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食目标:摩梭人的家常菜搜食地点:朝阳区团结湖北三条甲8号老乡坎餐厅
搜食理由:北京摩梭人少,更别提会做摩梭菜的人了,这里的菜是正宗的摩梭厨师掌勺,味道带着浓浓的异族风情。
老乡坎餐厅的位置很偏,在团结湖路东京客隆超市北面的一条小路上,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得到。从门口看,餐厅的布置也很一般,除了在小路上很显眼的招牌外,没什么特色。但随着服务员拐来拐去,就会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原来里面不仅地方很大,还有好几个摩梭服务员,那种淳朴的味道让人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泸沽湖柴鸡火锅是摩梭人家来贵客时一定要上的一道菜。吃完鸡肉后,还可以在汤里涮各种各样的菜吃。这里卖的农家香肠是在泸沽湖当地制作的,因为北京的气候太干燥,难以做出香肠的原汁原味,所以每次都只有一小盘供品尝。
蜀乡美味鱼的做法很独特,先把鱼在开水里氽一下,然后将炒好的汁浇上即可,看起来好像很辣,其实是甜的。酱香鸭“长”得很像四川的酱板鸭,但是不辣,味道醇香、回味悠长,只是没有了竹子或树皮做的盘子。
餐厅的摩梭服务员穿着当地的服装,向客人展示泸沽湖畔独特的风情,而餐厅最大的卖点也是正宗摩梭厨师掌勺,菜里带着浓浓的异族风味。
泸沽湖柴鸡火锅 药香在鸡汤里飘荡 入京随俗改变多
据这里的摩梭厨师杨宾玛茨尔介绍,泸沽湖柴鸡火锅是摩梭人家来贵客时一定要上的一道菜。在摩梭人家,这种柴鸡火锅所用的鸡是自己家养的,在山野间生长,扒土吃虫子,所以做出的鸡汤味道鲜美,鸡肉的口感非常筋道。而在北京,煮出的汤味道要差很多。
炖鸡之前,要先把鸡肉在锅里炒一下。杨宾玛茨尔说在家乡炒鸡时,是和猪膘肉一起炒,味道很香,而在北京,要改为鸡肉和猪肉、腊肉一起炒,味道才能和家乡的比较接近。
祖传酱料很特别
为了尽量和家乡的味道保持一致,杨宾玛茨尔尽量把能带的原料都带来,比如炖鸡用的一种中药,名叫“抛齐”(音),有活血驱寒的作用,只在泸沽湖边的山上生长。杨宾玛茨尔说,在当地炖肉都要用这种中药,炖出来的味道和用其他料炖是完全不一样的。
泸沽湖柴鸡火锅里还有党参、莲子、当归三种中药,它们和鸡肉在一起炖几个小时后,再加上猪棒骨熬制的白汤,就可以上桌了。上桌的汤呈乳白色,带有很浓的中药味道,喝上一口,香气四溢,喜欢中药味道的人会特别钟爱。
火锅搭配的酱料是用杨宾玛茨尔家里的祖传秘方调制的,里面有芝麻、香菜、辣椒末和自制酱等。在摩梭人家,酱料里还要放当地产的黄豆、葵花子和白瓜子,吃起来特别香脆,但在北京就只能改成花生碎了,不过吃起来口感一样好。
吃完鸡肉涮青菜
吃完鸡肉以后,汤也差不多没了,每次加汤,杨宾玛茨尔都要亲自去取,因为这些汤是他自己在一小间厨房里熬制出来的。加上乳白色的汤后,就可以像吃火锅一样涮菜吃了,只不过这种火锅没有香油和麻酱小料。
一位摩梭女服务员说,在她们家乡,吃完泸沽湖柴鸡火锅里的鸡肉后,会涮当地山上产的新鲜野山菌,把各种野山菌煮在鸡汤里,味道清新鲜美,“像山风一样舒服。”可这在北京很难实现,因为新鲜的野山菌无法运来,所以食客们只能像吃普通火锅一样,涮一些肉片和青菜了。
农家香肠 “原装”的摩梭风味
杨宾玛茨尔说,在他的家乡,每年春节前两个月,就开始杀猪宰羊,准备灌制香肠了。做香肠的程序十分麻烦,但家家都要准备,这是春节前必不可少的一道手工活。制香肠用的肉必须有肥有瘦,而且要提前把味道调好,用猪小肠灌制。
灌制香肠时要一块瘦肉一块肥肉叠加着灌进去,这样,在做好香肠以后才能保证肥瘦比例合适,口感良好。香肠灌制好以后,要挂在用白松枝烧的火塘里,熏一个月左右,油干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当地人并不着急吃,而是挂在廊檐底下慢慢风干。
当地的气候比较潮湿,所以虽然是风干的,香肠仍很有韧性。北方气候太干燥,风干的香肠很容易变成末状,所以这些香肠都是从杨宾玛茨尔的家乡带来的,每次只上一小盘当配菜用。
切好的香肠,看上去红白相间,口味是麻辣的,味道特别冲,跟四川的麻辣香肠很像。为了保存得时间长,香肠都特别咸,不小心吃快了,嗓子都会冒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