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一如音樂,書法,繪畫…等其他藝術,光圈,快門哂玫燃挤ú浑y掌握,可修養之高低,全乎內涵,而內涵的深�,需長時間充實浸淫,非朝夕能竟其功.
我個人一直從事新聞工作,自然深明觸覺敏銳的重要性,觸覺能否敏銳,除個人悟性外,常識學問愈高,當能舉一反三,反應更快.就像 [新聞採訪]學常舉的例子 : [一眾記者原安排採訪例行的名人答問會,當抵埗後獲告知名人今天不來,大家無人可問,一散而去.唯有觸覺敏銳者馬上嗅出名人不來,箇中或有玄機,不來比如常到來本身,新聞价值更大.]
新聞採訪要有高度靈敏的觸覺,攝影藝術亦然.只要觸覺敏銳,不愁缺乏題材.像今期要介紹的一幀照片,其拍攝過程,正好說明觸覺敏銳的重要性.
附圖攝於南島基督城東郊的 Summer 海灘,那天清晨,原本到更遠更高的一個山丘,拍攝日出太平洋的美景,可惜海天相接處雲層較厚,旭日未能穿雲而出,拍了幾張天泛金光的破曉照,便提早落山.未料駕車沿着崖岸頂山路盤繞而下,剛拐過一處急彎,瞥見其下海灘緩濤湧至,層層相連,構圖美妙,很有瞄頭.然而山路彎多陡窄,不宜停車,待車抵山下海濱停靠時,由於改為視平而非高角度俯瞰,浪花變得平平無奇.
心有不甘,立即駕車改為靠左依路上山,卒在半山一處僅可停靠的內彎下車,裝牢脚架,儘量以相對較小卻非太慢速度來拍攝,以免浪花被虛化糊掉.海濤重重湧至,構圖無疑很美,但因欠缺主題,只能當作理想的背景.本來海灘不乏遊人泳客在嬉戲,我卻反縑他們衣着顏色雜亂,大煞風景.
幾經觀察找尋,終於發現有三兩滑浪健兒,正擬步往海中,我趕緊調校變焦鏡頭至中矩離,將其中一位服飾單調近乎黑白的弄潮兒,攝入鏡頭,而故意把他放到視窗的左上方,是避免居中的呆板.由於有了滑浪健兒的緊密呼應,使原來己浪花美妙的背景如畫龍點晴,主客相稱,靈活起來.
我個人更愛的,是照片的色調,和諧統一,雖經人為擺佈,卻像渾然天成.至於有朋友改將照片顛倒,由橫變直地懸掛觀看,反如重重山嶽,實非我能始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