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首页 > 读者文摘 > 苏童与魏红

作者: 李若梦    人气:     日期: 2003/11/27






苏童,这个著名青年作家,伴随着他的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的问世,从自称为第一部真正小说《桑园留念》隆重分娩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从力作《红粉》粉墨登上银幕到长篇小说《米》的落地,他的名字已响当当回响在文坛。

苏童的小说写得好,用他自己的话讲是善于捕捉阳光,这一缕缕灵性的阳光一半是他面前平凡的世界给的,另一半则是他平凡的妻子魏红给的。聆听他与爱妻那悠扬的爱情三部曲,我们不难发现苏童的成名魏红功不可没。

姗姗来迟的初恋

自古有六城门之说的苏州城北有两座姐妹桥,一名曰南马路桥,一名曰北马路桥。苏童就出生在离北马路桥不远的一个到处冒生竹子的庭院里,时间是1963年1月23日的小年夜。而在桥的另一头,早在两个多月前就降临了一个名叫魏红的女孩。苏童和魏红天生有点缘分,双方的父母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当他们在各自父母怀里咿呀学语时,就已经「认识」啦。

从小学到高中,苏童和魏红都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但他们很少来往。6年的齐门小学生活是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但因两家隔着一条运河,而未成为亲密的小伙伴。进入苏州39中后,苏童开始引起魏红的注意,那时每学期公布学习成绩,他的名字都排在前面,每次作文他的文章都被评为范文张榜展览,还经常代表学校到南京参加作文竞赛。到高中阶段后,魏红对苏童更加敬佩,同时苏童也被魏红吸引住了。魏红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大小节目的娱乐活动都由她主持,不仅歌唱得好听,舞也跳得美。两人之间那层朦朦胧胧的感觉就是从这儿散开来的,但身为学生会主席的苏童从不敢张嘴和有所表示,倒是魏红胆子稍大点儿,揪住搞文艺活动的机会,非拉苏童下水联袂表演节目不可。花季过得真快,一阵风过校园里就铺了一层残红,还未等苏童鼓起勇气向魏红说点什么,仓促的少年时光就把一切都凝住了。

1980年,苏童如愿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8岁的他第一次迈出江苏省界,开始了新的生活;魏红却因高考落榜就业于苏州电视机厂,过早地迈入了社会。在苏童整整4年大学生活里,魏红只和他在假期里简单地见过几次面。

1984年,苏童怀揣发表的5篇小说和一沓诗歌,毕业分配到南京艺术学院工作,担任工艺系的辅导员。苏童每天都在宿舍里写他的小说和诗,魏红的影子又开始在苏童面前晃来晃去,中学时她在舞台上表演西藏舞、送军粮之类节目的撩人情景又一次朝他袭来。苏童最终鼓起勇气在二姐面前求救。于是,苏童的二姐欣然替苏童当起了红娘,把一根红线牵到了邻居魏红家。当猝不及防的魏红得知来家坐坐的苏姐原来是为苏童提婚时,顾不得脸红就一口答应了,多年的爱慕相思终于有最动听的回音,这颗定心丸吃早点该多好!

初恋给了苏童无穷的激情和旺盛的创作欲,并给他带来了接踵而至的好运。他先是从南艺调到梦想已久的《锺山》杂志社做了编辑,打进文学圈,生活一下子充满了阳光。在爱情的魔力感召下,无数个夜晚苏童都蜗居在编辑部那一堆办公桌的空隙里挥笔疾书,夏天点蚊香熏虫,冬天燃煤炉取暖,在格子纸上爬出了一篇篇小说,还有一首首滚烫的送给魏红的情诗。1986年秋季《十月》杂志终于刊登了苏童一个短篇,紧接着《收获》杂志也发表了另外一篇,之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物陆续登载他的短篇,希望之门正式向苏童开启了。

欠贤妻一把眼泪

1986年11月16日,是苏童和魏红一生中都永不褪色的一天。两人领到了红红的结婚证,婚纱照里的苏童踌躇满志,神采流溢;魏红则笑成了一朵花。年底两人就张灯结彩,在红烛闪闪中入了洞房,筑起了「围城」。

蜜月过后,苏童去了南京上班,魏红被单位推蔫到苏州职工电子大学,就读无线电应用专业。苏童还照样忙他的小说,随著名篇《一九三四年的逃亡》问世,评论家开始聚焦他这个文坛新秀。

也许是因为苏童比妻子年龄小点的缘故,他继续在南京过他的逍遥自在的日子,很少关注过妻子的学业压力,替她分担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这种由情感相依而生出的懒惰和自私,差点导致一场大祸。那是在魏红怀孕7个月的时候,一天苏童回苏州小家过节,鸡叫三更时分,魏红突然原因未明地咯血,几乎是从嘴里喷出来一般,她不忍叫醒苏童,自己接了半个脸盆。但这时被吵醒的苏童,只睁睁眼说了声「怎么吐这么多血」又埋头睡去。好在婆婆闻声赶过来,忙喊家人把魏红送进了苏州地区医院,医生说若再拖延一会儿怕是大人孩子都有危险!苏童惊出了一身冷汗。在医院陪伴妻子的日子,他经常接受一种良心的自责。

1989年2月28日,苏童和魏红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可爱的「小天使」天米诞生。

1989年国庆节前夕,苏童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使苏童和魏红都陷入了极端痛苦之中。魏红深深了解苏童对母亲的那份无法形容的孝爱,如果婆婆有个三长两短,夫君将如何能承受!作为儿媳,她尽力在婆婆弥留之际做最大的回报和挽留,每天都忙得挨不上板凳,还要挖空心思松弛丈夫的紧张神经,这些都让苏童好生感动。

经过妻子咯血的拷问,经过母亲过早去世的煎熬,苏童痛恨以前的自己,看着身边整日为生活奔波日显憔悴的爱妻,一股歉疚感涌上心头。再也不能让妻子如此含辛茹苦了,自己该像个大老爷们样,一肩把事业撑起来,一肩留给妻女依靠!

甜密的三口之家

经过婚后情感大碰撞后的苏童,洗尽了不该有的粗疏之心。

这时已调到江苏省作协当了专业作家的苏童,立即决定把夫人从苏州也调到南京,两地分居不是个完整的家!1991年年初,魏红喜气洋洋地搬进了苏童在南京栖身的小阁楼,两人高兴得就像又结了一次婚一般。只是委屈了他们才两岁多一点的乖女儿,小天米还要过段时间才可以从外婆家接过来。

夫妇俩住在一个屋檐下,路板石阶不再冒出落寞的青苔,平实的生活里一下子荡起美妙的旋律。魏红喜欢看苏童在书房里制造「精神食粮」,每每见丈夫一坐下来就哗啦五六千字出来,心里特骄傲和荣耀。苏童常弄一汽车朋友到家里来海侃、喝酒、搓麻将,魏红很乐意侍候这帮子文人骚客,往往忙得在客听和厨房两头打转转。闲下来的时候,苏童也喜欢哼着歌,踩着自行车上街帮魏红打点酱油,买点菜什么的,那副悠闲相只能用「快活」两字形容。周末时,两人会打打网球、游游泳,或者到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走走,顺道再捕捉一点灵感,苏童又能借题发挥弄个中篇出来。长篇小说《米》就诞生在这个春风惹人醉的季节。

有朋友问魏红,和苏童之间是否有距离感,魏红说,她没把苏童当成名人看待,在她心中他只是她的男人,她和他是完全平等的。

有朋友问苏童,怎么对老婆如此忠贞,苏童说,他只知道魏红是个放着首饰不戴,放着保姆不请的贤内助,她不仅帮他生了个乖女儿,还「分娩」了一个新的苏童。




声明:在澳纽网频道上发表的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父爱天空下 我是最幸福的那片云
下一篇: 好男人都去了哪里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