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 “回前诗”的先上:
昨天狗狗早教班是训练圈儿“富贵不能淫”的能力:需要训练狗狗在穿过各种零食和玩具的地雷阵时,绝不乱吃乱舔,老老实实跟着主人淡定路过,真的好难哦!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连老师都上了才终于略有小成,只要我拿把零食提前让他嗅嗅,他就可以跟着我口令“万粮丛中过,片食不沾身”了。回家巨兴奋地向闺女显摆,公主一边鼓掌一边问:“妈妈,让你在一堆爱吃零食中缓步踱过,你能保证一口不吃么?”,我老老实实交代:“一口怎么会够?我会从头吃到尾的,只要免费。”。
闺女哈哈大笑:“妈妈,你都一把年纪了,居然活得不如一条狗。”,这话貌似没毛病啊,可怎么听着怪怪的?只好自我解嘲:“妈妈可以做到的是‘富贵不能’,达标80%呢!这在我们学校可是得A的高水平哦!”,可是啊,在闺女眼中,就算俺已经完成了高尚品质的80%,这把年纪也是活在了狗身上啊,555,有个熊孩子,真的好可怕!
OK,闲话少说,开始故事:
范睢做了秦国相国之后,春风得意。秦国人称他为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认为范睢早已死掉。某年,魏王听说秦国即将攻打韩、魏两国,便派须贾出使秦国求和。范睢终于有了快意恩仇的机会,自然要弄些大快人心的复仇桥段:他穿着破衣烂鞋步行到客馆求见须贾。须贾见到范睢,又是惊愕又是怜悯,便留他一起吃饭,顺便还同情地感慨:“范叔怎么竟贫寒到如此地步!”,忍不住取出一件自穿的粗丝袍送给范雎,又随口向范雎打听秦国相国张禄。
没想到范雎一拍胸脯打了包票:“俺家主人可是张君的发小啊,我这就带你见他去。”,须贾立马不信了------自己递国书这么久都不被召见,一个给别人做仆人的穷光蛋居然说认识秦相,谁信啊!于是一边暗中骂自己嘴欠,一边开始推诿:“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没有四马齐拉的大车,那是决不出门的。”范睢胸脯拍得更响:“这算啥!等我找俺家主人借四马大车拉你哈。”
范睢出门,分分钟弄来辆巨气派的四马大车,亲自当车夫,载着须贾从大门直接闯进了国相府。相府的人看到范睢穿着破烂衣裳亲自驾车,实在搞不懂老爷要整啥cosplay,各个低眉顺目假装眼瞎赶紧回避。
讲到这里,闺女出声打断了我:“为啥大家要躲开不看范雎啊,cosplay不是挺好玩么?”。“小家伙,人都是有尊严的。”说完这句,闺女恍然大悟:“我知道了,饭局(范雎)平常很气派,这下突然穿这么破还给别人当仆人,一定是最狼狈的样子。我们这里的Kiwi老师总教我们要Respect,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隐私,所以别人狼狈的时候不可以笑别人,饭局相国府的这些人一定也是Respect饭局,所以宁愿不看他失态的样子。”。
太聪明了!宝贝,孔子有句话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教这些东西虽然落伍,但是对人的基本尊重和礼貌还是必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希望维护的体面,为了彼此都活得舒心,伤及别人自尊的事情,最好做到“看破不说破”,只要没有大的影响,及时回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范睢把车停到大厅门口对须贾说:“您先等会儿,我替您进去通报。”,须贾在门口左等右等,等得花儿都谢了也不见有人来,便问门卒:“范叔进去很长时间也不出来,怎么回事?”门卒冷冷回答:“这里没有范叔。”须贾说:“就是刚才跟我一起乘车的那个人啊。”门卒说:“他就是我们相国张君。”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睢认罪。
范睢华堂盛宴,召来许多客人后,才宣须贾进门。须贾一见范睢就连叩响头口称死罪,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范睢也不废话,直接列出须贾三条大罪:
1. 造谣诽谤。向魏齐诬蔑范雎叛国投敌,暗通齐国;
2. 助纣为虐。任由魏齐把范雎扔到厕所里肆意侮辱,不加劝阻;
3. 人身攻击。喝醉之后往范雎身上撒尿,何其狠心!
仅凭这三条罪状,条条可以取了须贾性命,但范雎没有,他最后一句话是:“你之所以不被处死,是因为从今天你赠我粗袍这事儿来看,还有那么点老朋友的依恋之情,所以给你一条生路,放了你。” 随即范睢进宫把事情的原委报告了昭王,决定不接受魏国来使,责令须贾回国(这段故事就是著名的戏剧桥段“赠绨袍”,绨袍就是粗丝袍)。
女儿听到这里,很是感慨:“妈妈,怪不得你总说要做好人善事,能帮别人就帮一把,原来日常不经意的小恩惠,没准儿能救自己的命啊。”。是的,孩子,希望在你漫长的一生中,永远有一个原则贯穿始终: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能力大,做大善;能力小,做小善。但只要善念不断,最后收获的不仅仅是更好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个更好的自己。
须贾去向范睢辞行,范睢再次大摆宴席,请来所有诸侯国使臣齐聚堂上,美酒佳肴流水般奉上。却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一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像喂马一样喂他吃饲料。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范睢责令须贾:“告诉魏王,赶紧奉上魏齐人头!否则,屠平大梁!”
女儿超级不理解为啥过去犯人要在脸上刺些终生不得洗掉的黑墨:“这太不Respect了,万一人家只是不小心犯了错误以后改正了呢?弄这么个羞辱终生的印记在脸上,一辈子都不开心。”。
孩子,你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现在又是文明社会,自然不理解严厉惩罚的用处。其实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都有类似的一种理论,认为人是分为两种类型的:一种是“性本恶”的X理论,认为人天性懒惰偷奸耍滑,一定要用严厉的纪律重重惩罚才能老实听话,当时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后就一直在用这一套理论在管理国家;一种是“性本善”的Y理论,认为人天性都是希望进步希望美好的,要多用鼓励来激发他们的潜力,战国之前的周天子就是用这套理论在管理国家。
女儿再问:“后来还是秦国代替周天子统一了天下,说明性本恶的说法是对的,就应该用重重的刑罚统治国家。”。孩子,秦国靠苛政统一天下,可也因为苛政二世而亡。很多事情,是不可以拿成败论英雄的。人,既不是天性纯善,也不是本性险恶。人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动物,他的行为不仅会受个人主观意识的支配,也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最恐怖的是,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所谓的好人坏人,也只不过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根据其行为产生的短期效果判断出来的。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将XY理论两者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让每个人的能力刚好用在他适合的领域里,再用详尽的制度和规范对他的行为进行反馈评价以及监督纠偏,这样就不论“好人”还是“坏人”,都可以为我所用了。等到妈妈给你讲孟尝君的故事时,再讲具体案例啊。
再说须贾回到魏国报告实情后,魏齐大为惊恐,连夜逃到赵国,躲在王弟平原君的家里不肯出来。秦昭王不干了,找个借口把平原君骗到咸阳扣押起来,逼他交出魏齐,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骨气还是铮铮的,一口回绝:“贫贱之交不可忘,魏齐是我朋友,打死我也不交。”。但他和魏齐是哥们儿,他哥和魏齐可不是哥们儿啊,一收到秦王要拿魏齐人头换自家老弟脑袋的信件,赵成王立马坐不住了,火速派兵去平原君家中搜查魏齐。魏齐连夜逃出后又找到赵国宰相虞卿。魏齐这人吧,虽然在范雎一事上着实瞎眼,但其他朋友交得还真是个儿顶个儿:虞卿二话不说,直接解下相印,放下大好前程和老婆孩子统统不要了,带着魏齐连夜逃出赵国,回到魏国找信陵君求助,希望借本国人的力量逃到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楚国去。
信陵君听到这个消息,有些犹豫不决,不肯接见他们,就问周围门客:“虞卿这人怎么样?”重要门客侯嬴(这个人在信陵君的故事里很重要,以后会讲哦)就回答说:“人固然很难被别人了解,可了解别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那个虞卿,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穷小子远行到赵国求见赵王,不过三次面谈就得到相印,被封万户侯。天下人争相结交,是当今天下头号当红炸子鸡;而魏齐却是走投无路被秦王四处追杀的头号倒霉蛋。可虞卿根本不把自己的锦绣前程看在眼里,解下相印,抛弃万户侯的爵位就跟着魏齐一起亡命天涯。您居然还在问‘虞卿这人怎么样’,呵呵。”。
一席话说得信陵君羞愧不已,赶紧驱车去郊外迎接。可是人还没到,就发现魏齐因为信陵君最初的不肯接待,一怒之下刎颈自杀了。人都死了,脑袋自然也没啥用了,索性做人情送到秦国。秦昭王这才放了平原君回赵国。
女儿拍拍胸脯:“好惊险啊!幸亏魏齐自杀了,否则不知道要连累多少人的性命呢。原来就算坏人,也有好多铁哥们儿啊。”。
是的,孩子,就算是十恶不赦的人,也往往有几个两肋插刀的铁哥们儿,所以永远不要做逼人太甚的事情。魏齐对范雎,多年前是逼到了死地,所以范雎才会在哥们儿的帮助下往死里整魏齐;而魏齐,也是有不少性命相交的朋友在往死里保魏齐,幸亏范雎有强大的秦国做后盾,而魏齐又及时自杀了,否则真不知道最后会是个什么局面。
范雎的个性是有仇必报有恩必偿的。对仇人赶尽杀绝睚眦必报,对恩人也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初把他从野地里拉回家的郑安平以及把他带到秦国的王稽,他都没有忘记,他请秦王任命郑安平为将军,任命王稽为河东郡守,并且特许他三年之内可以不向朝廷汇报郡内的政治、经济情况,恨不得比现在一国两制的香港还要自由不羁了。
这时候我问了闺女一个较难的问题:“你觉得范雎严苛报仇,盛大报恩的行为是不是合理?”。小家伙想了又想,想了又想,终于为难地摇摇头:“妈妈我真的不知道,如果做个厚道人就应该忽视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可是这样心里会不舒服,不过真做到像范雎那样,好像也有点……”。
很好,孩子,其实你能为是否厚道犹豫一下真的难得。别人伤害自己,真的不要以德报怨,否则何以报直?对待这个世界,你要厚道;但是对待周围人群,却要公平。对于伤害你的人,如果你还拿恩德回馈,那对于给你恩德的人,你又拿什么报答呢?所以,要想光明正大的活着,就是要对伤害自己的人进行应有的反击,对帮助自己的人进行双倍的回报。
但是,要想轻松快乐的活着,却要心胸宽广本领高强----让小打小闹没法对你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小恩小惠也不可能实质性地改变你的生活。这样的话,既不用天天想着反击谁,也不用天天惦着欠谁的还没还。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私人欠下的恩怨只用私人的财产或者武力去清还,千万不要扯上组织的资源来公器私用,否则不仅会给彼此都惹下无穷无尽的麻烦,而且往往会伤及无辜。
范雎恩怨分明这点非常对,但公器私用这点就特别不恰当了。利用秦王对他的信任羞辱须贾逼死魏齐,若非魏国国力实在无法和秦国抗衡,只怕早已引发两国战争。而为了报恩朋友,居然授予王稽大片土地的生杀予夺大权还允其三年内完全自治脱离国家的管控,后果呢?不仅没有帮到朋友,反而由于不恰当的扩大权力,让王稽过度膨胀到勾结其他诸侯,最后触犯国法而被诛杀还牵连了一众同僚丧命。同样,对于郑安平,范雎更是给予远超其能力的职位—直接让他做大将军带兵征讨赵国,结果郑安平在战场上反被赵军困住,情况危急之下他索性带领二万将士投降敌国了,一个任人唯亲的巨大错误,导致数万军兵生灵涂炭。这样的报恩,是不是反而害了彼此、祸国殃民呢?
其实世间道理都一样:不论报恩还是报仇,先要公平,再要适度,过犹不及的道理永远都是适用的。否则,害了朋友,害了自己,还有可能,伤及无辜。戒之,慎之。
PS:范雎的故事实在太长了,上中下都没讲完,结局只能当续来写了,下篇一定写完,否则太累了。
--------------------------------
欲看更多育儿及女性快乐的文字,请点击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鲜衣怒马不负芳华”(ID:Lionwe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