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旁觀者清”。長年的國外生活,使得《中國力》的兩位作者接觸了很多新事物、新素材,産生了新概念、新思路。他們以英、美、德、法、日、俄的近代史爲參照,重新梳理了中國近一百七十年近現代史,總結出中華民族大難不死背後的“中國力”。“考量萬國政治,求索治國良方”,書中既沒有西方式對中國的惡意否定,也沒有護短式的盲目歌頌。作者橫向從世界的角度、縱向從曆史的角度考量中國的坐标。
和《中國不高興》一樣,《中國力》也有對中國“自由派”的批判、對中國精英病根的探究、對中國新一代民族主義者的評價、對美國模式的反思、對中國未來走向的設計……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分析,但又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國際風雲變幻的2009年,如果說《中國不高興》是社會有識之士自發覺醒的開山之作,那麽《中國力》可以說是社會中堅力量進一步關注中國的收官之作。
中國需要重寫近現代史
《中國力》的曆史觀堪稱驚世駭俗。國内學者往往患有“美國崇拜症”,本書則認爲,中國精英“言必稱美國”是對西方的無知,而他們的無知又直接導緻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百年挫折。
作者認爲,除了美國這個特例,英、法、德、俄、日都是靠中央集權實現崛起的,這才是真正的“西方化”道路。俄國的彼得大帝、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法國的“路易大王”……他們強力打造中央集權,凝聚舉國之力,讓自己的祖國成爲狂熱的民族主義國家四處征戰,登上了世界金字塔的頂峰。
辛亥革命放棄日本和俄國這兩個後來居上的榜樣,錯學了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導緻國家大解體、社會大分裂。康有爲、梁啓超作爲當時革命黨的反對派,長期受到批判,使得中國學界一直傾向于低估康、梁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想的重大貢獻。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這些曆史論斷正是對當今中國“自由派”的當頭棒喝。
《中國力》開出了什麽大藥方
《中國力》重讀曆史是爲了中國更好地走向未來。中國未來要實現國内和諧,并成爲強國,就必須做到整合五大主義,實現四權平衡。
五大主義是指千百年來形成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資本主義、共産主義和自由主義。在這五大主義中,國家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存在對立關系,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之間存在對立關系,這些權力各自發揮作用,但同時又相互制約,沒有一個權力可以單獨做大。因此,隻要駕馭得當,就可以實現一種很理想的制約平衡。“四權平衡”指的是中國通過運用駕馭力,實現政府的政治權力、企業的資本權力、知識界的輿論權力和社會的組織權力之間的權力平衡。
作者期望,升級版的中國模式能PK掉三權分立的歐美模式。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權平衡是殘缺的,隻是政治權力間的平衡。當前金融危機的爆發表明三權分立的歐美模式無力克制資本力量的惡性膨脹。
從“中國力”的角度解讀中國近現代曆史和“中國模式”,有撥雲見日之奇效。三十年來,中國學界精英的眼光和思維一直落後于中國政界精英,《中國力》的出版有望改變這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