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一些让我们无法言说的感动。
比如说,1996年5月3日,20世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戴红玫瑰的丑女人”的主人公——英国老人约翰·布朗谢世,隔天,他的妻子朱迪丝也溘然长逝。一对笃诚相爱的老人给世人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1942 年5月,二十岁的布朗及其任职的英第8集团军,遭到了德军精锐部队残酷的大围歼,他被俘、侥幸逃生、又找到自己的部队。此后,布朗染上了战争恐惧症,整天想着逃跑和自杀。有一天,他偶然读到《在炮火中如何保持心灵平衡》的书,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此书便成了他须臾不离的良师益友。经3年的书信往来,他深爱上了书的作者朱迪丝。战争结束后,已晋升为中校的布朗急切地写信给朱迪丝要求会面,朱迪丝回电说:“在伦敦地铁一号口等我,你手里拿本我写的书,我胸前将佩朵英国国花——红玫瑰。不过,我不会先认你。如果你觉得我不适合做你的女友,你可以不认我。”
布朗按约定时间来到地铁口,一位碧眼金发,风度娴雅的绿衣姑娘在他面前从容走过,但胸前没佩红玫瑰。布朗再看,只见一名拄着拐杖、头发稀疏、且半边脸呈焦黑色的左胸戴红玫瑰的女人,慢慢朝他走来。毫无思想准备的布朗像被凉水浇过,顿时目瞪口呆,然而稍稍犹豫后,他便追赶上去,叫住了丑女人,满脸真诚地微笑道:“我是布朗,非常高兴,我们终于见面了!”
“不,你弄错了。刚才过去的那位绿衣姑娘请求我戴上这朵红玫瑰,她一定要我不要主动认您,只有当您先同我打招呼,并且对我毫无嫌弃之意时,才把真相告诉您。她还要我告诉您,您已经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或许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她正在对面那家餐馆等您。”
当年,读到“戴红玫瑰的丑女人”故事时,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内心深处既为朱迪丝喝彩,也为布朗喝彩,更为替人戴红玫瑰的丑女人喝彩。真应了“握紧拳头,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一切”那句话了。
无独有偶,10年后,我的心又被玫瑰传情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一回。
那是去年12月29日上午,灰蒙蒙的阴雨天,杨浦区平凉街道文化中心会场里,正举行以“人人献出一点爱,让平凉社区更温馨”为主题的扶贫帮困慈善募捐仪式。著名歌星声情并茂的演唱、老年秧歌队激情四射的歌舞、受助困难学生感人肺腑的朗诵以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代表和居民们一次次的登台捐款,使爱的暖流在座无虚席、人头攒动的会场上涌动。仪式行将结束时,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声落,平凉街道智障人士“阳光之家”的18名学员列队登台,虽然他们的队形不整,动作也有些呆滞,但当他们手举标牌,一字一顿地朗诵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人生将因为对社会的爱而更加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社会将因为有了您的爱而更加和谐”,当他们把平时在手工劳动中积攒下来的钱依次投入募捐箱时,会场里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人泪流满面地感叹道:“太好了,真是太感人了!”
望着台上这些以前整天关在家中只能与床相伴、与电视机为伍的被人们忽视了的智障人士,是市政府的实事项目,让他们走出了家门,融入了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听着耳边热烈的掌声,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此刻,我突然想起“戴红玫瑰的丑女人”的故事,顿悟——这世上,唯人性之美才是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