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去拜访智者,问:“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智者笑:“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都说世上有三苦:一种苦中苦,如人生老病死苦、饥饿贫穷,这是人人都能认识到的苦;二种变化苦,由乐变苦,形似乐,实际是苦,开始乐,结果是苦,人生无常,人的名誉、地位、钱财都是变化的,是变异苦。三种苦本身是中性的,但本质上是苦,如人的身体本身是中性的,无苦或乐,生到世上很多苦就伴随而来。
“人从一生下来到死去,这中间的过程,就叫幸福。”是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和泪水,有欢乐,也有痛苦,我们为了追求那醇美的欢乐,就必须忍受那酸涩的痛苦。而生命的意义也就在无尽的追求之中了,在追求中探索,在追求中超越,最终给了生命一个圆满的诠释。
人生在世,切不要失去慈悲心,一定要常常观照这颗心,使它富有智慧与永恒!没有美好愿望的欢喜,也许是残酷的;而没有欢喜的美好愿望,则容易变得冷漠。在似水的流年里,应以无畏的智慧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但求奉献;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不求被爱,但求去爱。
外界事物带给我们悲伤还是快乐,全看我们的心如何反应,所以无论生活际遇如何都要发愿快乐。我们的心本来自在喜悦,只是被贪婪嗔恨愚痴傲慢狐疑等负面情绪遮蔽。削弱烦恼,快乐自现。不对治贪嗔痴等烦恼,甚至想通过加强贪嗔痴来获得持久快乐,犹如煮沙不能成饭,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