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绿色和平称:亨氏婴儿营养米粉”被检测出含有未经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稻米成分,此事再次引发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密切关注。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有营养?这是许多市民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专门从事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研究的聂呈荣博士。聂博士提醒,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市民应采取慎重态度,购买时看清食品标识,自主、选择性购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转基因检测博士许文涛认为,获批的转基因食品可以安全食用。
调查:转基因食品登上饭桌
也许你还没留意,今天的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了普通市民的生活。虽然,我国尚没有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生产,但我国进口的农产品有很多已经是转基因产品了。
转基因作物在世界广泛种植,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近几年,我国大量从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大豆。据透露,除了豆制产品有转基因成分外,有些食用油、饼干、方便面、奶粉和饮料,也都是以转基因作物为原料的。
在我国现有的转基因产品中,包括玉米、大豆、甜菜、水果、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等农作物产品。目前,市场上已有一部分食品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特别是从北美进口的食品,就很有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另外,对于饼干、食用油等,如果制成它们的原料本身是转基因的,那也就含有了转基因成分。
安全性尚存争议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学术界、专家们之间还尚存很大的争议,科学界对此也无共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转基因检测博士许文涛先生认为,转基因实质上也是一种“杂交”。比如:在我国抗虫棉产生以前,棉花是需要打药的,在打药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发生农药中毒。抗虫棉产生以后,就消除了中毒的可能性。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原本目的就是使食品性状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提高消费品质。但是由于它的特殊生物性能,从它开始产生就受到了种种非议。最早提出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
更多的科学家用实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都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另外,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也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转基因食品无非是注入了抗病虫的基因以达到甚至超过喷洒农药的效果。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
华南农业大学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研究专家聂呈荣博士则告诉记者:“科学家有不同的来源。一部分科学家对转基因生物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其中包括正在从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人员;而另一部分科学家的态度则相对比较慎重,比如:从事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家就会更加关注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
针对部分学者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事例,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说法,聂呈荣博士表示:“没有发现,并不代表就不存在这一方面的潜在风险。因此,目前还不能下结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绝对安全的。比如:农药用了几十年,才看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转基因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才问世至今,只有短短近20年时间。目前,生物技术发展得很快,但关于生物技术评价的科学机制还很不完善。所以,可以说,转基因食品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采取慎重的态度,总是没有错的。”
专家提醒:选择性自主购买看清“标识”
在转基因食品争议存在的情况下,市民到底应该怎么办?
聂呈荣博士建议,首先要确立预防性原则。既要充分肯定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抗虫害、抗除草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其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对公众来说,要让市民了解到底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并告知他们采取谨慎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出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考虑,企业要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上明确标识,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让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这一点需要国家政策来引导、监督甚至强制。
同时,对于市场上的多种食品,消费者购买前还要多加比较:一是查看食品标识;二是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特性,选择性购买。
转基因食品儿童慎食
转基因检测博士许文涛先生认为,经过我国各个部门层层把关,凡是获国家批准的转基因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聂呈荣博士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实例可以直接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但国外也有一些研究机构报道,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某些动物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英国皇家学会(英国最权威的科学家协会)的一份报告还认为,由于婴儿比成人更容易对食品敏感,而且必须长期进食某种食品,令婴儿成为食品安全的高风险群。所以,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婴儿食品更“应该接受最严格的审查”。
相关链接:
何为“转基因食品”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价值、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分为四类:
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这类食品比较多。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小麦品种含高蛋白质较低,将高效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烘烤性能。
第二类,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如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
第三类,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四类,转基因特殊食品。
如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事件:“亨氏”引发转基因恐慌潮
最近,“亨氏”风波引发一股“转基因恐慌潮”。
家住普陀区的张阿姨看到新闻报道后,她突然紧张起来:自己的小孙女吃的就是“亨氏婴儿营养米粉”!她再把家里的油瓶仔细看了一遍,标识里也明确写了“含有转基因成分”。张阿姨惊慌了:原来除了小孙女,我们全家人每天都在摄入转基因食品啊?!
记者了解到,因为“亨氏”风波而掀起的“转基因恐慌潮”,在市民家庭中并不少见。部分婴儿家庭甚至开始考虑退货;还有一些家庭主妇平时购买食用油时,并不注意食品标识。因为“亨氏”风波,再去仔细关注家用油瓶标识,结果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吃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