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
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
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
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顺其自然吧。
我们不妨去追求最好——
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等等。
但是,能否得到最好,取决于许多因素,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
因此,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
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也应该坦然地接受。
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
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要有平常心。
人到中年以后,也许在社会上取得了一点儿虚名浮利,
这时候就应该牢记一无所有的从前。
事实上,谁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一条普通的生命?
有平常心的人,看己看人都能除去名利的伪饰。
人过中年,就应该基本戒除功利心、贪心、野心,
给善心、闲心、平常心让出地盘了,
它们都源自一种看破红尘名利、回归生命本质的觉悟。
如果没有这个觉悟会怎样呢?
据说老年人容易变得冷漠、贪婪、自负,这也许就是答案吧。
在青年时期,人有虚荣心和野心是很正常的。
成熟的标志是自我认识,认清了自己的天赋方向,
于是外在的虚荣心和野心被内在的目标取代。
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
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
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
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野心倘若肯下降为平常心,同时也就上升成了慧心。
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
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
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做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
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
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
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
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
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
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
生而为人,忙于人类的事务本无可非议,重要的是保持心的从容。
在从容的心境中,
我们仍得以领悟上帝的作品,并以之为榜样来创作人类的作品。
没有从容的心境,我们的一切忙碌就只是劳作,不复有创造;
一切知识的追求就只是学术,不复有智慧;
一切成绩就只是功利,不复有心灵的满足;
甚至一切宗教活动也只成了世俗的事务,不复有真正的信仰。
没有从容的心境,无论建立起多么辉煌的物质文明,我们过的仍是野蛮的生活。
从容中有一种神性。
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为了哲人。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无知的,
别的人却把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