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华语情结

作者: 余秋雨    人气:    





  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

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

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

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Edward Sapir:《语言论》

   

其一

  说得真好,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20世纪,都成了山。华

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数那么多,特

别有资格接受E.Sapir给予的“庞大”、“广博”这类字眼。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

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

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

腔调,从原始巫觋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

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二十五

史》中的全部吆喝、呻吟、密谋、死誓、乞求都用着它,借大一个版图间星星点点

的茅舍棚寮里全是它,这么一座语言山,还不大么?

  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苏东坡早就写好一首哲理诗放着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身

沉埋在华语圈域中的人很难辨识华语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

出一下山门。

  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听到迎面而来的驼

铃,首先要做的是语言上的判断。那时唐朝强盛,华语走红,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

邦人学华语。这就像两种溶液相遇,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度溶液的渗

透。尽管当时作为国际都市的长安城大约有百分之五的人口是各国侨民、外籍居民

及其后裔,华语反而因他们的存在而显得更其骄傲。请读这一阕词: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掉碧湾中。春酒香熟妒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蓬

底睡。”

  这竟然出自一个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波斯商人后代的手笔!他叫李殉,在

唐代诗歌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就从这几句便足可看出,华语,连带着它背后的整

个华夏文化人格,曾经被一个异邦人收纳到何等熨帖的程度。语言优势与心理优势

互为表里,使得唐代的中国人变得非常大度。潇潇洒洒地请一位波斯大酋长代表中

国出使东罗马,请一位日本人担任唐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秘书监),科举考试也允

许外国留学生参加,考上了称作“宾贡进土”,也能在朝廷担任官职。这些外国人

当然都讲华语,都在一种无形强磁波的统摄下,不必深加防范的。在这种情况下,

华语对于别种语言,不太平等。

  抱着极平等的心态深入往返于两种语言文化间的,或许应首推玄奘。他如此艰

辛地走啊走,为的是走出实在太辽阔也太强大的华语文化圈。但是,无论是他的出

去还是回来,他对华语文化和梵文文化完全不存一丁点儿厚此薄彼的倾向,在他的

脚下和笔下,两种语言文化只有互补性的发现,还不构成争胜式的对峙。于是,一

些极为温煦的场景出现了:并不太信仰佛教的唐太宗愉快地召见了这位远游归来已

经多年没说华语的大师,还亲赐一篇《圣教序》来装点玄奘带回来的一大堆梵文经

典。这位很有文化见识的皇帝特地请人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字拼集出这篇《圣教

序》,让华语文化更增添一层形式美去与域外文化联姻。从此,玄奘安静地主持弘

福寺和慈恩寺译场,天天推敲着两种语言间的宗教性转换。在他身后,九州大地佛

号声、诵经声此起彼伏,无数目不识丁的中国老太太的瘪嘴中,倾吐出一种镶嵌着

不少梵文词汇的华语方式,并且代代相传,他无意中实现了对华语文化吞吐能力的

一次测试和开拓。

  到得明清时期,华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往就再也不会出现玄类那样的安详气

韵了。不管是欧洲传教士的纷至沓来还是中国文人的厕身洋务,心情都有点怪异,

敏感、窥测、自尊、叹息,拌和成一团驱之不散的烟雾,飘浮在两种语言的交接间。

这全然不是个人的事,欧洲文明的崛起使曾经极为脆响的华语稍稍变得有点嗫嚅。

另一种不太平等的态势出现了,而且越到近代越甚,在国内国外有些地方,华语简

直有点“虎落平阳”的景况了。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母亲常常更让儿女们眷恋,于是,就从华语在国际交往中逐

渐不大景气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文化漂流者心中,一种“恋母情结”产生了。当

然并不能与Oedinus Corn plex(俄狄浦斯情结)完全等同,但那种隐潜,那种焦

虑,那种捧之弃之,远之近之的矛盾心理,那种有时自惭形秽、有时又恨不得与人

厮杀一场的极端性摇摆,还是颇得“情结”三昧的。

  这些年在华语圈边沿上晃荡进出的人数之多,可能已达到历史之最。青年知识

分子中很少有完全不理会外语的,这实在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

吉兆,一点也不应该抱怨。从趋向看,进出华语圈的人还会多起来。几乎所有大城

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子女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

心的重点。前不久听一位中年学者演讲,他讲到自己曾默默与一个外国同行作过对

比,觉得除了英语,其他都可超过。“我英语不如他,但他华语不如我呀,扯平了!”

学者说到这里引得全场哄笑。大伙不能不笑,他们似乎已经不习惯把华语放在与英

语平等的地位上。据说产生笑的机制之一是把两个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东西比到了一

起。酿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不谐调感。难道,华语在世界语言丛林中真已变成了这

样的角色?笑容只能在脸上凝冻,心底卷来绵长的感叹。

   

其二

  黄皮肤,黑眼睛,整个神貌是道地的华人,一位同样是华人的记者在采访他,

两人说的是英语,这在南洋各国都不奇怪。

  采访结束了,记者说:“您知道我们是华文报,因此要请教您的华文名字,以

便刊登。”

  “我没有华文名字。”他回答得很干脆。

  记者有点犯难:把一个写明是华人的采访对象称作杰克逊或麦克斯韦尔之类,

毕竟有点下不了手。采访对象看出了记者的顾虑,宽慰地说:“那你就随便给我写

一个吧!”

  这种经常发生的对话是如此平静,但实在足以震得近在咫尺的土地神庙、宗乡

会馆柱倾梁塌。时间并不遥远,那些从福建、广东等地漂流来的中国人登陆了,在

家乡,隔一道山就变一种口音,到了南洋,与马来人、印度人、欧洲人一羼杂,某

种自卫意识和凝聚意识渐渐上升,这种自卫的凝聚是一种多层构建,最大一个圈圈

出了全体华人,然后是省份、县邑、宗族、姓氏,一层层分解,每一层都与语言口

音有关。不知经过多少次灾祸、争斗,各种地域性、宗教性的会馆竞相设立,而最

稳定、最牢靠的“会馆”,却屹立在人们的口舌之间。一开口就知道你是哪儿人,

除了很少的例外,多数难于逃遁。

  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涡卷起一种莫名的魔力,在短短数十年间把那一圈圈、一层

层的自卫、凝聚构建一古脑儿软化了,把那一些由故乡的山梁承载的、由破旧的木

船装来的华语,留给已经不大出门的爷爷奶奶,留给宗乡会馆的看门老汉,而他们

的后代已经拗口。用英语才顺溜,尽管这种英语带着明显的南洋腔调,却也能抹去

与故乡有关的种种分野,抹去家族的颠沛、时间的辛酸,就像从一条浑浊的历史河

道上潜泳过来,终于爬上了一块白沙滩,耸身一抖,抖去了浑身浑浊的水滴,松松

爽爽地走向了现代。不知抖到第几次,才抖掉了华语,然后再一用力,抖掉了姓氏,

只好让宗乡会馆门庭冷落了,白沙滩上走着的正是黄皮肤黑眼珠的杰克逊和麦克斯

韦尔。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所关注的理论问题是,一个群体从学习外语到不讲母语需

要经历多大的心理转换,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再进一步,从不讲母语到遗落家族

姓氏又需要经历多大的心理转换,还需要多长的时间。当然,更迫切的问题还在于,

这一切是不是必然的,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不管怎么说,我已看到了大量不争的

事实:语言的转换很快就造就了一批斩断根脉的“抽象人”。

  新加坡实践话剧团演过一个有趣的话剧《寻找小猫的妈妈》,引起很大的社会

轰动。这个话剧,确实是以“话”作为出发点的。一个三代同处的家庭,第一代讲

的是福建方言,第二代讲的是规范华语,第三代只懂英语,因此,每两代之间的沟

通都需要翻译,而每一次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重大剥落。如果是科学论文、

官样文章,可能还比较经得起一次次的翻译转换,越是关乎世俗人情、家庭伦理的

日常口语,越是无奈。结果,观众们看到的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血统

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人与人的隔阂是那样难于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山

高水远,观众在捧腹大笑中擦起了眼泪。

  无数家庭都在经历着的这类文化悲剧,人们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避开的。恨恨

地骂几句“数典忘祖”;完全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拿新加坡来说,一代政治家急

切地要把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年轻国家快速推入现代国际市场,就必然要强悍地改换

一套思维方式和节奏方式,那么,没有比改换一种语言氛围更能透彻有效地达到这

个目的的了,因为语言连带着一个整体性的文化——心理基座,把基座“移植”过

来,其他一切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了。当然也可以不这样做,但这样做的效果却显而

易见。整个国家是这样,每个家庭也是这样。年幼的孩子如果学好英语,中学毕业

后可以直接投考欧美各国的名牌大学,即使不读大学也能比较顺利地进入这个国际

商市的大多数公司企业。至少在目前,华语水平确实不是新加坡青年谋职的必需条

件,而要学好华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却远超英语。在中国大陆通过很自然的方式已

经学好了华语的中国青年也许不会痛切地感到学习华语之难,而在新加坡,竟有华

人小孩因华语课太难而准备自杀,使得父母不得不搬家到澳洲或别的用不着学华语

的地方。是的,华语牵连着远祖的精魂,牵连着五千年的文明,他们都知道;但门

外的人生竞争是那么激烈,哪一位家长都不太愿意让孩子花费几十年去死啃一种极

其艰难又不太有用的语言。尽管年迈的祖父还在一旁不满地嘀咕,尽管客厅的墙上

还挂着中国书法,父母代孩子填下了学英语的志愿,把华语的课目轻轻划去。血缘

原则、情感原则、文化原则暂时让位给了开放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谁也无

法简单地判断怎么是对,怎么是错,这里赫然横亘着一个无可奈何。

  我认识一位流浪过大半个中国的华侨著名发型师,他对华人黑发造型有精湛的

研究。求他做头发造型的华族小组络绎不绝,但不少小姐总是把母亲也带到美发厅

里来,原因只在于,这位发型师有一个怪脾气,为华人黑发造型时他只说华语,小

姐们的母亲是来充当翻译的。年老的发型师力图营造一个发色和语言协调的小天地,

保存一点种族性的和谐,但他实际上并没有成功。中国人的头发几万几千年一直黑

下来,黑过光荣,黑过耻辱,将来还会一直黑下去,但语言却并不是这样固执。或

许最终还是固执的,但现在却已不易构成与中国人的生理特征一样稳定的审美造型。

对此,发型师是痛苦的,小姐们是痛舌的,母亲们也是痛苦的,这是一种不愿反悔、

更不愿谴责的痛苦,一种心甘情愿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最深切的痛苦。

  这种痛苦早就有过,而且都已老化为沉默。我想“牛车水”这个地名就是这样

的沉默物。三个字本身就是一种倔强的语言硬块,深身土俗地屹立在现代闹市间。

据说新加坡开发之初很缺淡水,就有一批华人打了深井,用牛拉盘车从井里打水,

然后又驱赶着牛车到各地卖水。每天清晨,这座四面环海却又十分干渴的城市醒来

了,来自各国的漂泊者们都竖起耳朵期待着一种声音。木轮牛车缓缓地碾在街石上,

终于传来一个极其珍贵的字眼:

  水……!

  当然是华语,那么婉转,那么回荡,那么自豪和骄傲!一声声喊去,一天天喊

去,一年年喊去,新加坡一片滋润。

  如今,牛车水一带街道的旧屋门口,有时还能看到一些闲坐着的古稀老人。也

许他们呵出过太多的水气,干瘪了,只剩下满脸沟壑般的皱纹。眼前,是他们呵出

的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在这座城市间,他们已成了陌生人。

  看着他们木然的神情,我总会去思考有关漂泊的最悲论的含义,出发的时候,

完全不知道航程会把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带到哪里。

  直到今天,不管哪一位新一代的华人漂泊者启程远航,欢快的祝愿和告别中仍

然裹卷着这种悲枪的意绪。

   

其三

  英语里的billionaire翻译成华语成了“亿万富翁”,但她是女性。市民小报中

有“富婆”的字眼,我当然不会用在她头上,人家是高品位的文化人。华语还没有

来得及为各种巨富调理好足够的词汇,我们不正在评说华语吗,这是华语的缺憾。

  她在一家豪华饭店的“李白厅”里请我吃饭。在李白的名字下请中国文人显然

是合适的,但为什么要请我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我从上海来。

  在新加坡要找一个上海人,远比纽约、旧金山、东京困难。好像华侨也有个分

工,南洋显然是被福建、广东包了,上海人乃至江浙人挤在这里显得无趣,跑到别

处去了。结果,一个上海人要在这里听几句道地的上海话成了一种奢侈的愿望。我

在这里遇到过几次没有前因后果的聚会,参加者就是几个偶尔相识的上海人。名字

还没有一一搞清呢,却来邀请吃饭了,主茶是“腌笃鲜”、炝蟹什么的,当然要去。

有次我请当地一位演员驾车载我赴约,为了不使这位演员受冷落,预先在电话里讲

明“不全讲上海话”。结果是,一进门大伙就忘情,弄得演员在饭桌一隅呵欠连连、

昏昏欲睡。

  我进李白厅时,她已坐在那里,整个大厅就她一个顾客,一群女招待显然都认

识她,极其恭敬地站在一边看着她,注意她有什么最细小的要求,例如要移一下茶

杯、挪一挪椅子之类,陪她等。我风风火火闯进去,她的上海话就劈头盖脑地过来

了,讲得十分流利和纯正。华语的庞大家族中有许多分支是很难学道地的,上海话

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开口就听出来,半点马虎不过去,说了两三句,已可充分表明

你和上海的早期缘分。

  话题一展开,她的上海话渐渐有点不够用了,她离开上海已经整整半个世纪,

而现今的谈话,多数词汇都是这半个世纪来新冒出来的,她不知道用上海话该怎么

说。她开始动用上海腔很重的“普通话”,还是不解决问题,最后只好在一切名词

概念上统统用她最纯熟的语言——英语来表达了。

  突然,奇迹一般地,她嘴里又冒出来一大堆湖南话。原来她原籍并非上海,而

是湖南,父亲是长沙郊区一个菜农的儿子,靠刻苦读书考上了官费留学,学成回国

成了上海一个著名的工程师,但还是满口湖南腔。她在上海出生、长大,读中学时,

在鲁迅小说中了解了中国农民,因此有意去摹仿父亲的湖南话,希图从中找到一点

祖父的面影。结果是,8年前她第一次到长沙,满口长沙话把湘江宾馆的服务员小姐

吓了一跳。

  语言实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简直成了一种符咒,只要轻轻吐出,就能托

起一个湮没的天地,开启一道生命的闸门。我知道,这位多少年来一直沉溺于英语

世界中的女士真正说湖南话和上海话的机会是极少极少的,但那些音符,那些节奏,

却像隐潜在血管中的密码,始终未曾消失。她曾经走遍了世界各地,人生的弓弦绷

得很紧,但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当她在繁忙的空隙中一人静处,唤回自我的时候,

湖南话和上海话的潜流就会悄悄泛起,然后又悄悄消褪。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解

释为什么几乎半个世纪没有真正说过的湖南话和上海话依然如此纯正。“年纪大了

就喜欢回首往事,哪怕在梦中。”她说:“做梦是一截一截的,每一截都讲着不同

的方言语音。”

  她年轻时在上海的居住地是斜桥。斜桥地区我很熟悉,根据她的依稀描述,我

一条街一条街地在脑子里爬梳过去,想找到一幢带花园的影影绰绰的楼,找不到。

她不记得路名,不记得门牌,记得也没有用,50年间,什么没变?她找不回去了,

只剩下那一口上海话,留在嘴边。

  她说,她明天去泰国,那儿他们家正在筹建一座餐厅。“李白厅”的名字已被

这儿用掉了,她打算把泰国的那一家叫做“杜甫厅”。可是,这个名称用湖南话一

说就成了“豆腐厅”。“豆腐虽然我也爱吃,却不能这么去糟蹋中华民族的一个伟

大诗人。”因此直到今天,她还在为餐厅的名字苦恼着。

  她从泰国回来,又邀我到她家去了一次,一起被邀请的还有参加当时正巧召开

着的世界华文教育会议的好几位其他国家的教授。邸宅的舒适华贵可以想象,印度

门卫,马来西亚仆人,菲律宾女佣,忙忙碌碌地围着几个客人转。客人与主人一样,

是华人,讲华语。今天晚上在这个院子里,华语就像在唐代一样神气。

  客厅里挤挤地摆设着世界各地的工艺品,而兜门正墙上却恳挂着一幅垂地长轴,

上面以楷书抄录着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毛笔字写得生硬、稚拙,但又显得极其认真。这是女主人的女儿写给妈妈

的,女儿从小受英语教育,是一位造诣和名声都很高的英语作家,曾荣获过联合国

主办的英语小说大奖。这么一位女才子,不知怎么一来,竟捏着一枝毛笔练起中国

字来,一定是练了好久才写得下这一幅字的;至于孟郊那首诗,要由这样一位立足

英语背景的作家来找到、读通,以至感同身受,更是要花费好些时日的。但她毕竟

写出来了,亮堂堂地挂在这儿,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揣摩了好久家乡口音只为

了深情地叫一声“娘!”这当然是对着她的母亲,但不期然地,也同时表现出了对

母语的恭敬。她把这两者混在一起了,即便对精通英语的母亲,她也必须用华语来

表示感谢。我们不妨顺着她的混同再往前走出一步;如果把华语也一并看作是“慈

母”,那么,从她手中拉牵出来的线真是好长好远,细密地绾接着无数海外游子的

身心。事实上,这条线已成了种族繁衍的缆索,历史匍匐的纤维。

   

其四

  我听很有特点的马来西亚华语,是在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口中。他叫K.L.、

华裔,马来西亚怡保市人,刚从中学毕业。瘦瘦的,静静的,眼睛清彻透明,整天

埋头干活,一抬头,见有人在看他,立即脸红。这是华人传统观念中最老实本份的

“乖孩子”,可是无论在大陆,在台湾,在香港,乃至在新加坡,都不很容易找到

了,冷不丁从马来西亚走出来一个,我十分惊奇。

  KL.曾与我在同一幢楼里相邻而居。当时他正在为实践话剧团的一次演出帮忙,

每天搞得很晚回来。半夜,这个高级住宅区阒寂无声,突然每个院子门口的狗都叫

了起来,我知道,那是他回来了。他进门要开好几道门:花园的铁门,楼房的栅栏

门,屋子的木门,以及他的房门,但他竟然可以不发出任何一点声音,为的是怕惊

动我。有几次我简直怀疑起刚才狗叫的准确性,推开房门探头一看,他的房门底沿

下已露出一线灯光。第二天,等我起床漱洗,他却早已出门,证据是:大门口报箱

里的两大叠中、英文早报,已经取来整整齐齐放在会客室的茶几上。

  我奇怪了,晚回来是因为演出,但那么早出门又是为了什么呢?

  终于有一天,他没出门,对我说,明天就要回马来西亚,今天整理行李。他的

行李全是书,层层叠叠堆在桌上、椅上、床上,绝大部分是华文艺术书籍。我知道,

要在新加坡收集这么多华文艺术书籍是极不容易的,原来他每天一早出门是在忙这

个。

  他告诉我,他在马来西亚读中学时爱上了中国的文学艺术,但靠着这种爱是无

法在今日南洋立足谋生的,因此父母亲要他到日本去读大学。父母亲是城市平民,

经济不宽裕,他只得先到新加坡打工,筹措留学经费。但一到新加坡,就像鬼使神

差一般,他不能不欺骗父母和自己了。他什么赚钱的工作也不找,专奔新加坡唯一

的专业华语剧团来,十分投入地参与他们的各种艺术活动,得到一点报酬就买华文

书。有中国大陆或台湾来的华语演出和电影,再贵也咬咬牙买票看。现在他的居留

期已满,不能不回去了,明天,父母亲一定会问他去日本的经费的,他会如何回答

呢?他本来想,没赚下钱,至少买一身像样的衣服回去让父母眼睛一亮,但一犹豫,

衣服又变成了两本华文书,他随身的衣物放进一个小小的塑料食品袋里就可带走。

鞋破了,趿着拖鞋回去。

  临别,他细细地关照我,菜场在哪里,该坐什么车,哪家的狗最凶,最近的邮

箱在何处。我只是一味地问他回去后如何向父母亲交待,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

使我惊异的老成语调向我引述一位行将退休的新加坡政治家的话。这位政治家的意

思是,100年后,朝鲜还将是朝鲜,日本还将是日本,越南还将是越南,但新加坡会

怎么样,却很难想象,因为我们最注重的是英语,但我们的英语讲得再好,英国人、

美国人也不会承认和接纳我们。要维系住一个国家的本体面貌,不能不重新唤醒溶

解在我们血脉中的母语文化。

  是的,我记起来了,几天前我在电视屏幕前听过这位政治家用缓慢的华语发表

提倡华语的讲话。娴熟地讲了一辈子英语的他,在晚年已不止一次地提倡过华语,

银发苍然,目光诚恳,让人感动。

  但是,K.L.不一会儿又忧郁起来,他深知他的父母能理解这位政治家的话,

但为了儿子的现实生计,还是会要求他去日本读大学的。何况,他们家不在新加坡,

是在马来西亚。

  背着一大堆华文书,背着一个不知来自何处的眷恋,他回国了。他肯定会去日

本或其他国家的,但华文书太重,他走得很慢。他还不习惯出远门,不会打行李包,

稀稀拉拉地几乎是抱着华文书走的。他回过头来向我招手,但不愿大声地说什么,

因为他对我说过,他的华语有很重的马来腔,怕别人笑话。然而他不怕别人笑他抱

着行李、趿着拖鞋回国。啪哒、啪哒,他的拖鞋已踩过了国境线。

   

其五

  那天,许多年老的新加坡华人都挤到了一个剧场中,观看一台从台湾来的相声

剧,相声剧的编导是35岁的赖声川博士,获得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研究所有史

以来最高成绩的毕业生,目前在台湾文化界极孚声望。他还没有到过大陆,但他的

多数作品却引导观众反复品尝中华民族离异的苦涩,从而来验证一种历史的归属感。

这次带来的相声剧也是如此。

  这样的戏,不管给海峡两岸的哪一边看,都会引起强烈回响,尽管是相声剧,

观众也会以噙泪的笑声来品味“中国人”这一艰辛的课题。但是,今天这出戏是在

新加坡演出,剧场里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呢?相声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最能充分表达

一个社会中某些微妙的共鸣,那么,今天中国人埋藏在插科打诨背后的离合悲欢,

还能不能被其他国家的华人理解?如果不能,那么,我们深深沉浸其间的一切,岂

不成了矫揉造作、顾影自怜?赖声川代表着中国人来接受一次自我拷问,他胆子很

大,但在开演前却对我说,他准备启幕后好久听不到掌声和笑声。如果真是这样,

他就会沮丧地坐下来,重新苦苦思考华语在当今世界的表达功能和沟通功能。

  毫无疑问,与赖声川先生抱有同样担忧的只能是我。新加坡剧场的朋友也会担

心,但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幕拉开了,在场的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心也就悬起来了。

也许我们还太年轻、太敏感,生怕数千年历史的拥有者在异国街市间丢脸,生怕自

己的哭声让人发笑,自己的笑声让人掉泪。我这个人由于职业关系,曾安然地目睹

过无数次剧场波澜,可今天,竟战战兢兢、如饥似渴地期待着新加坡观众的每一丝

反应。我无法预计,如果台湾相声中的俏皮话今晚引不出应有的笑声,我会多么难

堪。

  好了,终于放心了,此地观众的反应非常热烈。华语,我们的华语,还有控制

各种海外华人的笑声的能力。谢谢新加坡!——这种感谢自然有点自作多情,就像

那天看到一批欧洲观众对一台从中国搬来的传统舞蹈热烈鼓掌,我几乎想站起来向

他们鞠躬一样荒诞。

  赖声川先生是我的老熟人。初次见到是在香港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上,后

来很巧,同在两年前被新加坡戏剧界邀来演讲,这次相遇是第三次。记得两年前我

们同住一家宾馆,天天神聊到深夜,肚子饿了就到附近一处小贩中心吃宵夜。我们

互相“盘剥”着海峡两岸的种种社会规范、生活细节、心理习惯、世俗趣闻,出于

自尊,彼此还为自己一方辩护,说到许多相似或相左的用语常常乐不可支、笑作一

团。西哲有言,剧场里一句微妙的台词引起一片笑声,那是素不相识的观众在退示

着一种集体的一致性。莫非我们一代真的已到了可以用语言和笑声来认同的时分?

对此我与赖先生还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是赖先生并不甘心于此,他把两年前的笑语

扩充成一个艺术作品,仍然带回到新加坡,兑换成满场欢腾。正巧我又在,这还不

值得庆祝一下?演出结束后我们又去了两年前天天去的那个小贩中心,尽管明知那

里的小贩喜欢欺侮外国人。

  理直气壮地用华语叫菜,今天晚上,这座城市的笑声属于中国人。坐在我身边

的演员李立群先生是今夜无可置疑的明星,我对他说:“你在台上学遍了大陆各地

的方言,惟妙惟肖,唯独几句上海话学得不道地。”大陆的相声演员学各地方言早

已司空见惯,说实话,我对这一招已经厌烦,但现在听台湾相声演员学来却产生了

另一种感觉,谐谑的调侃猛地变成了凄楚的回忆、神圣的呼唤。学一种方言就像在

作一种探寻,一种腔调刚出口,整个儿身心就已在那块土地间沉浸。因此,我不能

让他们学不像上海话,这会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上海。于是就在小贩中心的餐桌

旁,我依据那几句台词一句句地教开了。赖声川先生的母亲在上海住过,因而他对

我的发音并不生疏,频频点着头。李立群先生从我的发音想起了他以前一位江浙师

傅,边摹仿边首肯:“是这样,师傅当年也这样说的。”一句又一句,一遍又一遍,

轻一声,重一声,已经认真到了虔诚。这显然已不完全是为了演出,相声演出中的

学语用不着那么标准。

  学会了那几句上海话,一阵轻松,开始胡乱漫谈。大家竟当着情同手足的新加

坡东道主郭宝昆先生的面,极不厚道地嘲讽起新加坡人的华语水准。我想郭宝崑先

生一定会原谅的:这些远隔两岸的中国人好久没有这么亲热了,一亲热就忘乎所以,

拿宽厚的朋友们嘲讽一遍,好像共同获得了一种优越感,背靠着艰深的华夏文化,

驱走了阔别的忧伤、海潮的寒冷。特别是那位李立群先生,专找那些只有中国人才

能听懂的话与我对仗,跳跳跃跃,十分过瘾。讲禅宗,讲怪力乱神,讲文天祥会不

会气功,讲天人合一的化境。这种谈话,即使翻译了,也几乎没有多少西方人能真

正听懂。今晚大家像是在发狠,故意在异国土地上翻抖中华语文中的深致部位,越

是瞎凑和就越贴心。

  上茶了,少不了又讲陆羽,讲《茶经》的版本,讲采茶的山势、时机,煮茶的

陶壶、炉炭,当然讲得最神往、也最伤心的是水。喝了几千年茶的中国人,还能找

到多少真正清冽的水来润喉咙?如果不多了,那么今后讲出来的华语会不会变得浑

浊一点呢?

  我告诉李立群,古代文人为喝几口好茶,常常要到某座山上,“买泉两眼”……

  李立群来劲了:“好个买泉两眼!潇洒之极!不是我吹嘘,我台湾老家山上确

有好泉,想法去买它一眼,你什么时候来,我领你去喝茶!”

  我赶紧叮嘱李立群先生,赶快回去买下那眼泉,好生看管着,别让它枯了。我

们还不算老,也许真能喝得上一口。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悲哀,这样的泉眼无论

如何不会太多了,那种足以把华语晤谈的环境推到极致的阵阵茶香,已不会那么纯

净。华语自然还会讲下去的,但它的最精雅蕴藉的那部分,看来总要渐渐湮没了。

还会出现新的精雅部位吗?但愿。


手机版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暂无评论, 做评论发表第一人



上一篇:乡关何处
下一篇: 阳关雪


新西兰房地产


[文章搜索]

:::::::
所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版权人,特此声明。
:::::::
 

澳纽网有赖您的支持,感谢您的意见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