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分手见人品,你既无心我便休

作者: 慕容素衣    人气: 3538   





壹·分手见人品


同样是民国女子,对于分手的处理方式大为不同。


最重情重义——张爱玲


最重情重义的莫过于张爱玲,决定和胡兰成分手时,她给他写了一封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小吉,劫难之隐语),不愿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了30万元钱,那是她新写的电视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的稿费。


到底是张爱玲啊,纵然分手也绝不出恶语。


最激烈——蒋碧薇


最激烈的莫过于蒋碧薇,她和徐悲鸿曾经是一对佳偶,最后因为离婚闹到了打官司的份上,做证律师是大名鼎鼎的沈钧儒。打官司虽不是什么好事,好在蒋碧薇大获全胜,获得了一双儿女的抚养权,并从徐悲鸿那儿得到了100万的赡养费和100幅画。


蒋碧薇堪称是姜喜宝的先驱,心里相当拎得清,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那么有很多很多的钱也好啊。


最戏剧性——杨之华


最戏剧性的莫过于杨之华。这要拜她有个好前夫所赐。杨之华在嫁给瞿秋白之前,是沈剑龙的妻子。她有了婚外情后,三个人会面谈判,谈判的过程很友好,结果更奇妙。三人一起在报纸上各发了一则启事,内容如下:


  • 杨之华沈剑龙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 瞿秋白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这才是真正的“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瞿秋白和沈剑龙之后还真的成了至交好友,不知道是由于他太有魅力,还是沈剑龙心太大。



贰·最磊落明快的分手


分手分得最磊落明快、不留一丝余地的,当属孟小冬。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孟小冬连登了三天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这样的分手宣言,和孟小冬在舞台上爽朗豪迈的扮相太相称了。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寥寥八字,沉郁顿挫,是那种纵有沉痛也要咬碎了银牙往肚里吞的“冬皇”气派。


听说孟小冬这个名字,还是从电影《梅兰芳》中开始。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娇媚有余,英气不足,特别是舞台上的老生扮相,活脱脱还是女儿身。


电影《梅兰芳》中的孟小冬
章子怡饰


孟小冬


见过真人版孟小冬的照片,才知道什么叫作“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在流传下来的几张不多的照片中,这位姑娘一律绷着脸,留着清汤挂面式的发型,脸上一丝儿笑容也没有,气质清冽,寒星似的一双眼睛,似要看进人的心里去。她出生于腊月,天寒地冻的季节,身上像是也沾染了冬天寒冷的气息。



叁·孟小冬与梅兰芳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故事,是典型的“游龙戏凤”。


孟小冬出生于梨园世家,5岁学艺,7岁登台,14岁的时候就在上海大世界登台,并且成为十分有影响力的角儿。


认识梅兰芳时,她还只有18岁,已经是须生之皇,而他,则是更为著名的旦角之王。


1925年,孟小冬和梅兰芳在舞台上相遇了。


他们共演的那一出《游龙戏凤》,至今仍然是梨园佳话。

18岁的孟小冬在32岁的大名角梅兰芳面前并不胆怯,演来落落大方,非常潇洒,台下不断地拍手叫好。许多梅迷和孟迷更是希望二人能就此假戏真做,成就一段传奇姻缘。


戏台上的两个人也弄假成真,因戏生情。


当时梅兰芳家中已有两房妻子,分别是原配王明华和后娶的福芝芳。以孟小冬之心高气傲只怕难以接受,好在媒人解释说,王明华重病在医院,实际上只有一房夫人,而小冬过去也是两头大,不算偏房。


福芝芳是个厉害角色,死活不肯让孟小冬进门。梅兰芳无奈之下,只好在外面找了一处四合院与孟小冬住,起名为缀玉轩。


照这个情形看来,孟小冬嫁过去,实际上还是侧室,而且是不能登堂入室、只能在外面金屋藏娇的侧室。


以小冬之聪敏,如何察觉不到媒人说辞中的漏洞呢?我宁愿相信,她只是当时已对梅兰芳情根深种,不愿意去计较名分罢了。有句诗说“薄命怜卿甘作妾”,事实上如果甘心做人的妾,那一定是因为很爱很爱这个人,求仁得仁,谈不上薄命。



孟小冬与梅兰芳


孟小冬就是抱着满心的欢喜,和舞台上的梅郎做了真夫妻,她不求名分,放弃了演出,只希望能够和意中人朝夕相守。直到多年以后,她痛定思痛,才悔觉当初“年岁幼稚,世故不熟”,这八个字真是血泪之言。


他们是有过好日子的。且不说舞台上的俪影双双,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曾经如胶似漆。


他们曾留下一帧照片:梅兰芳侧身摆出手势,墙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题字:“你在那里做什么啊?”左上方是梅兰芳的手书:“我在这里做鹅影呢。”新婚夫妻的亲昵之状,溢于言表。


可是好景不长,这时出现了一桩枪击事件,迅速打断了他们的恩爱。


在电影《梅兰芳》中,肇事者是梅兰芳的粉丝(可能是为了凸显梅的魅力),现实中恰好相反,那个疯狂的追星族其实是孟小冬的粉丝。


孟小冬嫁给梅兰芳后不再登台,急坏了一个叫李志刚的忠实粉丝。为了听孟小冬的戏,他曾经天天旷课,得知心目中的女神居然嫁了人,他比杨丽娟(痴迷追逐刘德华的粉丝)还要疯狂,拿着手枪就跑到缀玉轩要和梅兰芳火拼。混乱之中,李志刚击毙了调解人张汉举,自己也被军警乱枪击毙,枭首示众。


这桩事件中几乎囊括了人们关注的一切新闻热点:暴力、情杀、名人、血腥,于是北平小报以此为题材,大肆报道,一时流言蜚语满天飞。


不知道是在枪击事件中受了惊吓,还是因为谣言对自己的事业不利,梅兰芳逐渐冷落了孟小冬。


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披麻戴孝,来到梅府吊孝。福芝芳叫人拦在门口,声称:“这个门儿,她就是不能进,我有两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我拿这三个孩子跟她拼了!”


孟小冬站在门口,孤立无援,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笑话呢。这时她唯一能指望上的就是梅兰芳,而她的梅郎呢,走了出来柔声劝她先回去。


他还是那样温柔,可她总算看出来了,他根本保护不了她,或者不想保护她。




肆·你既无心我便休


受此大辱之后,骄傲如孟小冬,痛定思痛,毅然决定和梅兰芳分手。


都说戏如人生,其实人生何尝不如戏。在舞台上挂髯口、演惯了须生的女子,身上也沾染了男儿的杀伐决断之气。而常年的男扮女装,也会让铮铮汉子变得阴柔。


孟小冬和梅兰芳最后走向决裂,外因固然重要,内因却是因为性别倒置带来的角色错位。


她在报纸上连发了三天启事,单方面宣布决裂。之后,据说梅兰芳雨夜登门,曾来要求复合,孟小冬始终没有开门。她就是这样的,爱一个人时,能够放低身段去做他的妾,但如果她发现对方给不了她想要的爱时,也能决然抽身而退。


爱情不在了,至少还有尊严。


孟小冬傲然离开梅兰芳后,曾经大病一场,甚至一度皈依佛门。可想而知当时她有多心痛,如此心痛,还是决意放手,这样的女子,把自己的尊严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啊。


分手时她曾对梅兰芳放过狠话:“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她的确都做到了。


和梅兰芳分开五年之后,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谭、余派老生艺术真髓,重出江湖后即博得满堂彩,“冬皇”之名由此更盛。


1947年,她在上海出演《搜孤救孤》时,全国的京剧名老生前往观摩,著名须生马连良和香港《大成》杂志主编沈苇窗竟然挤在一个凳子上看了一出戏,没有买到戏票的戏迷都在家聆听话匣子的实况转播。据著名科学家王选回忆,那两天晚上的上海滩真可谓万人空巷。


她再嫁的那个男人,论名声论地位,确实也不在梅兰芳之下,他就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杜月笙。


杜月笙对孟小冬,也称得上有情有义。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临走之前,淡淡地说:“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为了她这句话,赴港后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当时的杜月笙已经63岁,形销骨立,面容枯槁,浑身是病,孟小冬也已是42岁。


杜月笙去世之前,把自己的遗产做了分配,分在孟的名下两万美元。她不再登台唱戏,靠着这两万美元,在台湾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解放后,梅兰芳曾在友人陪同下,到香港看已跟了杜月笙的孟小冬,两人相见只不过是普通的寒暄,再没有多余的话。


梅兰芳自然不知道,孟小冬的房间里只摆着两个人的照片,一个是恩师余叔岩,另一个则是他梅兰芳。


这场景,让我不禁想起章子怡饰演的另一个角色宫二对叶问说过的一句话:我心里有过你。


我心里有过你,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手机版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暂无评论, 做评论发表第一人



上一篇: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
下一篇: 你为何要为别人的无聊买单


新西兰房地产


[文章搜索]

:::::::
所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版权人,特此声明。
:::::::
 

澳纽网有赖您的支持,感谢您的意见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