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来历变迁、雅俗典故,自小听人说的,看书看的,也略知一二。此次应中新社邀请,到武汉参加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会后接连游览了其中两楼,真可谓人生一大快事。
一
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当时纯粹是为了军事目的。至唐朝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并演变成为著名的名胜景点,直到如今。
根据史载,一千七百多年来,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屡废屡建,先后修建三十余次。南北朝、唐、宋、元均有重建,明、清两朝更是七度兴工重建。此楼由两层的木结构变成三层是宋代以后的事。晚清时,黄鹤楼仍为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高七丈二,但加了九尺铜顶,建有三十多个翘角,造型优美,结构精巧,气势辉煌。可惜这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最后一座“清楼”,也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一场大火。此后近百年,黄鹤楼未曾重修,几乎楼鹤俱渺。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新楼落成,耸立在武昌蛇山的高观山上,距旧址约一千米左右。
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黄鹤楼,应该是第十三座楼了,如把修缮计算在内,也可说是第三十余座楼了。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虽有出入,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新修的黄鹤楼主楼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它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底层边宽三十米,顶层边宽十八米,楼层由原来三层变成五层,加上五个夹层,实际为十层,高度达五十点四米,比往昔高出一倍多。全楼由七十二根大圆柱支撑,屋顶和屋檐面上均为黄色琉璃瓦。楼外六十多个翘角,昂然向上,层层飞檐,四望如一。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正如古籍描写,整座楼凌黄鹄之巅,气吞云梦,势连衡岳,控龟蛇对峙,扼江汉合流,渊临鹦鹉,俯瞰晴川,巍然矗立,气势恢宏,而在雄奇壮丽之中又富于变化,不失精巧,自有一番韵味、美感,令人叹为观止,果然不愧“天下绝景”的盛誉。
二
完全不同于黄鹤楼为军事目的所建,巍峨耸立于江西南昌城西赣江之滨的滕王阁,一开始就用于娱乐。它由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创建于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李元婴精于书画音律,喜爱歌舞,便临江建楼阁以作宴请宾客之用。因李元婴被封为滕王,这座歌台舞榭便以“滕王阁”冠之。
但滕王阁亦像黄鹤楼一样饱经沧桑,世所罕见,一千三百余年来,历经兴废达二十八次之多。宋代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对滕王阁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十分华丽堂皇,宏伟壮观,被誉为“历代滕王阁之冠”。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二十七米,宽约十四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这座滕王阁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现今的滕王阁于1983年奠基,1985年重阳破土,1989年重阳落成。此为第二十九次重建了。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重建之后,更巍峨雄壮,无论从平面、立面、高度、体量以及结构,都远远地超过了前代。它南北长一百四十米,东西宽八十米,中央主楼连地下室共九层,高五十七点五米,建筑面积约一万三千平方米(占地达四万七千平方米)。若与黄鹤楼相比,其高度超出六点五米,体量是其三倍。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堪称“瑰伟绝特第一楼”,其建筑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主体楼阁立面造型严格遵循宋代楼阁之制。共分四段:第一段是下部台座,为须弥座栏杆;第二段为底层抱厦、回廊及南、北面盝顶高低廊侧门;第三段为中部两层平坐及回廊;第四段为顶部重檐。楼层设计是明暗相嵌,从明层走向暗层,从暗层又走进明层,有暗的朦胧,也有明的开朗。各层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整座楼阁金壁辉煌,陈设丰富多彩。凭登滕王阁,纵览则江山如画,尽收眼底;回首则人文荟萃,美不胜收。这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艺术殿堂。
三
岳阳楼矗立于湖南洞庭湖东岸边、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登楼远眺,白帆点点,云影波光,一碧无垠,气象万千,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名。据说此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也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也是久经沧桑,屡毁屡修。北宋庆历四年春(公元1045年),巴陵郡守滕子京集资重修岳阳楼。但是,重修的岳阳楼,在明朝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毁于战火,翌年再次重新修建。清代也多次进行修缮。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楼址内迁六丈有余。现代,一次落架重修在1983年进行,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但严格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保存整个古建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原构件。
因此,现在看到的岳阳楼,基本上是清同治六年重修时的建筑。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是唯一的纯木结构,没有地基,可以整体抬迁。整个楼的建筑,造型奇伟,很有特色,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四柱、三层、飞檐、纯木。三层楼,高二十一点五米。所谓“纯木”,是说全楼为纯木结构,在中间以四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以十二根柱作内围,支撑上下两层;周围绕以三十根木柱,结为整体;外以十二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整个建筑彼此牵制,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樑,所有樑、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岳阳楼楼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形状酷似古代将军头盔,称为“盔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如此楼顶,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可谓岳阳楼建筑的另一特色。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亦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岳阳楼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虽说其规模比滕王阁和黄鹤楼都小得多,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修建的,它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可以说最具文物价值。
四
这“江南三大名楼”各有特色。有人评说,从风格神韵看,黄鹤楼雄伟壮观,滕王阁瑰丽堂皇,岳阳楼古朴庄严。黄鹤楼仙风道骨,旷放飘逸,多有“仙气”;滕王阁瑰伟绝特,神采飞扬,颇具“灵气”;岳阳楼堂堂正正,典重端方,最称“浩气”。这仙气、灵气、浩气充塞于天地,绵亘于古今,相互融汇,交相辉映,凝成三大名楼的风神气韵。
不过,所谓天旋地转,沧海桑田——我们今时所见的,不管是黄鹤楼、滕王阁,抑或是岳阳楼,早已不是原来的建筑了。只是,千百年来,它们虽然命运多舛,屡建屡毁,却也屡毁屡建,始终不废。每次重修重建,各楼的规制、形状迭有沿革,都能够再现古楼的风姿,规模则是越建越大。
那么,是什么促使历代人们特别钟情于这三大名楼,让它们屡毁屡建,长存至今,而且享誉海内外?显然,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有关的文化活动,早已赋予它们非凡的品格和价值;而这些品格和价值,已经升华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征了。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颢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的确,正是这三篇记述三大名楼的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三个字的古诗文——崔颢的〈黄鹤楼〉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勃的〈滕王阁序〉——使三大名楼名扬千古。这三篇古诗文在成为千古绝唱的同时,三大文化名楼的盛名也就随之而来了。
可以肯定,没有这些千古绝唱,所谓“三大名楼”早已灰飞烟灭!
五
就先谈谈崔颢的〈黄鹤楼〉诗吧。此诗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吟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唐代诗人(704?-754),汴州(即今河南开封)人。关于他此首诗作,古今评论无数。形式上,此诗就不同凡响。它前半首用散调变格,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诗人当然不是忘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他依据的是诗以立意为要、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倘若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
所谓“文以气为主”,如果将“气”的讨论落实到对作品气势的形而下的方面,可以看出,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文气实在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稍微换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其实最有章法。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次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回应,如豹尾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如上所说,此首七律从黄鹤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黄鹤楼因何得名?传说很多。史书《齐谐志》记载,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经过此地一座山,因此山得名黄鹤。后人在山上造楼,名为黄鹤楼。《述异记》上说,荀环好神仙之术,曾在黄鹤楼上见仙人乘坐黄鹤从天而降,同他一起饮酒,然后乘鹤而去。《太平寰宇记》引《鄂州图经》说,费文祎登仙之后,曾乘黄鹤到此憩息。民间还有传说:辛家在黄鹤山上卖酒,有道士前来饮酒,辛家不索酒钱。道士临别时,随手用桔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酒客拍手即下来起舞。酒店生意因此日益红火。十多年后,道士再临此地,吹起玉笛,跨鹤仙游,辛家就地建黄鹤楼,以示纪念……(见《报应录》)正如论者所言,仙人跨鹤,本属虚无,崔颢〈黄鹤楼〉诗以无作有,直言鹤去楼空,悠悠千载,就有岁月不再之憾、世事茫茫之慨。再深一层,对照仙人的无限生命与芸芸众生的有限生命,便会引发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所带来的哲学困惑。所谓“乡关”,不就是一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吗?对“乡关何处”的设问,谁能说出一个精确的答案?这样,诗末之“愁”,便成为人类普世之愁,千古不解之愁!
此诗出神入化,具有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的神韵。它集登临、览胜、怀古、思乡及生命之玄思于一炉,由神话直面现实,由风景联想人生,先放后收,纵横交织,流利自然,感情真挚,气概苍莽,哲理深奥,实为神来之笔,故此被历代论家推崇为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如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严羽直截了当地指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
关于崔颢的〈黄鹤楼〉诗,还有一个典故。黄鹤楼主楼侧旁不远处有一亭,称为“搁笔亭”。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天宝三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称赞不已,自愧不如,于是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其一为〈鹦鹉洲〉,其二为〈登金陵凤凰台〉——拟崔颢此诗格调。总之,因此比较,崔颢题咏的名气就更大了。
由于崔颢〈黄鹤楼〉诗广泛流传,武汉被叫做“白云黄鹤的地方”,黄鹤楼有“崔氏楼”的别称,更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更多
与怀
文章
|
|
|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
|
杨恒均博士的意义 |
|
何与怀:一场人为撕裂澳洲社群的“盛举” |
|
就是要人人自危,全民互撕 |
|
何与怀:也谈“澳华文学的黄金时代” |
|
保卫文学:从夏志清评张爱玲两部作品谈起 |
|
何与怀:十字架下的圣女 |
|
那一湾定格了的崇高的母体乡愁 一一 纪念余光中先生 |
|
|
|
何与怀:一周年了,让我们记住 |
|
何与怀 | 那颗曾经划破夜幕的陨星 |
|
何与怀:四十年四角爱恨情仇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