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时候总理杰辛达正式宣布,放弃备受争议的“资本利得税改革”,并且还誓言任内都不会再搞了。以下我针对几点讨论。
(华为的广告很醒目嘛)注意主流媒体的用词,就知道我的标题也不算太标题党
1, 很多人认为工党一开始执意要搞,而现在又将其砍掉,纯属“自相矛盾”或“浪费纳税人钱”。
先说“自相矛盾”。首先执意要搞的是工党,但砍掉它的是“联合政府”,这个差别感受一下,其实不算自相矛盾。工党曾希望在全国推行地区燃油税,结果在奥克兰推行之后反对声音很大,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也反对,最后杰辛达在国会中语出惊人地说:“只要我在任上就不会再有地区燃油税了!”。相比之下,这次“资本利得税”的流产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从工党雄心勃勃地推行,涵盖很广类别的资本,逐渐在反对声中减弱为“只针对房地产等行业”,再减弱为国家党党魁“桥哥”声称的“只针对出租房”,最后野心和计划完全消失。整个民主协商的过程都是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于是主动放弃,这是民主制度下很常见的过程。并不算自相矛盾,而应该说遵循了民意,对这件事苛责的人,难道你们喜欢不听取民意的政府吗?
再说“浪费纳税人钱”。工党确实没有经过协商就创立了税改调研小组,其实民主国家并非所有事务都要经过投票,执政党有权力自行决定在财政部创立税改调研小组。以国家党执政期间的“国旗公投”为反例,改国旗的议题就无法在国家部门做,所以国家党才发起了国旗公投第一轮投票,让选民在五面国旗图案里选一个,这个过程相当于创立调研小组。只有第二轮投票才是真正让选民决定是否换国旗,结果被否定,几千万纽币就这样折腾没了,远超这次税改小组的花费。
“地区燃油税”的目的是建公路铁路和港口,“资本利得税”的目的是缓解阶级矛盾,至少是执政党按照自己的理想努力让国家更好,同时也是履行执政党选前承诺的正常行为,最后政治协商失败了也很常见。有人质疑“为什么没有调研好就创立调研小组”,显然是逻辑矛盾和预设立场的苛责,调研或者民主协商的过程本来就是要花钱的。这也说明大众民主是有点贵的,若是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或者那些独裁国家,这种协商成本就要小得多。
2, 优先党“否决”了资本利得税
首先优先党是右翼党派,属性与国家党接近(本来就是国家党中分出来的),支持者中有不少中小企业主,反感资本利得税是意料之中。但英文报道中的“veto”(否决)一词很有魔性,一个支持率只有3%的政党可以否决一个支持率几乎一半的政党,当然联合政府就是联合政府,工党必须尊重联盟政党的意见。
其实资本利得税的根本阻力还是来自于中小企业阶级,工党的支持率显示它基本已经获得了工人阶级的支持,而中小企业阶级则是工党接下来最希望讨好的群体,资本利得税显然会激起这个群体的愤怒,而且这个群体在新西兰数量还相当庞大。倘若工党自己亲自掐掉资本利得税,就真的变成了“自相矛盾”,优先党的否决换个角度看也算让工党下了台阶。
3,接下来新西兰经济应该怎么走?
总理杰辛达接连毙掉了“地区燃油税”和“资本利得税”,但新西兰现存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缺钱,阶级矛盾依然尖锐,执政党们也依然还想拉拢中小企业阶级,怎么办?
任何政策都会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好政策”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是净正值,“烂政策”则相反,而“鸡肋政策”则是正负相抵“白折腾”。过去工党低头专注于在本国收各种税以“平衡分配”,充满了社会主义公平思想,但毕竟新西兰是资本主义国家,这种“革命”的阻力是很大的。让一个“零和游戏”变成“正和”游戏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饼做大”而不是把时间和财政浪费在“如何切饼”上(这也是中国从文革走向改革开放的过程吸取的宝贵经验)。
如此新西兰在未来势必要抬起头来向外看,多想想如何“赚钱于境外”,并将多赚的钱多分配给勤劳的中低收入者以促进社会和谐。如今中美贸易战已经有些消停,中新关系也云开雾散,新西兰政府若不再瞎搞外交,继续与中国改善关系,与其他各国保持关系,积极与各国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积极利用外资兴建基础设施,并且避免重蹈国家党执政期间急功近利炒房的覆辙,以新西兰的小体量和经济基础,在国际上多赚些“饼”来并非难事。
中新关系改善是新西兰未来经济增长的契机
Morgan Xiao 写于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