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华人社团又爆内部争斗,哭闹成一团,洋人纷纷躲避
先用“UC震惊体”标题党一下,夸张但其实并不算太偏离事实。惊闻奥克兰某活跃华人社团近日产生内部争斗,我应邀前往了解情况并提供帮助,在访问当事人和几位社团理事后得知此事虽已部分平息,但当事人依然委屈,且“哭闹成一团”、“洋人躲避”等细节并非夸张。此事其实不大,出于就事论事和维护团结目的,我已承诺保密涉事社团和人员名字。
事件的梗概是,该社团的领舞老师A自恃为会长“官方指定领舞”,而强势地排斥和苛待一位社团内口碑很好,无私服务社团的新领舞老师B,两位领舞老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安排问题上起冲突后,会长则偏向强势的领舞老师A,并引起其他社团成员的打抱不平,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争吵和不和谐现象。由于事发地是市政府的公共活动场所,有洋人前台等外人目睹,影响不太好。
听几位当事人讲完梗概后,我说,这个故事对我来说也似曾相识感同身受。我不认为此事只有华社才会发生,洋人团队也有类似问题,华社也有非常团结的社团,我也曾经作过老师B的角色,所以我可以马上总结出问题所在,此事表面上是一次“大妈吵架”,但其实却是一个严肃的团队建设以及华社团结的问题。
我认为一个团队想要做大,领导就必须兼容并包。一个团队的运行需要每个成员发挥其优点,每个人固然也有缺点,但只要不危害团队运行都可以忽略。我见过不少“总是做不大”的团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领导“太挑剔”,尤其“挑剔”的标准是领导的自我品味或私利,而不是大家的利益。对于志愿者组成的社团来说,出现新的老师B愿意服务大家显然是社团的福气,好的领导应该高兴并想办法用人,就算此人有什么缺点也要想法扬长避短。善于用人,手下人就越来越多,反之搞小格局小圈子,无论来多少新人都会被排挤出去,团队永远做不大。某些政党里华人少,也正是这个原因。
我认为一个团队想要团结,领导处理内部矛盾时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一味偏向与自己关系好的或者“职位高”的一方,否则不服众,当然会引起内部分裂争斗,甚至导致团队分裂。比如此事件中,领导却只偏向所谓“官方指定”的一方,自然会引起大家的抱怨甚至争吵。
我熟悉的另一个华人社团是华社里少有的团结不内斗,以此社团为例,不仅英语班老师们在决定教学内容方面都互相礼让,在分工上相互帮忙代课,并没有出现争夺什么“官方指定老师”的事情(坦白说,所有人都在义务服务群众,官什么的方?社团还玩官僚主义?)平时这个社团会长事必躬亲且做事公平,在会员中威望很高,比如英语班在有班务上的争议时,大家就会听会长意见,但会长却很民主而要听大家的意见,于是后来就变成了大家互相谦让的景象。
由此可见,领导和团队成员都心怀大众利益,有民主精神,不搞官僚主义,自然就团结和谐,若大家都争名夺利,独断专行,又搞小圈子,自然就纷争不断,团队必将不断分裂,最终无论自称是什么“长”什么“主席”,也会变成光杆司令。联想到其他那么多一盘散沙、互相贬低并难以捏合的新西兰华人社团们,其实也都是同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