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華人冠軍西洋拳套的故事 - ——徵集華僑博物館藏品新西蘭工作組訪問楊本檮側記

作者: 余 仁    人气:     日期: 2007/10/21

日前,新西蘭黃少琴顧問及王家毅、劉武、蘇飙I、徐國盏葞孜弧钢С种袊鴥S聯籌建華僑歷史博物館工作小組」的成員,拋下周末的事務,冒著微微細雨前往奧克 蘭南區探望一位八十五歲愛國老華僑楊本檮先生,徵集楊老先生送給「華僑博物館」的「鎮家之寶」——男兒當自強:贏得尊嚴的一副冠軍西洋拳套。

我們來到一座有濃厚中國式琉璃磚瓦涼亭的大屋,入口與庭園拱門間有一個小魚池,來訪者不期然駐足而觀。此刻,黃大姐按下門鈴,眼前一位兩鬢飛霜,身體硬朗,若隱若現當年「虎背熊腰」的影子,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這就是我們要走訪的楊本檮老華僑。

耄耋夫妻愛上電腦

楊老先生引領我們走上二樓,又看見一位架起眼鏡的古稀婦人——楊先生老伴袁貞德女士。那時,兩位耄耋夫婦正在電腦桌上,放下每天閱讀網聞的功夫來接待我 們;同時,在大廳上我門放目四顧,令人� 異的是,被四周 澅诹绽艥M目的中式「展品」——全都很有「古董」味的瓷碟、茶壺、字畫、迤臁①R匾等所吸引。一看 便知,他倆都很有文化,又與時俱進懂得使用電腦,並且對祖籍國傳統文化藝術非常熱愛,是令人敬佩的老華僑。
大家被主人熱情地招呼坐下來,一邊閒話家常,一邊品嚐楊老夫人備好的茶點。原來眼前這兩位長者於1947年結婚時,那年楊先生剛好25歲考取了新西蘭注冊 無綫電和機電產品技師合格證,成為當地第一位華人電器維修師,其夫人又是第一位華人獲取新西蘭專業注冊護士。這樁雙喜臨門,堪稱門當户對的婚事,一時傳為 的佳話。「珠聯璧合」的新人,至今剛好踏上「鑽石婚」之年。八十多歲仍保持「青春活力」,女的喜歡繪畫,男的熱愛邉樱=Y伴共舞,鶼鰈情深,為眾人所稱 羨。他倆養育五名子女,其中三位是收養的,均學有所成,獲取神學、心理學、文學學士、碩士等學位,和從事大學教學等工作。在香港的孫兒也像祖父一樣邉映� 色,贏取了不少游泳金牌,還送來給公公婆婆留念。

耆英圓夢不忘回饋社會

楊本檮1922年出生在廣州市北禺黃榜嶺村(現為白雲區)一個窮苦的華僑家庭;父親在他出生不久的那一年,為了生計便忍心拋下妻兒越洋來到新西蘭。從此, 小楊尚在襁褓裡便過著與單親相依為命的苦日子。更不幸的是,可憐守生寡的母親待小楊十歲時便撒手人寰。此後的幾年小楊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於十三歲那年, 即1936年被迫提前踏上華僑家庭離鄉別井的辛酸老路。楊本檮背土越洋來到新西蘭時,是隨父從廣州乘船,屈滯於船艙折騰了三十天的風浪,抵達澳洲雪梨後再 煎熬三天的行程才來到新西蘭。
這段苦澀難忘的往事:來到新西蘭由南至北,從惠靈頓到奥克蘭,展轉間屈指一算七十一年了。楊本檮踏上新的土地,一直在思念故鄉,熱愛祖籍國。由於其艱澀的 經歷,使他練就一股自強不息的韌力,只要他感到有興趣的事情,就會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楊老先生少年時贏得學屆西洋拳冠軍;年青時代圓了電器工程維修大 師創業的夢;五十多歲又圓了中醫針灸醫師並改業行醫的夢。

楊本檮事業有成,不忘回饋社會。在故國方面:1972年前後多次回鄉黃榜嶺村省親並捐輸,為親人蓋房建屋、給公社添贈拖拉機、為黃榜嶺學校添磚加瓦、為家 鄉建造牌坊等等。在新西蘭方面:1943年在惠靈頓成立了新西蘭第一個華人青年會,是創會人之一;1976年是一所小學的校董,為學校的管理出肢I策;是 1988年成立的「新西蘭廣州郊區僑聯會」(2003年易名為「新西蘭廣州同鄉會」)早期會務功臣之一,並於1996年當選會長,連任了十年;2006年 主動交班時,被選為永遠名譽會長。

鎮家之寳背後的故事

閒聊間,楊老先生取來一件早年晚輩為其手造的木壳鑲邊玻璃面箱子,裡面珍藏著「鎮家之寶」——封存已久的一副冠軍拳套和兩幀贏拳與領獎照片。人們好奇地鑑賞時,楊老先生頭腦清晰地憶述,悠悠道出少年時期贏得西洋拳,這段令人欷歔而又津津樂道的故事。
楊老對所謂人離鄉賤的往事細細地憶述:「十餘歲來到新西蘭南島的Westport,一邊在父親的洗衣店做幫工,一邊上學讀書。初來步到,不懂英語,在學校同學中有好、有頑皮,常被那頑皮的欺負。」

他對一些十分不友善的洋同學記憶尤深,或許,由於小楊不能改變黑頭髮黃皮膚的長相,被這些同學視為異族。也許,當年中國是一盤散沙,貧窮落後,在海外的華人盡是被受歧視。

楊老繼續不忿地說:「其中有兩兄弟恃勢凌人,日日在放學途中無緣無故被捉弄、推撞、丟東西,總是被他們搶去書包侮辱一番。」是可忍,熟不可忍。年少氣盛的 小楊,一言不發,便和他們扭打成一團。如此情境,勢單力薄的「過江龍不及地頭蟲」不在話下。此後,小楊更加被這些恃人多勢眾的壞同學敵視和凌辱,這消息很 快被師長們知道。
楊老先生道出這些歷歷在目,令人欷歔流涕,沒齒難忘的往事。這樣,更體會到老一輩華僑或離鄉別井行走江湖的人,總是要預先學好中國功夫,一技在身,以防萬一。小楊的師長就是有這樣的想法,誘導他去學西洋拳,目的暨可健身又可掌握拳擊技術,以作護身符。

這條「過江小龍」領悟性很強,在其導師嚴格訓練下和自己的刻苦鍛鍊,體格與拳擊技術猛進。中國人能在洋人學校連連取勝,殊不簡單,小楊很快便「打出名 堂」。楊老先生自豪地說:「自那時起,每天養成早上五點起床至六時半,迎著寒冷的黎明到屋外跑步的習慣,漸漸明白這對身體的健康,對拳術的進步非常重要。 所以每天堅持跑步一直至今,只是去年才改在屋裡的跑步機代替。」皇天不負有心人,1939年少年楊本檮代表學校參加西部(Westport)所有學校的西 洋拳校際比賽,最終贏得了全區學屆冠軍。
拿了西洋拳賽冠軍稱號的小楊,好像戴上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冠軍拳套,從此學校的同學和朋友都奉承他,視他為英雄。楊老先生微微笑地說:「連過往曾敵視過我的兩兄弟等人都俯首稱臣,再也不敢招惹我了,甚至都和我做了朋友。」

目送「女兒」出閣

我們一直靜心聆� 楊老先生講述過往的辛酸史和這副拳套的故事,現在又要將封存久遠的家中寶物,珍而重之送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時,大家非常感動和對他的愛國情操表示讚賞,同時亦領悟到拳套的深遠意義。

徵集華僑博物館藏品新西蘭工作組成員就這樣接受了楊本檮愛國老華僑夫婦送上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珍貴藏品時,大家一一拍照留念。王家毅和劉武抬走的「鎮家之 寶」,小心奕奕從樓上沿級而下時,看出楊老伉儷依依不捨的神情,目送和祝福這沾滿汗漬斑斑與充滿感情,使人吐氣揚眉的冠軍拳套,猶如出嫁女貴人出門招風 雨,在雨中走上小轎車奔向幸福的前程。

工作組成員踏上回程路上,大家都非常認同楊老先生體悟出的名言:「好男兒,當以自強不息!」認為,這副陳年拳套對受過被歧視欺負的人教育非常大,具有現實 的意義。就是,個人要學好本領,要自強不息,有了實力才贏得尊嚴,才能立足於社會不倒和對社會作出更好的貢獻,朋友則會越來越多。國家也如是,要達至國富 兵強,人民就要團結起來,自強不息地創造財富,才能在世界之林崛起,猶如雄獅發威,巨象臣服。


附圖片說明:

楊本檮夫婦贈「鎮家之寶」時與來訪者合照。


贈給「中國華僑博物館」一副冠軍拳套及照片。


工作成員抬著楊本檮贏得尊嚴的拳套出門了。


楊本檮85歲仍堅持每天鍛鏈身體。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中國人尊敬路易.艾黎銅像在北岸市揭幕
下一篇: 中山同鄉會銀禧會慶側記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