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在《季羡林谈人生》一书中写道:
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为人处世,凡事懂得给自己留三分余地,懂得拒绝,适度自私,我们才能更好的和这个世界相处。
所谓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生命中的任何关系都要有底线、有原则。
人的一生,要学会对负责自己,适度自私,懂得拒绝的人,才能活得更加坦然和自在。
懂得拒绝
是一种智慧的处事行为
毕淑敏曾说过:
拒绝就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能体谅你?
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时候,你舍弃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却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压榨,于他们而言,你所做的事都不值一提。
人生在世,不要活得教条而迂腐,我们要适度突破那种边界的限制,做真正的自己,不要为了面子失了里子。
懂得拒绝的人,都活得清醒而坦然。
有时,我们要做一个冷淡的人。
绘画大师也曾面临过不懂拒绝而身心受累的情况。
齐白石成名后,前来上门求画的朋友络绎不绝,看到齐白石说话温和有礼,那些求画的人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多,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拒绝任何人的要求,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成名后的自己难以相处。
结果,因为长时间的劳累,齐白石生了一场大病,在休养期间,他反思自己,觉得人生不能这样,要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在大病初愈后,他就发了一段明码标价的绘画说明。
告之: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辱,请照润格出钱,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元;
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已出门之画,回头加题,不应。
在这之后,来求画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都是诚意满满重金求画,因为他们钦佩齐白石做人的真实,也没有了之前那种乱提要求的情况。
因为拒绝了不合理的要求,齐白石避免了让自己的绘画变成不值一钱的人情世故。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早就预备好了答案。
懂得拒绝的人,人生才能活得不纠结。学会拒绝的人,生活才能过得有规划。直接的拒绝要比虚伪的承诺更靠谱,认清自我的能力,坦然处之,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给予自己体面。不要用别人的期待要求自己,学会拒绝冗杂的人情世故是我们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懂得拒绝,学会冷面,不当一个毫无底线的老好人,人生之路才会愈加宽敞。
爱人,当从爱自己开始。不懂爱自己的人,绝不会真正地爱他人。
一个人的双脚只能支撑自己的人生,如若加码,则寸步难行。不背负他人过多的期望,好好做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爱这个世界。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你要懂事,你要忍耐,你要懂点人情世故。却没有人告诉你,你要高兴,你要做自己,你要为自己活一次。
之前,papi酱在一档节目中,将父母、孩子、伴侣、自己,做了一个排序,引起了很大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她将自我放在了第一位。很多人不解,纷纷吐槽她没责任心,没孝心,做人太自私。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她的这种自私,才是一个人真实而负责任的表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我们才和这个世界有了关联。人生在世,学会适度的自私,学会取悦自己,我们才能发现生命中别致的美好。在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后,他写了很多很有特点的诗,但是这些诗发表后却反响平平,他苦恼不已,去寺庙向一位禅师求教。
禅师听后带他来到窗户前,指着一棵植物问:“你看看那是什么花?”禅师又问:“那么它为什么不在游人如织的白天开,而在空无一人的晚上开呢?”诗人不解,禅师解释道:“因为白天开放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掺杂了目的性。而夜晚开放,纯粹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取悦自己,欣赏自己,一步一履地走自己的路,一朝一夕地充实自己,待到功满花红时,自有光芒万丈。最后你会发现,活出自己的精彩,世间一切美好都会向你靠拢。生活是自己的,没有必要活给别人看,取悦自我,适度自私会让我们更加看清自我内在的需求,成为更好的自己。苏轼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从天而降的英雄,世间百态,来去匆匆,所谓行人,皆是过客。所谓尽力而为是种态度,量力而行是种智慧,要用有限的时间过高质量的人生,而不是囿于人情世故的框架中无法脱身。余生很贵,愿我们都能真正做自己,不为别人而活,懂得拒绝,适度自私,享受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