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华新社奥克兰1月25日电
最近发生了两个有意思的新闻。英国首相鲍里斯19日被自由民主党领袖埃德·戴维要求下台,居然当场飙中文:“你好,认识你很高兴!”,暗讽埃德·戴维是“中国代理人”,那时英国正在热炒“中国代理人”的新闻。与此同期,鲍里斯还宣布英国将取消新冠防疫限制措施,包括强制戴口罩和疫苗通行证,引起世界轰动。
这两个新闻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英国人似乎畏惧中国,却对新冠毫无畏惧,所以如此急切地拥抱新冠病毒并忙着排斥中国。英国人显然不明白新冠和中国到底哪个更可怕:与新冠“共存”,每天都会被杀死两百多名英国人,产生的经济损失和后续连锁影响难以估计,英国在历史上跟中国打仗都没有这样的损失;而那些被指为“中国影响力”的人,无论是否真的存在,都没有杀死任何英国人,英国若与中国友好共存不仅不会死人还有助于疫后经济恢复。英国当局显然数学没学好,拥抱错了共存对象。
英国人这样的思维,在新西兰也大有人在。受西方舆论影响,新西兰社会中排华者大有人在,他们也一直在寻找机会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此前新西兰长期执行“清零”政策,在西方世界中的“意识形态压力”也相当大;如今在经济压力下,新西兰社会呼吁“与病毒共存”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在上述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下,新西兰舆论中呼吁政府“打开边境”,指的更多的是向疫情高峰的欧美国家打开边境,因为即使新西兰不分国别地打开边境,当新西兰疫情爆发后,飞中国的航线大多会熔断,而同时中国游客不大可能敢来新西兰,事实上达到了一些人“降低对中国依赖”的目的。然而这个剧本并不符合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利益,因为这个剧本把中国的威胁看的比新冠大得多,犯了低级错误。
1,新西兰不应该急于向奥密克戎投降
两年来新西兰的疫情一直处于可控状态,在近期其他西方国家都疫情失控的时候,新西兰的活跃病例数甚至逆势下降了,新西兰媒体还惊呼“新西兰是否又躲过了一次疫情”。
但与此同时新西兰舆论依然有很大的“开门放病毒”的呼声,在经济和舆论压力下,政府竟也开始为“大爆发”做各种准备,包括多次喊话呼吁民众做好心理准备,令其他不愿染疫的民众怀疑政府是否要躺平并“故意开门放毒”。防疫政策中也有一些令民众担忧和的内容,比如多个社团微信群的聊天记录显示,“红灯”政策下依然被要求送孩子上学的政策,在华人社区中正遭受压倒性的反对。
首先,奥密克戎即使死亡率再低,它毕竟也是一种疾病,而且还有不明确的后遗症威胁,如网传的威胁生殖能力等,所以能不得还是别得,同时打过加强针的新西兰人还很少,尤其孩子是最脆弱的群体。“与病毒共存”是一些西方国家政府抗疫不力时的挽尊借口,对“疫情可控”的国家来说从不是最优解,奥密克戎变种的出现也并没有改变此性质,中国在过去数月的行动证明这个变种依然是可控的。新西兰目前的低病例状态说明疫情依然处于可控状态,眼下还是往清零的方向努力成本最低,在态度上投降甚至“躺平开门”,实在有些早了。
(新西兰目前打了第三针加强针新冠疫苗的人只有23.2%)
其次,既然奥密克戎这波疫情如西方媒体和一些专家所说的那么轻松乐观,“3月底就可能结束”,那么新西兰何不等到3月底疫情高峰过去之后再讨论开门或躺平,而非要在最危险的时候放弃抵抗呢?
最后,奥密克戎若在新西兰爆发,对新西兰儿童的健康威胁将会很大。新西兰儿童疫苗注射率很低,且新西兰现有疫苗并无法阻挡奥密克戎的传播,使得即使所有大人注射了疫苗,也无法为儿童构筑防疫长城。据欧洲和美国的数据显示,入院的儿童人数比疫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要多,致使西方国家纷纷关闭了幼儿园和学校。加拿大近期研究还显示,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儿童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参加研究的3221名接受急诊救治的新冠阳性青少年中,3.3%的人在14天内出现严重后果,而22.8%的人需要住院治疗,并发症包括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中风、败血性休克、脑炎、呼吸衰竭、死亡,或者需要进行胸腔引流等主要干预措施。
所以在新西兰并未陷入绝望境地之时,我们怎能放弃可以抵抗的时机,人为的将我们的孩子推向危险的“与病毒共存”的社会环境中?即便病毒的致死率再低,谁又愿意让自家的孩子遭受病痛磨,去成为“与病毒共存”的社会牺牲品呢?更何况以奥密克戎的染感速度,一旦在学校、幼儿园等孩子们集中之地漫延开来,几乎无人可幸免。我们认为新西兰政府在红灯环境下决定返校上学政令时需慎之又慎!千万不可造成新西兰大量孩子感染、令所有人后悔莫及的结果!
2,新西兰当优先与疫情控制较好的贸易伙伴开放边境
很多人会问,“那我们的经济怎么办?”,那么“新西兰当与疫情控制较好的贸易伙伴开放边境”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回答。新西兰是西方国家中最理性务实的国家,理当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清醒,假如新西兰人能接受“与新冠共存”,就更应该能接受“与中国共存”,与疫情控制较好的贸易伙伴比如中国洽谈互通泡泡。之前的“纽澳互通泡泡”是一个非常好的先例,它开放边境了,病例增多后它就熔断了。但它有一个缺点:“国家太少了”。泡泡显然应该扩大到更多国家,对新西兰来说重要的经济伙伴国家不止只有澳大利亚一个。
假如新西兰一视同仁地与排名前十的伙伴国家签署“纽澳泡泡”类似的协议后,那些疫情糟糕的国家会很快被熔断而疫情控制不错的国家会幸存,这样的国家很可能包括中国,而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欧美,有些新西兰人并不乐见这个结果。但新西兰与中国形成互通后会更有利于新西兰留学、旅游行业的振兴,可极大减轻新西兰的经济压力。减轻经济压力后的新西兰会有能力采取更有利的防疫政策,政府和民众就不必用自己和孩子的健康风险为代价而急于向疫情高峰国家敞开大门了,并且在防疫政策制定上可以更完善一些,比如可以有更大的财力引入大规模检测,比如新西兰学校可以有更精良的学生防疫设备和人员,以及质量更好的在线教学。而这一切并不会降低新西兰的自由度,人们将不必在健康和经济之间做艰难抉择,不必在是否送孩子上学的问题上做抉择,显然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新西兰过去两年成功防疫的故事告诉我们,能让一个国家成功对抗天灾的不是政治意识形态,而是理性务实的价值观。我们认为,新西兰应该在这个关键时期,继续理性务实地把握好“共存对象”,为了新西兰的孩子,为了新西兰的未来和为了新西兰的最大国家利益,切莫被意识形态偏见蒙蔽双眼,与不该共存的共存,与应该共存的疏远,否则将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