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惠灵顿9月24日电(记者刘洁秋)正在新西兰访问的中国藏学家代表团23日在惠灵顿先后会晤了新西兰外交贸易部亚洲司官员、新西兰议会新中友好小组部分议员,并与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就西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座谈交流。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团长、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次仁加布在回答新西兰外交贸易部官员提问时说,语言是文化保护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西藏,藏语在广大农牧区广泛使用。在拉萨等城市,中小学教育实行藏汉双语教学。西藏地区有各类藏文报纸帮助农牧民了解当地、西藏乃至世界的各种信息。
次仁加布说,西藏自治区内几乎全民信教,寺庙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到寺院朝圣是藏民族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多年来,政府为各大寺庙的维修投入了巨资,不仅方便了信众的朝圣,也大大促进了西藏的旅游业。僧尼百分之百用藏语传播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对藏传佛教和藏文化的传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僧人的培养十分重要。政府为此在北京建立了高级佛学院,在拉萨也设有佛学院,并采取学院式教学的方式,让僧人们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现代文化。
他说,西藏社科院等藏学研究机构不仅在继承、弘扬和研究藏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抢救民间说唱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保护和挖掘藏医药是继承藏民族独特文化的具体体现,对此,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当天还在议会大厦与新西兰议会的部分工党和国家党议员进行座谈。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班觉博士向议员们介绍了西藏的环境保护情况。他说,随着近年来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外界对西藏环境保护问题十分关注,中国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自2001年开始,政府建立了从村到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现在,羌塘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明显增加,出现了野生动物屡屡危害牧业生产的现象,为此政府近年来给牧民发放补贴以弥补他们的损失。青藏铁路的建设举世瞩目,中国政府为保护沿途野生动物的迁徙和高原植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建设铁路的同时,创造了许多高原生态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铁路通车三年多来,青藏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和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代表团当天还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与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进行座谈。班觉博士做了题为《西藏牧区生活》的报告,以大量图片为例,从牧区的变化展示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生的巨大变迁。
代表团成员还就西藏牧区牧民的生活、藏传佛教、藏民族的婚姻特点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回答了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的提问。
次仁加布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与新西兰的政界、学术界和侨界进行广泛接触和交流,向他们介绍一个不带任何偏见、完全真实的西藏。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在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后于22日抵达惠灵顿。他们还将前往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