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 《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
本文引自2012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论述了海外华人作家身居异乡在不同文化的距离观照中互见“异”处而表现出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鲜明的创作特色是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所论述的作品多数创作于世纪后期但当今祖国空前强大在全世界的影响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跨文化的意识在本世纪必然会在海外华人文学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所以我们将黄教授的文章在此专栏中奉献给读者。中国小说学会在评议第一个学会的中国小说年度年排行榜时有评委推荐雪漠的《大漠记》当时很多评委对此作家与作品一无所知无从表态。于是马上到书店买来此书连夜阅读终于投票通过列入该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之五。我现在手头的这本小说就是那天买的。此后雪漠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不断有新作问世成为西北地区有影响的作家。请读何清的《论雪漠小说的现实关怀精神》。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黄万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摘要海外华人文学对于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异”视野的拓展和。异”芙学形态的丰富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移民作家的创作继承发展了。和而不同”的传统在走出“异”歧视、。异”痂迷心理中关注多元种族题材的开掘和异族形象的塑造在东西方文化的距离观照中互见“异”处而表现出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关键词华人新生代新移民文学跨文化意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海外华人文学对于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的“异”视野的拓展和“异”美学形态的丰富。华人作家的海外处境使他们在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念上都必须通过感知“异”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几代移民的历史又往往是异国异乡转变为祖国故乡的心灵历程这使得他们的创作往往进入“异”这样一种审美现代性的视野同时也思考着交往理性那样一种现实现代性。这种努力成为华人新生代、新移民破执祛迷的重要内容呈现出海外华人文学的一种独异风貌。新生代、新移民作家都有着较自觉的跨文化意识这种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理解自己是文化存在然后较自觉地把这种理解作为理解居住国其他种族文化的基础从而在跨文化互动中能有效地解释他人的行为接纳他人的情感理解差异中的互补性甚至相通性。这样他们实际上将自我从种族中心阶段转变到了一种种族联系阶段他们不仅接受显在的或潜在的文化差异甚至能体验到差异是生活必不可少而且不乏快乐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实际上已是一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黄万华一男浙江上虞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正是这种文化融合视野使他们有可能从现实不平境遇而产生的“怨天尤人”中摆脱出来也有可能改变以往移民那种单纯执守民族文化的封闭姿态而容纳进多元文化的存在。一位新加坡华人新生代作家曾引用《国语99郑语》中所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禅同尽乃弃矣”以此来表达她对“重和去同”的传统思想的理解“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而事物的发展就停止了。”
“和而不同”的传统意识对海外华人的生存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更直接地面对着不同的事物他们也更有可能在“和而不同”中催生新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异”美学也成为对“和而不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海外华人的“异”感受在其历史情境中是极为复杂的对“异”的恐惧、迷醉或鄙夷使得“和而不同”传统的实践变得艰难。海外华人社会首先是作为“族群”这一实体而存在的而“族群”这一词语的最早含义就有“异教徒的”“外来的”或“异类的”一类所指。后来的族群释义呈现出概念延伸和含义拓展的趋势但它通常还是指在某个较大社会中“居于文化非主流地位并且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群体”这种处境使族群成员在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念上必须通过感知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即在感知“异”中认同自我。但整个族群又会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群体的边界同时排斥异己群体。
海外华人作为移民群体显然是作为族群而生存的它必然要强调种族体貌、祖先民族归属、祖先记忆、语言、习俗历史、宗教等族群的基本性特征。萨姆纳早在年就提出过文化具有种族中心主义性格即“持此看法的人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也是对所有的他人进行评价、衡量的参照依据。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种族中心主义作为文化性格“多数是在无意识层面习得的”人们很难避免它的影响。华人族群在海外常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族群认同会不会也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性格新生代、新移民作家显然比他们的前辈更敏感于此。欧阳昱澳大利亚多年潜心于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他的专著《表现他者——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中国人——》关注了澳大利亚百年小说将华人“异类化”的种种情况而他由此思考到的是这“并非澳大利亚人的专利”。各民族之间经常由于误解和缺乏深层交流”而将他族“异类化”
。他讲到一个华人告诉他的在东南亚华人中流行的一个关于印度人的说法“如果在路边看见一条毒蛇和一个印度人如果要你选择先打死谁那你肯定选择先打死印度人
。”他说“根据我的研究这种把他族‘异类化’的倾向并不仅限于白种作家中国作家和澳大利亚的华人作家也大有人在”许多作品有着那种“将白种人归类为菲亲华即反华这两大‘另类’’’的“单维表现思想方法和表现”。这种从人类普遍性弱点、困境去反省“异类化”正是对“异”歧视“怪圈”的深刻揭示也是新生代、新移民能超越他们前辈的地方。新生代、新移民作家都很自觉地意识到要真正回到传统、维系传统恰恰是要走出“异”歧视关注异民族。
旅居新西兰的林爽曾以《纽西兰的原住民》一书得到居住国主流社会的高度好评。她写成此书正是来自于她的移民感受﹐她举家从香港移民新西兰后为了获取新国教师资格需要重人校园读书。
林爽在奥克兰师范学院入学面试时一名毛利族主考导师问及她对关系到当地原住民族毛利族命运的威当义条约的看法她无言以对便向主考导师保证若能录取入学一定好好研究毛利文化。她入学后不食诺言开始了研究毛利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工作。三年过去她在取得了新国合格教师文凭后继续到奥克兰大学专修毛利文化课并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毛利族是新西兰岛国的土著民族﹐但在欧洲移民大量涌入后他们沦为被统治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只占15%左右。因此林爽的研究也遭到了那些轻视甚至漠视毛利文化传统的人的打击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她终于写成集毛利神话、传统及历史于一书的《纽西兰的原住民》书出版后不仅被毛利族所接纳、赞赏而且也得到当地主流社会广泛肯定。1999年她以该书获得“华人专业成就奖”。林爽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惊喜地发现毛利民族在语音、神话传统、家庭制度、社会制约、图腾崇拜、氏族习俗、行医治病等方面跟中华民族十分相似。而在她发现之后新西兰科学家透过人类基因的研究证明了毛利人祖先来自中国经台湾、菲律宾、印尼群岛等最后来到新西兰﹔“换言之毛利人也是炎黄子孙”。
多年来激励着林爽关注毛利民族的缘由主要有三﹕
一是她一直以“仁者爱人”的传统人文情怀接纳着文化多元观更关爱着弱小民族。她在讲述毛利神话、传统和历史时既无猎奇炫世之意也无居高临下之心行文中常有“实与华人无异”“此与中国传统甚为相似”“这跟汉族的……竞不谋而合呢”等语﹔足见其视毛利文化为“兄弟文化”的平等心态。
二是她在接触毛利民族时感受最深的是“毛利族人对其本身传统文化之重视实与华人无异”。林爽自小所受教育使她特别看重传统﹐而在海外生涯中她的传统观变得开放理解、接纳甚至挚爱着其他民族的传统。
三是她关注人类的命运有着丰富传统的强烈愿望。她曾引用杜维明的话“现代的科学主义为人类造成了两大困境一是人类可能面临绝种二是各种不同社团的解体。
这两个问题都必须通过西方启蒙心态所代替的意识形态来解决也必须吸收其他外来的资源。而吸收外来资源也有四个渠道其中之一是向原住民学习如美国的印地安人
、纽国的毛利人及中国的少数民族……因为能真正听到地球声音、听到地球预言的就是这些与泥土和社群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原住民他们有敬畏、爱护大自然环境的最基本知识。”
林爽明确地把这称为“我为何研究毛利文化、传统及历史的另一原因”。走出西方启蒙理性、工具理性的困境关注更亲近于泥土、地球的原住民的声音精心保护他们的传统是对整个人类的拯救也是对自己民族传统的丰富因为这有可能沟通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化母体的根本联系。跟“异”歧视心理相反相成的是“异”痴迷心理这在西方强势文化环境中常常发生无须赘述。
林爽将《纽西兰的原住民——毛利神话、传统及历史》的写作不仅看做是推动各民族间和平相处的努力﹐也作为新移民作家在居住国的一种生存策略﹔即如何使自己的海外写作“不但更受读者群欢迎﹐也更有机会得到主流的认可突出自己的独特身份”。如果比较一下﹐顾城当年也是来到新西兰﹐却“因无法适应主流文化而隐居到人烟稀少的小岛”。在长期疏离中“杀妻自尽”﹐那么林爽这种创作的确具有新移民生存策略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