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六届国际田径锦标赛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法国《体育画刊》的一位记者,拍了100多幅运动员流泪的场面,他剔除掉那些因成功喜极而泣的运动员的照片,而把失败者哭泣的照片发回了国内。
一位叫阿穆·沃尔森的编辑在编排这些照片时,突发奇想,何不把他们夺冠狂欢时的照片一并刊发呢?这样能以巨大的反差,给读者强烈的震撼。于是他从网上搜索出这些运动员在国内夺冠时的照片,把它们编辑在一起,标上时间和成绩。
《体育画刊》出版之后,一位读者写信来说,你们这伙编辑简直是一群白吃饭的混蛋,因失败而哭泣的成绩怎么会比因成功而狂欢时的成绩高?请立即把它们更正过来。收到信后,阿穆·沃尔森非常紧张,以为一定是自己因工作疏忽,把成绩标错了。于是赶快翻阅资料,在多方核实、反复对照之后,他发现自己没有错:这些运动员哭泣时的成绩确实比在国内夺冠狂欢时的成绩高。
沃尔森心中的石头落地之后,一种从未有过的疑惑却悄然升起。斯蒂文森是他熟悉的运动员,他在法国1500米比赛中是以3分46秒43夺得冠军的,这次他跑出了3分45秒56的好成绩,仅以0.32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这次他应该高兴,可是照片上的他却是如此沮丧,泪水几乎流到了嘴角;格拉齐亚妮是有名的跳高选手,这一次她跳出了她的最好成绩,只以0.5厘米的差距低于墨西哥选手屈居第二名,她哭得也是如此伤心。这是为什么?
阿穆·沃尔森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次他听到13岁的女儿抱怨说:“我老了,彻底地老了!”他才突然明白,那些选手之所以哭泣,并不是他们跑慢了,而是有人跑在了他们前面。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这个到处充斥着竞争的社会,有些人之所以会觉得职位低,之所以觉得贫穷,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位真的低下,物质生活真的贫穷,而是感到有人比自己的职位高,比自己更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