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訪美濃小镇前曾上百度一下﹐據載:「美浓」原名「弥濃」﹐相傳一批屏东客家人於清乾隆元年来到灵山下的平原开垦,因那裡山明水秀而取「弥」,居民皆务农而取「濃」,故名「弥浓庄」。居民在那裡立碑开庄安居垦荒,形成一个客家聚落。日据期间,日本人见該地与其故乡「美浓」地形相似,便将「弥濃」改为「美濃」。
到訪後不禁深深愛上這景美情浓的「依依墟里烟﹑暖暖远人村」﹐但見紀念牌樓高高聳立﹐栋栋红瓦灰牆「伙房」耀眼﹐無論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筑均具特色。據導遊黃老爹解釋﹐那是美浓人家基本住屋,其中「祖堂」是必备空间,作為整個家族成员祭祖之用。「伙」 指一伙人共住的房子,「房」则是父系家族血脉继承的房产。
一身淺藍客家裝束﹐帶著濃濃客家口音的導遊黃森蘭先生(自稱黃老爹)自我介紹說﹐退休後很想為家鄉做點事才學當導遊。老爹說﹕美浓数十年来有超过四百人获得硕士、博士以上学历,居台湾各乡镇之首﹔著名作家钟理和就其中典范。如此看來﹐到美濃還真不能錯過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啊﹗
帶著期待心情緊隨老爹腳步,由朝元寺旁的吉橋左轉,來到隱藏於茂林修竹間一幢不起眼建築物﹔那便是建於1983年的「鍾理和紀念館」。此館共兩層﹐外觀簡樸環境清幽﹔一樓展示鍾理和生平文學創作,二樓收藏台灣地區作家手稿及作品。微風徐徐,將我緩緩帶進台灣鄉土文學的時光隧道中…
鍾理和(1915~1960年)被譽為「台灣现代文学之父」﹐美濃客家人﹔生於貧困家庭卻堅持文學創作。擅于描寫農村生活﹐筆觸悲天憫人﹔后人稱他「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他十八歲那年與務農父親在美濃開拓農場﹐愛上同姓的農場女工鍾台妹﹐卻遭社會強烈反對與家人不容﹐寧願放棄安逸生活而逃奔大陸。婚姻的壓抑使他更為投入文學創作﹐但最後他還是返回故鄉美濃﹐並於1959年寫成名著《原乡人》﹐作品體現了台湾、大陆一家親﹐面对外敵入侵同仇敵愾的爱国情怀﹐後來被拍成電影﹔由秦汉、林凤娇主演。他的經典名言「原乡人的血应该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予人印象深刻。他的妻子鍾台妹也被形容為他文學背後的推手。鍾氏伉儷一生愛得悽美﹐為情至死不渝﹐催人淚下﹗
離開紀念館前,舘內陳列著那幅「鍾理和小行星」圖片吸引了我,細閱內容﹐方知小行星是目前唯一可被發現單位命名的天體。古代文學家蘇東坡曾榮獲小行星稱號﹐鍾氏則是首位現代文學家得此殊榮﹐編號 237187,命名為 「鍾理和 (Zhonglihe)」。將他探尋人生價值、原鄉意義的坎坷歷程(人文)﹐與天文家追尋新知識,探尋太陽系起源 (天文) 結合起來﹐意義何其重大﹗而發現行星的台灣中央大學特別製作小行星銘版及模型,在他逝世52週年紀念日當天分別贈予台灣文學館及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收藏的創舉﹐更別出心裁﹗
夜色蒼茫中﹐我們揮別紀念館。登上旅遊車後不見黃老爹﹐正惆悵著未跟他道謝﹑道別一聲﹔卻見他在前面開著車﹐引領文友們到庭園特色餐廳「老古的家」去。礙於導遊不能與團員共同進餐﹐只好向黃老爹要了一張名片以便電郵聯絡。文友們盡情釋放回歸自然的悠然情懷﹐飽嚐客家風味美食佳餚。
那一刻,我的漢俳詩興也即時靈涌﹕
晌午訪美濃 / 風情純樸小鎮中/ 釋情出樊笼
山岚薄雾飄 / 红瓦灰牆伙房寮 / 雞犬互酬叫
客家远人村 / 民房风貌原封存/ 綹綹炊烟吻
小鎮文豪史 / 堅貞情聖鍾理和/擇愛而固執
退休黃老爹/ 自我增值導遊業 / 愛鄉情慇切
最美夕陽紅 / 老古的家藝術濃 / 佳餚與君共
採風團文友與導遊黃老爹(前左四)喜相逢
後記﹕老爹還真有心﹐給我傳來[百家姓堂號表]等資料。特此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