新知畅叙,参与文化沙龙的活动,他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精力充沛。
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此遥祝老先生福寿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