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教堂數不勝數,看不勝看;很多都是所屬城市的地標建築。所看到的有名的教堂不是主座教堂就是聖座聖殿,有羅馬式,哥特式,新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現代主義式等等等等。
雖然自己不信教,更不是教徒,但一看到教堂,總還是被吸引,總還是喜歡靠近走進。
每一座教堂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或與政治有瓜葛,或與歷史事件有關聯,更多的則是讓普通信徒祈禱並有機會和上帝對話。
第一次接觸教堂,是二十年前剛來紐西蘭的時候;朋友帶著,週六晚去奧大附近的St Pauls教堂(奧克蘭最老的教堂,大洋洲最大的聖公會教堂之一),後又參加週三晚Kiwi家庭的Bible Study。知道聖經故事則更早些。有時候心血來潮,想通讀一下聖經,但始終是未完成時態。
St Paul's Church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伊斯蘭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猶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猶太會堂;而天主教的教堂又稱為"天主堂"。
教堂建築分為四等級:
小堂/禮拜堂(Chapel):有駐堂神父/主理聖品一位。
聖堂/禮拜堂(Church):通常為傳道區/牧區所在,有主任司鐸/主任牧師,教友/會友多的教堂甚至有執事/助理聖品。
主教座堂(Cathedral):教區主教駐在地。
宗座聖殿/大殿(Basilica):又稱聖殿,通常為總主教/大主教所在、或為有特殊宗教事蹟發生的地點,例如露德、花地瑪。僅天主教會設此等級。
羅馬式教堂: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欧洲各封建领主热心于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罗馬式教堂施派尔主教座堂,是对于帝国的力量和建筑革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德国罗曼式教堂普遍超高形象的代表。(網絡照片)
哥特式教堂: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统治欧洲。自12世纪到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教堂成为城市中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下壯麗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大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塵世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法國蘭斯主教座堂正面(網絡照片)
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德式则以高聳削瘦 ,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性力量。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瑰麗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域,给人以神秘感。
可以說,罗马建筑是地面上的宫殿,哥特建筑则是天堂裡的神宫。
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加泰羅尼亞語: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一般簡稱為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巴塞羅納的天主教教堂,其高聳與獨特的現代主義建築設計,使得該教堂成為巴塞羅納最為人所知的觀光景點。
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至今還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雖然該教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11月7日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歐遊回味 - 高迪的巴塞羅那,巴塞羅那的高迪守护圣母圣殿(Notre-Dame de la Garde)是位于法国马赛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宗座圣殿。这座华丽的新拜占庭式教堂坐落在马赛的制高点,马赛老港南侧海拔162米的石灰岩山顶。守护圣母圣殿是马赛的主要地标,也是每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的朝圣地点。当地居民通常称之为la bonne mère(意为"好母亲")。
1853年,当时的马赛主教委托由建筑师雅克·亨利·埃斯佩朗迪厄设计教堂,1864年9月11日奠基"宗座圣殿兴建于19世纪,与港口对岸的Sainte Marie Majeure主教座堂样式相同。"。教堂兴建于一个13世纪的小圣堂的旧址,供奉的也是守护圣母,传统上是海员的主保。山上还有一座16世纪的的堡垒,由弗朗索瓦一世建于1525年。
守护圣母圣殿的钟楼高60米,顶部是圣母子的巨大雕像,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和数里外的海上都能看到。圣殿的兴建历时五年,花费17万吨材料,包括23船来自意大利的大理石和斑岩。内部装饰着大理石,马赛克和壁画。许多的墙壁上挂满绘画,牌,模型船,战争勋章,甚至马赛足球俱乐部球员的球衣。
圣文生教堂(église Saint-Vincent-de-Paul) 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本堂区圣堂,属于天主教马赛总教区。
教堂采用了13世纪哥特式风格,教堂的双塔高达70米,还有包裹青铜的大门和美丽的花窗玻璃。
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有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於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於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建於1173-1350年)和墓园(建於1278年-15世纪),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大教堂和比萨斜塔形成了视觉上的對稱性。
比萨主教座堂(意大利语:Duomo di Pisa),正式名稱為聖母升天主教座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Assunta),是天主教比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建于中世纪的罗馬式建筑杰作,代表比萨海上共和国的威望和财富。
圣若望洗礼堂(意大利语: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是意大利比萨的一座用大理石砌筑的宗教建筑,建于1152年,以取代旧堂,1363年完成。它是奇迹广场上按时间顺序的第二座建筑物,邻近比萨主教座堂和著名的比萨斜塔。
该建筑高54.86米,周长107.24米,是意大利最大的洗礼堂。圣若望洗礼堂为从罗曼式建筑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过渡的例子。下层使用罗曼式的圆形拱门,而上层采用哥特式风格的尖拱。
室内装饰简洁朴素。中心为八角形洗礼盆。讲道台为尼古拉·皮萨诺在1255年至1260年的作品。
圣若望洗礼堂构建在不稳定的地基上,向主教座堂倾斜0.6度。
该堂有内外两层屋顶,内层为金字塔形屋顶,外层为圆顶,两层之间形成共鸣腔。这样的设计使之内部听觉效果完美。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始建于1173年。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Anastasis)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聖彼得大教堂(英语:Saint Peter's Basilica;拉丁语:Basilica Sancti Petri;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彼得廣場與協和大道。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英语:Mother Church)"亦不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彼得大教堂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彼得大教堂是宗徒之長聖彼得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彼得大殿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彼得大教堂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早期基督教、教宗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聖彼得大殿是罗马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圣若望拉特朗大殿、圣彼得大殿、圣母大殿和城外圣保禄大殿),它也是梵蒂冈城中最主要的建筑物。
位於羅馬的万神庙(意大利语:Pantheon),又译万神殿、潘提翁神殿,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
万神庙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是伟人的公墓,这里埋葬的除了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阿尼巴雷·卡拉齐等人。
万神庙今天还是意大利的一个教堂,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但同时它又是世界各国游客们竞相参观的对象,以及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了,主体呈圆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十分适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结晶,对西方的建筑史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无数的建筑师们就曾到此取经。这种圆厅加柱廊的设计,被应用在许许多多市政厅、大学、图书馆和其他各种公共建筑物上。比较明显受其影响的就有法国巴黎的先贤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圆形大厅、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杰斐逊纪念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以及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大礼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
又稱花之聖母大教堂(意大利語: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一般稱為「主教座堂」,原意完全沒有"百花", 雖然被以訛傳訛沿用, 其實極為誤謬, 不宜稱其為百花, 是佛羅倫斯的主教堂。 屬哥特式風格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296年,並採用了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著名的圓頂(穹頂)建造,1436年最終完工。 它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其圓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磚造穹頂。
大教堂有著十九世紀哥德復興風格的立面。其外部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綠和粉紅多色的大理石塊所鋪砌而成,色彩斑斕而和諧。 整個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 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1982年)的一部分。
主教座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喬托鐘樓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这座钟楼的样式属于哥特式,平面为周长14.45米的正方形,四角为高84.7米的四个多边形扶壁[1],四条垂直线又被四条水平线所分割,整座建筑布满了丰富的雕刻,和多种色彩的大理石镶嵌,其壮观的建筑和巧妙的设计博得了许多艺术爱好者的赞美。
圣若望洗礼堂(意大利语: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座堂广场的一座天主教宗教建筑,列入乙级宗座圣殿。圣若望洗礼堂是圣母百花圣殿所辖的洗礼用教堂,位于圣殿正西,与后者的西侧主入口相对。
洗礼堂是佛罗伦萨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11世纪祝圣启用。其建筑造型模仿拉特朗圣若望大殿的洗礼堂,为正八棱柱,正西侧加建有高度略低的附属用房。其建筑风格属于罗曼式,但具体建造时间存疑,一说为1059年到1128年。
洗礼堂在正南、正北和正东三面留有出入口,其余五面封闭。入口均设有以青铜镶板装饰的大门,其中东侧大门的浮雕镶板全部镀金,由洛伦佐·吉贝尔蒂设计铸造,被米开朗琪罗称为"天堂之门",被称为开启了文艺复兴。
但丁等许多文艺复兴领袖和美第奇家族成员,均在此受洗。直到19世纪末,所有佛罗伦萨天主教徒均在此受洗。
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Croce)是方济各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一座次级圣殿,坐落在主教座堂东南方大约800米的圣十字广场。这个地点原是城墙外的一片沼泽地。在这座教堂中,安葬着许多位最杰出的意大利人,例如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基亚维利、乌戈·福斯科洛(Ugo Foscolo)、乔瓦尼·詹蒂莱(Giovanni Gentile)、罗西尼和马可尼,因而被称为"意大利的先贤祠"(意大利语:Tempio dell'Itale Glorie)。
圣十字圣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方济各会教堂。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16个小圣堂,其中许多小圣堂都装饰着乔托及其学生创作的壁画,以及墓穴和纪念碑。
传说圣十字圣殿是由圣方济各本人亲自创建。1294年5月12日,开始兴建目前的这座教堂,以取代原有的教堂。1442年,教宗 犹金四世为这座教堂祝圣。这座建筑的设计反映了方济各会简朴的风格。平面布置为埃及式或T型十字架(圣方济各的一个标志),长115米,一个中央走道(nave)和2条过道(aisle)被几排八角形柱子隔开。教堂南面是一座修女院,其建筑部分保留下来。
但丁雕像
威尼斯,聖喬治馬焦雷教堂(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
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意大利语: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基督教譯:聖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天主教主教座堂,也是天主教的宗座圣殿,是世界上知名的教堂之一,並且是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聖馬可大教堂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最初它是威尼斯公爵的教堂,1807起它成為天主教威尼斯總教區的主座教堂,同時是威尼斯宗主教的駐地。
教堂內存放著威尼斯的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偷運出來聖馬可(耶穌七十門徒之一,新約馬可福音的作者)的遺骸。
聖馬可大教堂從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上層和圓頂。下層擁有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大理石柱,旅客可以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最後的審判),在許多世紀中,教堂內外的鑲嵌畫都曾更換過,但是這裡從未改變。讲述圣马可教堂遗迹故事的镶嵌画位于侧门的弦月窗上。 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樞德和超德、四個戰士及聖徒聖馬克雕像。
米兰主教座堂(意大利语:Duomo di Milano,倫巴底語:Domm de Milan)坐落于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從始建到建成共花費了六個世紀,是世界第四大教堂,也是意大利最大的主教座堂。
米兰主教座堂的建造开始与1386年,于1960年最后一扇铜门就位才正式完工。历经五个多世纪才完工,因此,它的建筑风格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和新哥特式,又称巴洛克式。
教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据统计共138座,最高的尖塔高达108.5米,顶端有一尊4.2米的圣母玛利亚像,上镀黄金。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薩爾茨堡主教座堂(德语:Salzburger Dom)是一座17世紀的巴洛克建築,天主教薩爾茨堡總教區的主教座堂。這裡是莫扎特受洗的地點。
1598年,原來的羅曼式教堂嚴重受損,被迫拆除,改建為巴洛克建築,1614年奠基,完成於1628年。長466英尺,高109英尺。是阿尔卑斯山北侧的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
马加什教堂(匈牙利语:Mátyás-templom),位于布达城堡区的心脏。根据教会资料,它最初建于1015年。目前的哥特式建筑兴建于14世纪下半叶,19世纪后期大修。它是布达中世纪第二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正式名称是圣母教堂,但是通常以国王马加什一世的名字称为马加什教堂。这座教堂有700年的历史,在许多方面成为布达佩斯(或者匈牙利)丰富,但往往是悲惨的历史的标志。1867年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于布达佩斯分别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这座教堂不仅是几个加冕仪式的地点,例如1916年的最后一位哈布斯堡君主卡尔一世,还是马加什一世两次举行婚礼的地点(第一次迎娶Podiebrad的凯瑟琳,她去世后,又迎娶阿拉贡的比阿特丽斯)。
陰差陽錯地買了進教堂的門票(還不收歐元現金,只得用信用卡付款)。教堂內部是最特別的,不說百分之百,也有八、九十的牆壁,頂部,柱子都畫上了壁畫。
圣维特主教座堂(捷克语: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圣维特、圣温塞斯拉斯和圣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
今日的哥特式主教座堂创建于1344年11月21日,當布拉格教区升格为总教区時。其庇护人是主教座堂的参事会(由一名總本堂神父带领)、总主教Arnost of Pardubice,最重要的是,波西米亚国王和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打算将新的主教座堂建成这样一座教堂:皇帝加冕、皇家墓穴、收藏王国最珍贵的圣徒遗物,和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最后安息的地方朝圣地。
圣维特主教座堂对于后期哥特式风格在中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帕尔莱勒作坊成员、帕尔莱勒家族在中欧各地设计了许多教堂和建筑。特别著名的实例包括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萨格勒布的圣马可教堂,以及捷克城市库特纳霍拉的圣巴巴拉教堂。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北部、奥地利、捷克共和国、波兰和德国南部的哥特式建筑都受到帕尔莱勒设计的强烈影响。
法蘭克福大教堂(或稱皇帝大教堂),正式全稱為「圣·巴尔多禄茂 - 皇帝大教堂」(德語:Kaiserdom St. Bartholomäus),是德国城市法兰克福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兴建于1250到1514年間的墨洛溫王朝時代,屬於哥特式建築风格。
1356年起,神圣罗马帝國皇帝在此選舉產生,並兼為德意志諸邦的國王。儘管皇帝的行政所在地往往定於維也納,但自从1562年起,到末代皇帝法蘭茲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加冕的1792年為止,歷代皇帝皆在此舉行加冕大典,使它在當時即成為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皇帝大教堂」(德語:Kaiserdom)的稱號由來。1867年,教堂毁于大火,随后重建为今天的风格。
科隆主教座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两位是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和米兰主教座堂)。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艺术史专家认为它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6年将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巴黎聖母院(法语:Notre-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於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聖母院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這種敬稱也廣泛於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聖母院加冕為皇帝,自己拿起皇冠戴到头上,然后再为跪在地上的约瑟芬加冕为皇后。
马德莱娜教堂(又译为"瑪德蓮教堂",L'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位於巴黎協和廣場北側皇家路北端,新古典主义风格,周围是52根高20米的科林斯圆柱,原来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军队的荣耀。
马德莱娜教堂属于本笃会,现在仍举行弥撒和时尚的婚礼。
在巴黎,從教堂旁走過許多次,也是從外面看到次數最多的教堂。
2017歐洲遊,編寫了14篇遊記,1篇後記和兩篇回味,總算告一段落。感謝各位分享遊記,好評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