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在动物园旁边的公园里,我参加了华人科学家协会举办的一个迎春活动。
和与会的华人科技工作者攀谈起来,让整天埋头于新闻文字工作里的我,又找回了以科学逻辑互相沟通的乐趣。
和人文社会里面“英雄莫问出处”、“胜者为王”的现象相比,科学讲求的是严密的因果关系。在科学研究中,所谓成功的定义,毫无例外是其过程和结果必须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复制。
但是,即使在这样严格的公式推导下,如果我们认为高投入的科技必然得出众人都赞好的、高产出的方案,那就未免真的过于天真了。
以巴西为例,为了让新科技成为国家经济的未来,在过去的10年内,巴西用于pre-sal超深深海油井钻探方面科学研究的投资,就达到了10000亿美 元,相当于巴西2010年全国GDP的一半。这样高投入的结果,是巴西深海油井的开采成功率高达87%,远远高于全世界平均的25%的水平。
时至今日,这种新技术让巴西的石油储量从原来估计的200亿桶,一下增加到500亿桶,石油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GDP的16%。来自巴西的深海钻油探测船甚至到达了新西兰的海域进行工作。巴西总统甚至自豪地说,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那一定是巴西人。
另一方面,巴西石油公司的深海钻油工作引起了绿色环保组织的关注。在更深的海床上,一旦出现油井漏油,那么无疑对生活在那里的稀有海洋生物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出现漏油的机会有多大呢?问题是,谁能保证不漏油呢?出现漏油以后,我们能有多少艘可以深海作业的潜艇到下面去救急呢?
还需要提到的是,现在拥有这项深海钻油技术的巴西,或许正在抽取一个和邻国共享的地下油田。未来,说不好连美国都要说,巴西是在抽取美国地底下的石油。
在新西兰,一个曾经被誉为科技时代精英的Kim Dotcom近日成为了阶下囚,这则新闻成为了轰动一时的城中热话。他的案子还不只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引起争执,更把高科技时代本地政府的审批程序猛踢了一 脚。在媒体和政客们的穷追猛打之下,他们发现,Dotcom先生曾经在新西兰之外的地区犯有前科,这是在他提交申请资料时候就申报了的。但同样的背景资 料,却在两个政府部门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移民部批准了他的移民申请,海外投资办公室却拒绝了他收购本地敏感物业的申请。
再高的科技,再聪明的人工智能,最终,都是掌握在使用者的手上。科技无疑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环境,但并不能取代人的工作,特别是在需要做出某项决定的时候。
所以,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随着人类知识外延的不断拓展,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未雨绸缪似乎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