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徒步人生

2017 歐洲遊.12 - 巴黎 之二:凡爾賽宮與盧浮宮(6月8-9日)

作者: 微懂    人气: 5691    日期: 2018/4/13

凡尔赛宫(法语: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路易十四

凡爾賽宮正面

凡爾賽宮背面

宮內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英语:Arpent)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当时的行宮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

166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ateau de Vaux-le-Vicomte),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圣日耳曼宫、凡塞讷宫、圣克鲁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余将富凯以"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府邸的两位主要设计师:园林家安德烈·勒诺特尔(英语:André Le Nôtre)(André Le Nôtre)和建筑家路易·勒沃(英语:Louis Le Vau)(Louis Le Vau)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由于16至17世纪的巴黎市民不断发生暴动,在1648年至1653年还发生了两次规模巨大的投石黨叛亂,所以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过考察和权衡,他决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为此征购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诺特在1667年设计了凡尔赛宫花园和喷泉,勒沃则在狩猎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筑师儒勒·哈杜安·孟萨尔从于1670年去世的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他增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状大道。为了吸引居民到凡尔赛定居,还在凡尔赛镇修建了大量住宅和办公用房。为确保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皇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为了安置其众多的"正式情妇",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在凡尔赛宫花园中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凡尔赛宫外立面,可见其横向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划分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彼得大帝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基姆湖宫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


但是,凡尔赛宫过度追求宏大、奢华,居住功能却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

後花園

  盧浮宮(法语:Musée du Louvre)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盧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盧浮宮金字塔(法語:Pyramide du Louvre)位於主庭院拿破崙庭院(Cour Napoléon),是一個用玻璃和金屬建造的巨大金字塔,周圍環繞着三個較小的金字塔。大金字塔作為盧浮宮博物館的主入口,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於1989年建成,已成為巴黎的城市地標。


盧浮宮擴建工程,是1989年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不是經過投標競賽而由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的工程。此工程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玻璃金字塔成為羅浮宮的入口處。

鎮館之寶-維納斯

断臂维纳斯,也称米洛的维纳斯(希腊语:Ἀφροδίτη τῆς Μήλου,法语:Vénus de Milo),是一尊著名的古希腊雕像。這座雕像創作於西元前130到100年之間,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与之对应的是维纳斯女神。這座大理石塑成的雕像高202公分,略大於人體真實大小。1820年發現於希臘米洛斯島(現代希臘語稱作米洛),故被稱做米洛的維納斯。 過去它曾被誤認為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現在一般認為是亞歷山德羅斯(英语:Alexandros of Antioch)的創作。目前收藏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

1820年,农民伊奥尔科斯在米洛斯岛上发现它。他试图将这尊雕像藏起来,但后来还是被一个土耳其军官发现了。当时法国驻土耳其的大使将它买下。這座雕像於隔年作為禮物獻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八,之後國王將其贈送給盧浮宮。

米洛的维纳斯以其遺失的神祕雙臂而知名。雕塑整體由两块大理石拼接而成,两块大理石连接处非常巧妙,在身躯裸露部分与裹巾的相邻处。这座维纳斯雕像是举世公认的女性人体美的典范,这是因为她完全符合黄金分割的人体美比例关系。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是1:1.618,把它用在人体上,就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分界点正位于肚脐。匀称的人体上下两部分的比例正好是1:1.618。由于这个比例接近于8:5或5:3,而人体的总长为8头身,所以这个总长度可以分割成头、颈下至肚脐、肚脐至脚三段。这三段以头部为基准,分割为1:3:5的整数比,成为人体美的标准规则。维纳斯的造型魅力在于,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她都符合人体的黄金分割率,因此她能超越时代,成为女性永恒美的象征。

鎮館之寶-蒙娜麗莎

《蒙娜丽莎》(意大利语:La Gioconda;法语:La Joconde;英语:Mona Lisa)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其之代表作。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样,常常被人审查、研究或是演绎。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它是直接画在白杨木上的,面积不大,长77公分,宽53公分。画中描绘了一位表情内敛的、微带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称作是"神秘的笑容"。


蒙娜丽莎是从英文的"Mona Lisa"音译过来的,来自于达芬奇去世31年后由乔尔乔·瓦萨里著成的《艺苑名人传》。在其中,乔尔乔·瓦萨里认为这位模特是佛罗伦萨富商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麗莎·喬宮多。蒙娜在意大利语為Madonna,簡稱Monna(或作Mona),中文翻译为"我的女士",通常放在女性的名字前,相当于英语中的"Madam"。所以,蒙娜丽莎的意思是"丽莎夫人"。


这幅画的另一个名称是意大利语"La Gioconda",这是吉奥亢多(Giocondo)的阴性拼写。意大利语中,"gioconda"的解释是"轻松的,无忧无虑的",因此"gioconda"也可以指"无忧无虑的妇人"。由于她的微笑,此名称便有了两层含义。法语名称"La Joconde"同样可以这样解释。


19世纪以来,"蒙娜丽莎"(Mona Lisa)和意大利语名称"Gioconda"已经成为了这幅画固定的名称。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幅画有很多描述性的名称,如"某个佛罗伦萨女士"、"带着纱巾的情妇"等等。


油畫大小 77 cm × 53 cm(30 in × 21 in)

鎮館之寶-勝利女神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英语: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Nike of Samothrace),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尼克的雕塑,创作于约公元前2世纪,自1884年起开始在卢浮宫的显赫位置展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雕塑之一。艺术史家约翰逊(H.W. Janson)形容她为"希腊雕塑最伟大的杰作",同时她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主要希腊原始雕像,而非罗马复制品。


胜利女神像高2.44米(8.01英尺),她不仅表达了对胜利女神尼克的崇拜,更是一场海战的象征。她代表着战斗与胜利,迎风飘扬的布料栩栩如生,仿佛女神从天而降,落在战舰的船头。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发现于1863年。关于她的创作背景仍然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为了纪念公元前306年的萨拉米斯战役或是公元前31年的亚克兴角战役。不同方法的年代鉴定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创作时间大致在前后三个世纪之间,不过较早年代的可能性更大。20世纪的主流观点基于赫尔曼·蒂尔施(德语:Hermann Thiersch)和卡尔·莱曼(英语: Karl Lehmann)的研究成果,认为胜利女神像是罗得岛的纪念碑,用以纪念公元前190年在西代和Cape Myonessos取得的胜利,可能是由罗德岛雕塑家Pythocritus所雕刻的。然而近些年来,莱曼提出的纪念碑重建被证明是错误的(胜利女神周边建筑的残余其实属于罗马时期)。至于为何胜利女神像会被用以纪念萨拉米斯(当时属于马其顿王国)的问题,至今仍然无人能够解答。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的作者未知,不过保罗·麦克金德里克(英语:Paul MacKendrick)认为是林多斯(英语:Lindos )的Pythokritos。胜利女神像最初发现于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萨莫色雷斯岛,在1863年公开,被认为是在公元前295至289年之间,由马其顿将军德米特里一世在取得了塞浦路斯海战胜利之后下令建造的。萨莫色雷斯考古纪念馆(英语: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Samothrace)保留着上述的出处和时间。近年来发掘的陶瓷证据显示,胜利女神像的基座建造于公元前200年左右,不过有学者依然认为建造时间可能早至公元前250年或者在之后的公元前180年。显而易见的是,胜利女神像与帕加马祭坛(建造于约公元前170年)在身姿与衣料上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然而胜利女神像由罗德岛人雕刻的证据存疑,与其最相似的艺术形象是描绘在马其顿硬币上的图案。对希腊马其顿的国王们而言,萨莫色雷斯是重要的圣殿。公元前255年的科斯岛战役中,马其顿安提柯二世战胜了埃及托勒密二世的舰队,胜利女神像极有可能是这一场战役的纪念。

鎮館之寶-自由引導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法语: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国浪漫主義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作品。此画最早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Salon de Paris)上展出,而后被巴黎羅浮宫收藏至今。


当欧仁·德拉克罗瓦创作这幅作品时,他已经是法国油画浪漫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了。作为生于启蒙时代的法国人,德拉克罗瓦不喜欢以强调精确细致作画为特征的学院派油画艺术,而倾向于使用更为奔放自由的笔触和明丽强烈的色彩。


德拉克罗瓦在1830年秋天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一作。他在写给他兄弟的一封信中谈到:"当我努力创作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好转了……即使我没有为了我的祖国战斗,我也可以用我的画作来歌颂它。"这幅作品表现的是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当时的法国民众以暴力抗争的方式反对查理十世的统治。革命持续了三日(1830年7月的27、28、29日),最终以查理十世下台,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繼承王位告终。


《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巴黎沙龙展上向公众展出。当时引起了争议。有评论认为它"太过脏乱","没有美感"等等。直至1874年,这幅画才被收入巴黎卢浮宫。


網絡照片

从画面背景右侧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看出,画作中的地点是在巴黎。而且从巴黎圣母院和主要人物的比较中,可以显出画面场景的深远。画的正中是戴着象徵自由的弗里吉亞帽、坦胸露出双乳的自由女神,她右手上扬,挥动着象征革命的红白蓝三色旗,面向右侧后方,号召身后的人民起來革命。画的左侧她望的方向,是一群手持武器向前冲的人民。最突出的是最前方望向自由女神的两个男人。左侧的男人身着工人装扮:敞开的白衬衫,头戴瓜皮帽,背着卡其布的挎包。他右手持一把土耳其弯刀,腰间别着一把火铳。右侧的男人做资产阶级打扮,头戴黑色卷边圆礼帽,身穿白色衬衫与扣紧的黑色夹克,系有黑色领结。他双手握着一把长火枪。在自由女神右脚边,一个男子匍匐在她脚下,他头裹暗红色头巾,身穿蓝色布衫,抬头仰视女神。画面右侧,在自由女神的左侧,有一个正举着右臂的小男孩。他戴着帽子,身背挎包,双手各拿着一把手枪。人群的前方是倒卧在木头石块上的尸体,自由女神正跨过这些尸体,向前迈去。

大宫女(Grande Odalisque)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14年创造的一副油画。这幅画是受拿破仑的妹妹,那不勒斯王国王后卡罗琳·波拿巴的委托而做。显示土耳其内宫一裸体宫女。


宫女的脊柱被刻意拉长,組成「两个或三个椎体」甚至"五个椎体"之多,而使骨盆及下背部加长。这可能代表了宫女的感性阴柔美。此外,她的目光和她的骨盆区域之间的距离,可能是该女人的深度思考和复杂情感的一个物理性表现。

雕塑

瑪利城總督埃比伊勒 (公元前2400年,雪花石膏像),1934年發掘於幼發拉底河中遊的瑪利城

在這個雕像的背上刻有"總督埃比伊勒獻給伊斯塔爾神殿的字樣。總督的頭按照當時的習俗被剃光,修剪整齊的波浪形鬍鬚下端捲成了優雅的螺旋形。雖然眉上的鑲嵌物已失落,但被瀝青固定的用貝殼河天青石做的眼睛仍炯炯有神。最令人吃驚的是具有自然主義特徵的裹腰布,每束羊毛穗子都雕得非常精確。這座雕像超出了現實主義外表,保持了聖神的境界,絕妙地表現出虔誠與篤信。


帶翅人面牛身像把守的門(公元前721-705年,石膏石,高4.2米,寬4.36米),1843年發掘,薩爾貢二世宮殿。

油畫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达维特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拿破仑站起来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皇难堪。

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约瑟芬身后的紫红丝绒大披风由两个贵族妇女提着。在拿破仑的背后坐着那位教皇庇护七世,他无力地坐着,默认这一情景。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的。达维特尽心竭力要画好这一幅鸿篇巨制,他找人帮他制作了一座模仿加冕全景的木偶模型盘,以便按照总体构思进行画面光线的调整。许多人被画家请到画室里来作模特儿。

这幅画不愧是达维特一生的精心之作,它充分发挥了画家的素描造型与色彩写生的卓越才能:出场人物个个肖似,色彩服从整体构思,金光闪烁,富丽堂皇,表现了人物衣着与殿内环境的强烈质感。古典主义绘画的严正性达到如此境地,这在画家中可谓无以复加了。

奧特拉斯英雄宣誓

非洲,亞洲,大洋洲河美洲藝術

祖魯人雕塑《勺》

馬羅島《男性大雕像》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2017 歐洲遊.11 - 巴黎 之一 (6月7日)
下一篇: 2017 歐洲遊.13-巴黎 之三:巴黎之夜與塞納河遊(6月7-8日)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