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某城市,小学四年级该考数学了,同学们忽然发现,班里数学成绩最棒的那个女孩子没来考试,同学们正奇怪,老师说她的爷爷去世了,她请假了。同学们听后立时一片欢呼声,说她爷爷是个数学教授,我们没办法超过她,现在她爷爷可死了,我们可以超过她了,小孩们兴奋得又是敲桌子又是跺脚……
孩子的“兴奋”,可能让你感到一种冷漠,人家爷爷死了,他们居然一片欢呼、满脸兴奋;可能让你感觉到了一种后怕,当一个人对分数的追求超越了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做不出来?可能还让你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相当多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
不过,孩子们也兴奋得太早了。那个数学教授的孙女即使不考第一了,班上不还是要产生新的第一吗?数学考第一了,语文、英语呢?只要有考试,只要有录取率,只要有分数线……只要你一息尚存,你的生活里就永远有有形或无形的对手,就有挑战或威胁!然而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却在尽心尽力地为孩子营造“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氛围,以至孩子们走出家庭的港湾之后,面对现实的挑战或威胁时,不能不有些手忙脚乱!以至他们开始寄希望于别人的失误、失常、失势而胜出。
这是可笑的,也是可怕的。“她爷爷可死了!”——孩子们“幸灾乐祸”的另类表达,据说老师感到有如见到狼群一样毛骨悚然。其实,我们应当感到可怕的不是孩子们错位的“兴奋”,也不是“兴奋”表情背后的学业压力,因为压力就像地心引力之于人一样,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他无法逃避压力的作用,他只能选择如何应对压力、化解压力。那么,在学业竞争、就业竞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心理上有准备了吗?我们教会他们如何直面压力了吗?
父母的反复暗示,师长的循循善诱,这更是孩子们成长中不能承受的重、不能拒绝的重、不能逃避的重。这种压力轻则会压垮他们的身心,重则可能扭曲、摧残他们的人格!孩子们已经用哭声或笑声向成人世界发出了求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