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
『台南是一个适合人们作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过活的地方。 』
- 台湾文学耆老叶石涛
台南市建城历史可上溯至1620年代,为台湾最早开发建立之城,也是「台湾」一名的发源地。尔后从荷治时期到清治末期将巡抚衙门迁至台北为止,台南一直都是台湾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称;清代设台湾府治于此得名「府城」,台南市在19世纪时为台湾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
荷据时期
在荷兰人到来之前,台南许多地区已有台湾原住民聚落及汉人暂居地,但真正具有城市雏型者为1620年代所建立的大员市镇(荷兰语:stad Tayouan,今安平区)。台南市发展成为城市系由荷兰人之手,荷人于大员建立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作为全岛统治区统治中心。当时族群主要分为:欧洲统治者、属于南岛语系的原住民、以及荷人招募而赴台的汉移民,主要作为劳动力来源。 1642年建成的曾振旸墓是台湾现存最早的汉人墓,即为荷治时期的汉移民。
荷人亦向赤崁方面的原住民购地,兴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并规画市街,现在中西区的民权路即是当时规划的干道,往后台南市即承袭此脉胳发展,然而今日市境内荷治遗迹已所剩无几。
明郑时期
1661年,郑成功自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以取得「反清复明」的基地为由,向荷人宣战并获胜,得到台湾的郑氏敕诏赤崁改称「东都明京」并设立承天府,大员改称「安平镇」,全岛设立一府二县。郑成功逝世后,世子郑经继任延平王,改东都明京为东宁,仍继续于台南兴水利、课农桑、安抚原住民等等,并由将领陈永华建议于宁南坊兴建孔庙,是为全台首学。现时一些地名可追朔至当时,例如以郑成功部将林凤为名的林凤营、或是左镇等。
清领时期
1684年,清朝派遣施琅攻取台湾,明郑灭亡,改明郑的承天府为台湾府,在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将省迁往台湾省城(今台中市)之前,台南一直是全台首府。
清康熙23年,清廷颁布渡台禁令,仅准漳泉地区做有限度的移民,至乾隆41年后,渡台禁令已形同虚文,于是大量汉移民涌入,台南市亦由原汉混居渐渐成为汉人城市,原住民不是汉化就是迁居他处。乾嘉年间,府城三大商业贸易组织「三郊」的兴起、壮大,为台南黄金时期,享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名。 1865年,台湾由于天津条约开港,安平港成为清帝国开放国际通商的口岸之一,英商于安平设德记、和记洋行,隔年另开鸡笼、打狗两港,而有正、副港之称。从清治后期起,昔日波光粼粼的台江海岸,因发生大风雨,大量河沙注入台江内海,千里汪洋尽成海埔新生地。
台湾民主国时期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澎湖割予日本。 5月,台湾巡抚唐景嵩发布「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共和国政体的台湾民主国成立。未几,唐景嵩内渡中国大陆,同年6月下旬,义勇军在台南拥立原大将军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以台南为都,设总统府于大天后宫,视为「台南共和」( DaiLam Republic)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 10月下旬兵败陷落。
南鯤鯓代天府
南鲲鯓代天府位于台南市之西北方,位居槺榔山虎峰,俗称南鲲鯓王爷庙(简称南鲲鯓庙、南庙)、南鲲鯓王爷宫,并与归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称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五府千岁(民间尊称为"鲲鯓王"),是台湾最古老的五府千岁的全国信仰中心,更有台湾王爷总庙之尊称。
相传于明朝末年,有王船漂流至台南北门南鲲鯓沙汕附近,其中船内奉有传说为跟随唐高祖李渊讨隋建唐的开国功臣(相传其名讳为李大亮、池梦彪、吴孝宽、朱叔裕、范承业,其中已知仅有李王于新唐书、旧唐书之中有其列传与史料记载)等五王神像及中军府神像,被渔民迎接后而建草寮供奉。后因神迹显赫广布流传,被当地信徒倡议建庙,于明朝永历十六年(1662年)初期创建落成,而称为「南鲲鯓庙」,又称为「开基庙」,风水上称为「浮水金狮活穴」。后因南鲲鯓沙汕淹没冲毁,居民信众决定迁徙,再重建神庙。改择于北门地区槺榔山建庙,该地据传于风水学上称为「虎穴」。
本庙庙地原为荒野一片,在王爷神建庙时,庙地的神灵「囝仔公」就出面抗议,「囝仔公」生前为牧童,过世后葬于此地,因为风水地灵因而成仙。他说这片荒野原为其地,有信物银针(或说铁钉)为证,王爷们却说「吾等早就发现此地,亦有信物铜钱一枚为证。」双方请出土地神掘地验证,却见银针插在铜钱的方孔之中,未能辨别先后。双方争执良久,引发战端,夜半刀兵之声大起,民众畏惧。据称是「囝仔公」收取当地的「好兄弟」相助,王爷们也调动天兵天将、五营神兵,两方战得难分难舍。最后赤山龙湖岩的观音佛祖会同众神来调停,要求「王爷公起大庙,囝仔公建小庙,大庙来进香,小庙必有敬。」,最后为「囝仔公」建了小庙,并尊为「万善爷」。祭拜王爷的檀越一定进奉「万善爷」香火,共存共荣。
日晒盐田
「井仔脚瓦盘盐田」是北门的第一座盐田,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瓦盘盐田遗址,原为清领时期的濑东盐场,1818年迁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为瓦盘盐田,呈现出马赛克拼贴般的美丽艺术,后因人工成本过高的原因,于2002年结束了长达338年的晒盐业,使原来遍布此处的盐田荒废了一段时间,后来为延续盐业文化而将盐场复育,现已成为台南滨海最具特色的景点,每年年末在此举办的跨年三部曲-首部曲送夕阳。
四草绿色隧道
四草大众庙后方排水道的红树林区,河道因两侧遍布树龄逾50年的原生红树林,自然形成一弯如隧道般的景像,号称「迷你版亚马逊森林」。
四草绿色隧道两岸旁不时有鹭鸶、夜鹭或其他鸟类低空飞过,四草大众庙红树林保护区林相优美,拥有五梨跤、水笔仔、榄李、海茄苳等四种红树林,游客也可透过望远镜观察到红树林下的招潮蟹、弹涂鱼,是生态旅游的最佳据点,亦是摄影师最爱捕捉的自然美景。
本庙奉祀主神「镇海元帅」,相传姓陈名酉(谐音友、又称陈林每),台湾人,生长于台南府城镇北坊十八洞一带(现今台南市中西区普济街普济殿附近),陈酉年少勤奋自励,勇力过人,牵牛板车搬运为业,人称「牛车酉」,相传清朝官员来台船舶搁浅于岸,众人力推不济,陈酉单人推船入海,为台湾第一奇人;康熙六十年朱ㄧ贵倡乱陷台,驻厦门水师提督施世骠统舟师五百余艘征台,令陈酉先驾小舟于鹿耳门插标为向导,事平叙功授把总,累迁至金门镇标游击。
世代流传,陈酉秉性刚直、军纪森严,累升至台湾总兵、广西提督,功勋显赫,为清朝台人出身之最早最高武官,但因治军过严招致奸官谗言妄语倾轧,而于回朝海中萦怀郁结、吞金投海身亡,遗体挺立海上,漂泊台江北汕尾岛,乾隆皇帝获悉,慰以忠肝义胆,正气磅薄,谥封陈酉为镇海大元帅,坐镇大众庙,为台湾人成神之第一人。
台南运河
日据时代的大正11年(1922年)4月16日安平港至永乐町间的新运河工程开工,位于古运河的南侧(即今日所见的台南运河),随后在大正15年(1926年)3月竣工,并于4月25日举行开通式。新完工的运河为台湾总督府技师松本虎太所设计,长3.782公里,河面宽37公尺、河底宽27.3公尺,退潮水深1.8公尺,主要用途取代已不能航行的旧运河,让外海船只能循水路直抵台南市中心,带动市区繁荣。
亿载金城
二鲲鯓炮台,或作二鲲鯓礮台,旧称安平大炮台,现在一般俗称为亿载金城,是一座清朝时建立的炮台。
在清治时期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军侵入今屏东县一带,引发了牡丹社事件。而清廷知道日军犯台后,遂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以钦差(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来台处理此事。这段时间里,沈葆桢在台湾规画并进行了许多事宜,而兴建二鲲鯓炮台便是其中的一件。
当时沈葆桢聘请了原在马尾造船厂工作的法国工程师帛尔陀(M. Berthault)及鲁富设计炮台,而帛尔陀在设计时则参考了巴黎的外围防御工事。该工程从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开始动工,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才完工,而光绪年间亦有再加以修建。而在这之后二鲲鯓炮台在中法战争和乙未年(1895年)刘永福抗日时,都曾对敌炮击而发挥了其防御外敌的功能。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又称奥伦治城(荷兰语:Orange)、热兰遮城(荷兰语:Zeelandia)、王城(闽南语:Ông-siaⁿ)、安平城、台湾城,是一座曾经存在于台湾台南市的堡垒。最初建于1624年,是台湾最早的要塞建筑。自建城以来,曾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是郑氏王朝统治者的住处。
安平古堡有两处遗迹:「台湾城残迹(安平古堡残迹)」及「热兰遮城城垣暨城内建筑遗构」。两处遗迹都被列为国定古迹,而瞭望台则是于1970年代由日治时期灯塔改建而成,列为文化资产。
古堡建筑屋舍纯用红色砖瓦,于黄昏时与落日互相辉映之景「安平夕照」。在1953年,获台湾省政府选为台湾八景之一。
郑成功派遣荷兰牧师安托纽思·亨布鲁克为使者进入热兰遮城劝降,结果亨布鲁克反而劝守军坚持到底,等待巴达维亚方面的援军。大员评议会于是措辞强硬地回信给郑成功表示求战。由于亨布鲁克的妻子和女儿仍在郑军中当作人质,因此他不顾城中两个女儿和其他荷兰人的挽留,回到郑军营中就义。
高雄六合夜市
六合国际观光夜市(英文:Liuho Tourist Night Market,通常简称:六合夜市),是南台湾最早的行人徒步区和国际级观光夜市,其前身为大港埔夜市。兴起于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以高医医院前身的原高医六合门诊部为中心,聚集于台湾高雄市大港埔空地上的小吃摊,名列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
自1987年起,高雄市政府每天傍晚六时至清晨二时规划六合夜市为行人徒步区,从此六合夜市开始迈入知名的观光夜市。台湾十大观光夜市网路投票,在交通部观光局「2010年特色夜市选拔活动」中,高雄六合夜市拿下网路票选「台湾人气第1名、最环保、最友善、最有魅力、最好逛的夜市」5项冠军,评审决选拿下「最有魅力夜市」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