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進入德國,只是在午餐或晚餐前一個小時左右,瀏覽了紐倫堡的二戰戰犯審判法庭;法蘭克福的羅馬人廣場,以及科隆大教堂。幾天前的慕尼黑,只是晚餐的豬肘黑啤和酒店,沒有觀光。
纽伦堡(德语:Nürnber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区的中心城市,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府慕尼黑,是世界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公司的诞生地。纽伦堡与它的两座姊妹城市菲尔特和埃尔朗根相邻极近,城区相连,常被称作"大纽伦堡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曾在此举行针对纳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
德国著名童话作家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就发生在圣诞夜的纽伦堡市政厅,这个故事后来被俄罗斯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谱写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而名扬天下。
纽伦堡是中世纪多位德意志皇帝诞生和居住的城市,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曾经是德意志的玩具制造中心,被称作是欧洲的"玩具都城"(Toy capital)。目前市内仍有别具特色的玩具博物馆,而每年在此地所舉辦的紐倫堡國際玩具展(Nuremberg International Toy Fair),也是玩具產業最重要的商展之一。
纽伦堡审判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又称纽伦堡审判 英语:Nuremberg Trials,德语:Nürnberger Prozesse)指的是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間,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對歐洲軸心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領袖進行的數十次軍事審判。由於審判主要在德國紐倫堡進行,故稱為紐倫堡審判。在這場審判中的被告共22名,均為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另外,包括德國內閣在內的6個組織也被調查和判決,其中3個判決為犯罪組織,另外3個則無罪。
除了這22名被告和6個團體外,其餘被告均在1946年至1949年接受美國軍事法庭審判調查,即紐倫堡後續審判(英语:Subsequent Nuremberg Trials)。
1945年8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美、苏、英、法四国政府在伦敦正式签署关于控诉和惩罚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议,并通过著名的《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据此,盟国政府在德国东南部的历史名城纽伦堡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22名被控犯有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種族屠殺罪以及反人類罪的纳粹德国主要战犯进行审判。同时,控方还起诉了纳粹党政治领袖集团等六个组织,以达到彻底清除德国纳粹思想。
法蘭克福(德语: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茵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以便與位於德國東部的奥得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n der Oder)區別。法蘭克福位於德国西部的黑森州,是萊茵水系美茵河岸的大城,也是德國中部與西南各邦人口最多的城市。法蘭克福萊茵-美茵國際機場為德國規模最大的商用民航機場,法蘭克福因此成為進出歐洲的重要門戶。
法蘭克福是歌德的誕生地,這位德國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他的名字與德意志文化的傳承及傳播緊緊相連。法蘭克福大學即以歌德之名為大學命名,德國政府也在世界各地成立「歌德學院」致力於德語教學。歌德在德語文化世界具備國粹瑰寶的地位,讓法蘭克福這座城市始終散發著與有榮焉的光彩。
法蘭克福實質上為德國及歐盟的經濟首都,是德國聯邦銀行(德國央行)及歐洲中央銀行的所在地。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經營德國80%以上的股票,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總部也設立在此,是德國最重要的證券交易與國際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掌握了全德國乃至全歐洲的鉅大財富,遂有「美茵河畔曼哈頓」之戲稱("Main"hattan 或 Manhattan am Main)。
法蘭克福大教堂(或稱皇帝大教堂),中文常把此處錯誤翻譯為「主教座堂」,但對於歷史上從來沒有主教駐紮的這座教堂而言,「主教座堂」的翻譯並不正確。法蘭克福大教堂正式全稱為「圣·巴尔多禄茂 - 皇帝大教堂」(德語:Kaiserdom St. Bartholomäus),是德国城市法兰克福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兴建于1250到1514年間的墨洛溫王朝時代,屬於哥特式建築风格。
歷代神聖羅馬皇帝加冕的御用教堂
1356年起,神圣罗马帝國皇帝在此選舉產生,並兼為德意志諸邦的國王。儘管皇帝的行政所在地往往定於維也納,但自从1562年起,到末代皇帝法蘭茲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加冕的1792年為止,歷代皇帝皆在此舉行加冕大典,使它在當時即成為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皇帝大教堂」(德語:Kaiserdom)的稱號由來。1867年,教堂毁于大火,随后重建为今天的风格。
罗马广场(Römerberg)是自中世纪以来法兰克福的市政厅广场,法兰克福老城的中心。位于美茵河铁桥以北,西侧为市政厅,南侧为老尼可拉教堂,东面200米外就是该市的发源地法蘭克福大座堂。
1944年,该广场受到英国空军的猛烈空袭,幾乎全毁,战后重建。
这里是法蘭克福最重要的城市广场,该市和德国的客厅。每年圣诞节期间,此处也是法兰克福圣诞市场的所在地。廣場正中央的正義女神像,面對著市政廳昂然而立,手持天秤與劍,儼然成為這個城市的精神象徵。
科隆(德语:Köln,[kœln] 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listen;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
科隆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于罗马时代,当时的名字为"克劳蒂亚·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这个名字来自于罗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她是在莱茵河畔诞生的。公元50年当时的居民点被提升为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下日尔曼尼亚省的省会。公元80年通过建造艾费尔沟渠科隆获得了罗马最早的沟渠之一。今天科隆的名字是从罗马名字中的Colonia简化过来的。从313年开始可以证明当地有一位主教。
科隆主教座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两位是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和米兰主教座堂)。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艺术史专家认为它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6年将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科隆主教座堂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录,2006年脱离该名录)。
聖靈降臨日- 教堂活動
五旬節,即基督教的聖靈降臨日(亦稱聖神降臨節),源自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七七節。猶太教按猶太曆守節期,紀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第五十天[由出埃及記19:1之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滿了三個月(英文譯得更貼近原文:In the third month, 指三月的第一天)的那一天,就來到西奈的曠野。及出埃及記19:11之記載:到第三天(指三月的第四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奈山上。],上帝在西奈山頒給摩西《十誡》的日子;基督教的聖靈降臨節的日期則定在復活節後第50天和耶穌升天節後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