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闲”字,古体从门从月,从外形解来,就是日落月升之后,闭门静坐,疏淡的月辉洒满庭院,清风送过阵阵花香,心无旁杂,约二三好友,院中散坐,随心所欲浅吟低唱,谈古论今,无怨气、怒气、丧气、悲愤之气,直至夜深人净,这便是闲了。
“闲”既从“门”,就意味着必须与外界的隔离才能达到“闲”的意境,明代书画家陈继儒说:掩户焚香,清福已具。若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这个掩户,就把喧嚣的人籁拒之门外,天籁在有无之间,与人合二而一,也正如陶渊明所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这个门其实是心灵之门,是通往闲境的一个机关,虚掩即可,所谓“心远地自偏”,并非是死死的把自己锁在屋子里,那除非是碰上什么想不开的想不开的事情了。
我常想,门庭若市是为闹,体闲心乱是为闷,若想心闲,心中必须有这么一扇隔离烦恼的门不可。
“闲”又从月,从古至今,“月”字是令人感伤的,所谓“物之感伤者,在天莫如月”,古人但凡写乡思和情思,总离不了月,所以对云闲易、对月闲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能说闲,“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更是心忙,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是由月生恨了。但是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的“天清江月白,心净海鸥知”却是心闲的描述了,看来人闲与不闲,有这轮明月一照,就明明白白了世人皆知了。
闲是一种空明旷达的境界,不是谁都能达到的,无事可做不见得就是闲,比如无聊、比如无所事事、比如无事生非,就象陈继儒老人家所说的“生他想”者,就是自取烦恼。有的人根本就闲不住,一闲就寂寞难耐,总要扎堆凑热闹或呼朋引类,这种人永远没有闲情逸致也享受不了“闲”趣。有这么一句话忘记是谁说的了“情旷亦自有致,寂寞无令太枯”,用句现代语言来说,有致VS不枯方是闲,有事可忙不见得不是闲。就象陶令那样“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既是忙,又是闲,这不是忙里偷闲,而是把忙当成闲,诗人种地是外行,乃至“草盛豆苗稀”,这样子养家糊口,该是很艰难的,从早忙到晚,但是他却“悠然见南山”,心净如水,陶公可算得古今第一闲人。
牢骚满腹者不能闲,愤俗疾世者不能闲,利欲熏心者不能闲,情愁恨多者不能闲,看来作一个闲人确实不易,但能做一个闲人也确实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