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起,吃饭的时候父母就总在耳边叮嘱:“慢点吃,嚼细点!”慢慢地,我们把这种声音当成了唠叨。可是做了健康传播工作后,有时就会品味其含义。下面,我们分别请西医师分析它的道理。
易吞咽
咀嚼是由咀嚼肌顺序收缩所产生的复杂的反射性动作。咀嚼时,上牙列与下牙列互相接触,可以磨碎食物,并可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润滑的食团,便于吞咽和通过食管。若这一过程太快,食物得不到充分的研磨和与唾液的混合,会对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或加重它们的负担。
助吸收
口腔内有腮腺、下颌腺、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唾液中含有水分、蛋白、淀粉酶、溶菌酶和各种电解质等成分。唾液可湿润并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易于吞咽,还可清洁和保护口腔。其中的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行初步的消化。我们在进餐的细嚼慢咽中,不但可尽情享受食物美味,而且来自食物色、香、味机械的、化学的和温度的各种刺激,还会引起口腔黏膜和舌神经末梢产生兴奋,刺激大脑。大脑整合信息后,会发放指令到口腔唾液腺、咀嚼肌、牙齿和一系列与吞咽有关的肌肉,开始“工作”,完成咀嚼、吞咽。它也同时下达命令,让下一阶段的食管、胃、肠、肝、胆、胰各个消化器官都做好准备,完成各器官的运动、分泌消化液等有关生理活动。这些程序是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的。
从真正的营养价值来说,只喝果汁、蔬菜汁,而不去吃(咀嚼)水果、蔬菜是不对的。因为这些食物没有经过口腔的咀嚼、加工、消化,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会大打折扣。
减胃酸
对于胃酸偏高的人来说,因为口腔分泌的消化液是碱性的,咀嚼时间越充分,分泌的唾液就越多,随食物进入胃中的碱性物质也就越多。它们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平衡酸碱值,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自身侵害。
防划伤
若有食管、胃的炎症或溃疡等病变,受到未经很好咀嚼的粗糙食物的磨损、刺激或伤害时,就如雪上加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晚期在食管和胃底会形成静脉曲张,一旦划破会造成大出血,有生命危险。这类病人进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