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先上狗狗和妞妞的“回前诗”:
某周末,准备给娃包馄饨,一边准备一边让她去院里给我拔两棵葱,这厮拔回来放水盆里说:“妈妈你是不是应该多洗洗啊?”,我一句赞扬她懂事的话还没出口呢,她下句就接踵而至:“不定圈儿撒了多少尿在上面呢。”,这馄饨,我是包呀?还是不包呀?
吃完馄饨带她去看一场《梦里水乡》的民族管弦音乐会。我Enjoy到极致,整晚上都在穿越时空的状态,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有“间关莺语花底滑”,有“凉州七里十万家”。可是熊孩子啊,数十次哈欠后终于说出:“感觉全是土掉渣的曲子啊,你还是带我听有吉他架子鼓的音乐会吧!那才是我爱的调调啊!”。
其实这次的票位置绝佳:第三排正中间,恨不得连吹笛者换气的声音都可以听见,这么好的位置,闺女居然霸占着一直睡觉,真正的暴殄天物!
不过也有让我欣慰的地方:虽然一开始她就不喜欢,但是当我告诉她“妈妈一直都是音乐会要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所以你可以陪我到散场么?”,她就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低头睡觉。一直到《春江花月夜》里钢琴伴奏响起时才睁眼抬头,听完钢琴部分又继续睡去,乖乖睡到音乐会结束,才静静告诉我“下次咱换别的音乐会听吧,民乐实在太土了。”。一个脾气暴烈的小姑娘,肯这么迁就我,而且安安静静毫不抱怨,真的很好!
进入正文啦!
这家伙感冒在家,实在无聊,打游戏之余缠着我讲故事,讲谁呢?正好朋友之间开玩笑说某人太能装,那童鞋索性自嘲自己为道家代表“装子”,我大笑之余,就开始给闺女讲我从小就大爱的道家学派代表人—庄周。
庄周是战国中期宋国人,字子休,先祖曾是宋国国君,所以是标准的官N代。他从小就受到极好的教育,所以一生崇尚自由、自然、自在,一直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因为古人喜欢尊称有思想有本事的人为“子”,所以就像孔子孟子那样,庄周一直被后人尊称为“庄子”。
闺女哈哈大笑:“原来你叫我‘索子’是尊称我啊!那以后我管圈儿也叫‘圈子’了。还有,妈妈,我再叫你‘肥子’时你不许生气了,那可是尊称哦!”。那一刻,我拿膏药贴自己嘴的心都有了,555!
官N代嘛,一般都是不喜欢约束而且还爱研究些生命科学的。庄子就是,极爱钻研易经,他结合《易经》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整出个与之对应的“三籁”之音,我们现在动不动夸什么音乐特好听就常用“天籁之音”来形容,其实就是出自庄子“天籁,地籁,人籁”的说法。
闺女是爱音乐的人,立马赞叹:“这老头挺厉害啊!”
那当然,这个老头的作品集中在《庄子》一书里,里面有妈妈最爱的《逍遥游》、《秋水》和《齐物论》的,《齐物论》就有关于“三籁”的描述,而《逍遥游》几乎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巅峰作品,有次妈妈拉着你看的著名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的思想起源就是《逍遥游》啊!里面的鯤,椿都是逍遥游里的描述呢!要不妈妈能看到热泪盈眶么?
说到《逍遥游》,我就激动到不行不行的,刚开始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就被闺女生生打断:“我听说庄子是蝴蝶变的,直接讲这个故事。”。好吧,讲“庄周梦蝶”的故事:
庄周有天午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天地间自由自在飞翔飘游,十分惬意。作为蝴蝶的他,此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想了又想想了又想,越来越疑惑: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其实庄周和蝴蝶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庄子一直痴迷于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研究和探讨,所以才会被任何一个小小的事情触发哲学思考,觉得这是大自然给自己的一种玄妙启示。
这种痴迷和研究,他也慢慢地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辩论中常用到《秋水篇》里面的“子非鱼”和“子非我”的技巧就是出自庄子一次和惠子在河边行走的故事。
庄子看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就对惠子说:“你看小鱼活得多快乐!”,惠子就反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小鱼,怎么知道它们快乐呢?”。庄子就用下面一句话反弹一切疑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喜欢毒舌的闺女击节赞叹:“这话用来吵架很好用啊!”。
对头!基本上学会前后这几句就可以搞定基础辩论了。敲黑板,记重点啊!这几句话背下来,正经可以入门基础辩论界呢J。 惠子接着说:“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接着反驳:“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女儿已经完全被绕晕了,让我把这几句话翻来覆去又说了三遍才勉强弄明白,一声哀叹:“马薇薇不是谁都能当的啊!”。
亲爱的宝贝,妈妈不指望你当辩论女王马薇薇,只希望你能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我们都不是别人,千万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他人,臆断他人的感受。别人眼中的世界,和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其实是两个世界。我们可以努力去沟通、去理解,但请一定记住: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多样性,在英语里叫Diversity,你们老师总是让你们要Respect(尊重),这个Respect,不仅仅是要尊重他人,还应该包括Respect Diversity,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闺女点头补充:“我们不仅仅要Respect,还要Responsibility(责任)呢!”。
嗯,关于责任,庄子也有好几个故事和责任挂钩呢。第一个就是庄子辞相的故事:芈月的爸爸楚威王听说庄子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闺女插话:“芈月爸爸既然认识庄子,那庄子比黄歇有才华啊,《芈月传》编剧为什么不让芈月爱上庄子?”天啊!我怎么没想到还有这种可能性啊?小孩子的脑洞,真的无比清奇啊!)
庄子却婉拒了楚国的使者:“千金是一大笔巨款,宰相,是一了不起的大官,按说我应该欢欣雀跃地接受是吧?可你有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呢?人们用饲料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锦缎,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算想当回一个泥地里打滚的没出息小猪来免受宰割,也已经办不到了。我就是看明白了责任越大,诱惑越多,自己也会越累越危险,所以才不要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愿象只乌龟一样在泥塘里自寻快乐,也不要受一国君主的约束。你走吧,我一辈子都不会去做官的,我只要永远自由快乐地生活。”。
青春期热衷叛逆的女儿故意挑战权威的逻辑:“谁说小猪安全了?牛都宰完了就该轮着小猪当祭品了,做一只没出息的小猪也未必就免受宰割。”。
太对了!这就是庄子另外一个“材与非材”的道理。
庄子和徒弟看见一棵树长得高大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原因,伐木者回答:“这棵树虽然高大但是木质疏松,没什么用处砍它作甚?”。庄子告诉弟子:“这棵树因为不成材,才有幸得以终其天年。”
他们下了山来到庄子朋友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叫童仆杀一只鹅来款待他。童仆拿不定主意:“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因为它没啥用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说我们应该是成材好呢?还是不成材好呢?”。
庄子笑着回答:“如果是我,会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不过有个问题:虽然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也会免不了遭到祸害的。但如果去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真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又怎么可能会遭到灾祸呢?”。
看闺女不懂,我就从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讲起,说起古代人为了防止过于出挑被人嫉妒,宁可碌碌无为来保全性命。但是碌碌无为真就能过上好日子么?非也非也,平庸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眼界和快感的。所以,就像庄子所说,只要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那就不要多想别人的眼光,按自己的本心行事,顺应自然---而一个人,只有follow your heart的时候,才是你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役使的强大状态。而只有当你真正强大了,你就是振翅九天的大鹏,地下那些窃窃私语的蚂蚁们,就算想害你,他们够得着么?
闺女大赞:“庄子活得真是强大,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啊!”。
是的,女儿,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是有他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标准的,只要不妨碍别人,其实不用拘泥于太多世俗眼光的,自己开心就好。毕竟人的一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最应该取悦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所以庄子会在晚年太太去世的时候,不哭不愁,鼓盆而歌。惠子责怪他说:“好坏也是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如今老了,死了。你就算看得淡,不哭也倒罢了,居然还腆着脸敲盆唱歌!太过分了吧?”
庄子却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自己妻子过世,哪能不悲伤呢?可光伤心有用么?我的妻子,从自然界的一缕气息变成一个胚胎,再长成一个小生命,而后,她的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如今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就像春夏秋冬的演变,本就是大自然的天道循环啊!如今,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歌欢送,反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循环了。如此一想,我便能克制悲哀,敲盆唱歌为她送行了啊。”
豁达吧?更豁达的在后头呢!
庄子自己快死的时候,学生想用很多宝物给他陪葬。庄子却拒绝:“我以天地为棺椁,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世间万物,其实都是我的无上陪葬啊!这么多陪葬的东西在这里,哪里还用得上你们准备的那些!”。学生担心曝尸荒野会被乌鸦老鹰吃掉庄子的遗体,庄子却毫不在意:“在地面上会被老鹰吃,埋棺材里却会被蚂蚁吃,你们把我埋在土里,其实是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去交给蚂蚁,不带这么偏心的啊!”。
豁达吧?一个连自己尸体如何安放都完全不在乎的人,他还能在乎什么呢?
其实他什么都不在乎,他的一生,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钱财富贵,功名利禄,可是他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潇潇洒洒地做人,轻轻松松地活着,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的声名和受人推崇的程度,一直都超越了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和他一起并称“老庄”。
几千年来,“道”这个词一直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的思想中,但真正的道,未必有多少人能想得通透。虽然我自己也不过是一知半解,但至少对于我自己的人生,能让我快乐自在、心无烦忧的“道”,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尊重他人,遵从内心。
--------------------------------
热烈欢迎各位看官转发转载,如需狮子给您加转载时的白名单,请留言联系。
如欲看更多育儿及女性快乐的文字,请点击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鲜衣怒马不负芳华”(ID:Lionwe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