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民调危机 工党能否还有转机?

作者: 毛芃    人气: 4081    日期: 2014/3/24

本 周恐怕是踏入大选年以来工党信心倍受打击的一周。星期二公布的Herald-DigiPoll民调显示,工党支持率只有29.5%,在David Cunliffe担任领袖后首次跌落30%,国家党支持率则有50.8%,可以单独执政。虽然工党此次支持率同近期民调结果相比并未下降太多,但支持率跌 落30%,对于一个以赢得大选为目标的主要反对党来说,遭受的心理打击无疑毁灭性的。工党是否处在危机之中,是否还能有翻身的机会,工党存在哪些问题、会 有什么前景,全国各大媒体的政治评论人士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就任半年,Cunliffe仍在为提高工党影响力挣扎

本周二公布的Herald-DigiPoll民调显示,工党支持率为29.5%,比上次支持率跌落了6个百分点;工党和绿党支持率相加也只有42.6%,而国家党支持率过半,可以单独执政。

自Cunliffe担任工党领袖以来,这是工党支持率首次跌落30%。

去年,Cunliffe在工党党员和工会成员的支持下担任工党领袖,因为他的支持者们相信他能比他的前任David Sheaear更好地阐述工党政策。但是到目前为止,他在提升工党的支持率上并不比Shearer做得好。

他个人的受欢迎程度也下降了6个百分点,只有11.1%,比Shearer先生最低时期的12.4%支持率还低。

本周二民调是在3月6日-16日所做,这段时间里,Cunliffe最终承认他去年竞选工党领袖期间,利用一个信托机构收取政治捐款,以避免曝光捐款细 节;与此同时,国家党政府司法部长Judith Collins因为在中国访问期间去其丈夫担任董事的新西兰出口公司Oravida而饱受抨击。

工党上届大选支持率为27%,是将近90年来得票率最低的一次。

对此次民调结果,Cunliffe说他并不感到吃惊,但他预计工党支持率会上升。Cunliffe说,虽然这次民调结果对工党不利,但他不会严重关切。他说,工党正在从过去几周的不利局面中走出来。

哪种民调更可信?各方阐述观点

工党领袖Cunliffe承认工党民调支持率下降同他去年在工党领袖竞选中利用一个私人信托机构收取政治献金有关,可同时,他又宣扬工党党内民调显示工党 支持率为34%,认为Herald DigiPoll的民调结果未能反应真实情况,这引起NZ Herald知名政治记者Audrey Young不满。

她周三发表评论“Cunliffe、Key和民调”,称Cunliffe的说法让人失望。

Audrey Young说,如果工党自己所做民调有34%支持率的话,不仅同DigiPoll的民调结果有差距,同近期另外两个民调结果也有差距。3月6日的Roy Morgan民调显示,工党的支持率是30.5%,而一个月前的Ipsos Fairfax民调显示工党支持率为31.8%。

Young说,Cunliffe说工党支持率有34%可能是为了让工党支持者不至于太过沮丧。

她提醒说,上届大选前最后一次DigiPoll民调显示工党支持率为28%,工党大选得票率是27.48%。

Young还指出,6个月前Cunliffe刚担任工党领袖时,DigiPoll测得工党当月支持率大幅升高,工党没人质疑民调的准确性。

Audrey Young认为,工党认为Cunliffe在利用信托机构接受捐款一事上丢失的分数,能通过揭露司法部长Collins扳回来,但事实上,Collins事件更有可能帮助了约翰·基而不是工党。

因为约翰·基被Collins所误导,他坚持Collins公开道歉,并向她发出警告。评论认为,这些都在短期内帮助了约翰·基,至少Collins事件没有给国家党带来损害。

工党并没有走投无路

纵观近期政治评论员们关于工党的评论,认为工党今年注定没机会胜出已经成为基调。

不少评论人士猜测工党支持率还会进一步下降,因为绿党正在吸纳工党的支持者,这个号称新西兰第三大党的绿党现在大有取代工党成为主要反对党的势头。

不过,尽管有关工党的大部分的报道都是负面的,但还是有人在提醒,工党和David Cunliffe并没有走投无路。

右翼评论家Matthew Hooton近日在NBR杂志上撰文,题目是“工党陷入危机”。不过,他并不认为国家党一定能够赢得今年大选,因为在MMP选举制度下,工党同国家党在得票率上非常接近也是有可能的。

Hooton提醒人们注意国家党惨败的2002年选举,在选前几周,国家党同优先党、联合未来党和行动党的组合也有获胜的可能性。

2005年大选,当时的国家党领袖Don Brash同行动党领袖、联合未来党领袖和毛利党领袖一起同Winston Peters谈判组成政府的可能性,但由于Peters选择支持海伦·克拉克,结果工党得以连续第三届执政。

评论人士Gordon Campbell本星期指出,2005年3月同今年的3月很有相似之处,那时的工党政府像如今的国家党政府一样,也在谋求第三届执政,2005年3月工党 阵营的支持率同如今国家党的民调支持率也差不多。2005年3月,One News Colmar Brunton民调显示,中间偏左阵营的民调支持率在51%,而国家党的支持率为35%,最终大选结果证实,那年的选举,工党同国家党的竞争实际上是非常 激烈的,得票结果也是非常接近的。

工党会再次更换领袖吗?

本周三,《奥塔哥每日时报》发表社论,提到Cunliffe可能会下台。社论说,在6个月的时间里,什么都有可能。社论说,除非Cunliffe先生能够很快拿出高招,否则工党赢得9月份大选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奥塔哥每日时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工党党内争夺领导人的斗争似乎不可避免。该社论中提出能够取代Cunliffe的人选有:Grant Robertson、Shane Jones、David Parker、Jacinda Ardern和David Clark。

右翼评论家Matthew Hooton责怪Cunliffe的领导能力为工党带来灾难,说工党继续让Cunliffe做领袖工党会注定失败。

他说,工党现在迫切需要除掉Cunliffe的领导职务,不然就要面对工党可能会在今年9月20日大选中得到大约21%选票的结果。

Hooton说,去年圣诞节前,工党议员Shane Jones就在私底下说,如果Cunliffe领导的工党在支持率上不能比Shearer领导下更好,在大选前会让他下台。最近,其他工党资深前排议员也更加率直地表示,Cunliffe不可能领导工党赢得大选。

不过,根据NZ Herald首席评论员John Armstrong的说法,大选前工党极其不可能更换领导人。Armstrong认为,更换领导人时间漫长,对工党的竞选活动会再带来巨大损害。

他对Cunlifffe的看法倒是颇为肯定,他认为如果未来几周工党和绿党能赢得更多支持,Cunliffe仍旧有机会成为下届总理。

还有评论认为,David Cunliffe有可能度过现在由他自身所造成的危机。

评论说,自身问题所造成危机的一个好处是,一旦你停止把自己的头往水泥墙上撞,事情就会一下子好得多。

也有评论人士认为,工党的支持率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右翼评论人士Cameron Slater是持这一观点的人士之一。他说,工党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同国家党2002年大选时面临的情况一模一样。

Slater说,工党议员们将意识到,支持率的下降会影响到他们在国会的席位,所以他们将回到选区去竞选选区议席,他们会集中在选区事务上,以期赢得选区议席进入国会,保住自己的工作,因此那些依靠排名进入国会的工党议员现在麻烦更大。

工党的问题在哪里 如何转机

虽然许多评论把关注的重心放到了领导人上,但对工党来说,其政策可能更有问题,因为不少人士指出,工党没有提出能够取代现政府策略的更好选择。

《奥塔哥时报》说,工党现在似乎陷入一个角色,那就是攻击和诋毁,而不是提出可行性的选择。

工党的经济政策和报告持续遭到质疑,行动党领袖Jamie Whyte在NBR发表文章批评工党的基本矛盾在于其经济目标同所提议的货币政策相矛盾。

许多评论人在研究工党能做些什么来挽回颓势。

NZ Herald评论员John Armstrong说,工党支持率的低落并不是因为工党做得太差,而是约翰·基太受人欢迎了。因此,他认为工党也没有太多办法,只有坐等约翰·基在大选前自己出岔子。

约翰·基总理的个人支持率同去年12月相比,上升了4.6个百分点。Armstrong说,大选年驱使选民投票心态的是,国家现在是否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周三,惠灵顿的Dominion邮报发表社论,题目是“改变,当一切都挺好的时候为何要改变”。

虽然社论题目道明了文章的主旨,但社论还是给了工党中肯建议,那就是在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上大作文章。社论说,其实,工党可以问的最好问题是:“他们说经济在改善,那你的日子好过了吗?”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形象屡遭盗用 华商擅用总理形象做宣传 有完没完?
下一篇: 最令首次购房者 不爽的额外成本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