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怀 :追寻“新大陆”崛起轨迹 ——为深入研究澳华文学提供一些线索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与怀

追寻“新大陆”崛起轨迹 ——为深入研究澳华文学提供一些线索

作者: 何与怀    人气:     日期: 2010/5/10


一,澳华文学的崛起: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者的共识

2006年12月,笔者主编的澳华新文苑丛书第一卷《依旧听风听雨眠》在台北出版,其封底特意加了这么一段文字:

澳华文坛真正成型至今不过十几年,但在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上,澳华文学的崛起有目共睹,亦开始为文史家所重视。
作为澳洲华人媒体的优秀文学副刊,《澳华新文苑》有幸参与这个前景辉煌的历程,见证这个历程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倡导者;而这套丛书,则是《澳华新文苑》的精华。
它将一卷一卷编辑出版下去,为编写澳华文学史提供既翔实又比较现成的资料。
薪传和弘扬中华文化永远是世界各地华夏子孙义不容辞──或者说,自然而然──的职责,也是一种宿命。这套丛书又一次充分显示了这个事实。

关于澳华文学的崛起,这个论点绝非笔者个人之见,它其实已经获得不少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者的共识。例如,2006年7月,美国评论家陈瑞琳在成都第二届国际新移民华文文学笔会发言中,这样认为:

海外华文作家常常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为第一大块,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

更早些时候,在2003年12月,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专任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创办人杨松年在他的〈评析世界华文文学作品的意义──《跨国界诗想:世华新诗评析》序〉中则这样描述:

全球的华文文学,可以分成好几大块:中国大陆是一块,港、台、澳是一块,美、加是一块,欧洲是一块,东南亚又是另一块,近年来由于中国大陆、香港移民的增加,澳、纽华文文学又形成新的一块。

最新的也许也是最权威的认同可以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饶芃子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杨匡汉两人共同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一书中看到。这本去年(2009年)7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大陆大学教材的新书目录如下:

第一章  海外华文文学概论;
第二章  东南亚和东北亚华文文学;
第三章  北美华文文学;
第四章  欧洲华文文学;
第五章  澳大利亚华文文学。

研究者当然要把全书仔细阅读,但这个目录,多少也可以让人不言而喻了。
各种观点或有差别,但都把澳华文学视为新崛起的一个板块,这一点应该说是没有疑问的。澳华文学新崛起当然有迹可寻,但要全面追寻澳华文学这一板块二十年来的崛起轨迹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二,从媒体上追寻澳华文学崛起的轨迹

眼下最时兴的是上网。电脑虚拟世界今天无所不在,可谓覆盖整个地球。澳华文坛许多作者也纷纷开始设置私人博客网站,悉心耕耘自己的文学花园。其中有:振铎的《南极星下》、赵大钝的《听雨楼诗草》、冰夫的《悉尼秋歌》、徐家祯的《六树堂文集》、心水的《寻声诗社》、张晓燕的《小燕子文学天地》、胡仄佳的《佳佳澳》、崖青的《台灯下》、田地的《悉尼田地的博客》、张劲帆的《作家劲帆》、张奥列的《悉尼奥列》、静华的《澳华之声》,以及杨恒均在各个门户网上开的博客……等等,等等。在一座座虽小但却精致的花园里,繁花怒放,竞相争艳,不时还会出现奇花异草,别具一格,别开生面,让人眼前一亮。
一些组织和报刊也开设或曾经开设网站,如〈南瀛诗荟〉、《酒井园诗刊》、《澳洲新快网》、《PC181海外华人信息网》、《澳洲长风》、《澳洲中文网》、《网上唐人街》、《你好》、《悉尼时报》、《海外华人网》、《海韵》、《好亚网》、《真话》、《真话文论周刊》、《澳大利亚时报》网、《1688奥尺网》、《澳华网》、《咿呀网》、《博通网》、《佳来网》、《昆华网》、《悉尼笔会》、《澳纽网》……等等。最新开张的是“澳洲华文文学网”(简称“澳华文学网”,英文名称:Australian Chinese Literature Network,网站名称:www.aucnln.com)。它的主旨在于以网站为基地,以澳华文学为主体,以各类华文创作形式为运转基调,以海内外进行华文文学交流为拓展模式,以累积、承启和弘扬华文文化为脉象的网络平台,共同推进澳洲华文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澳华文学网”希望成为“知名华人作家会馆,精品华文文学文库”,但毕竟才开办几个月,远远不足以体现澳华文学的全貌。其它网站长则也不过几年,也只是零零碎碎有些文学作品。
细心的研究者如要寻求第一手资料便要翻阅二十多年来澳州各地出版的华文报纸和杂志。目前或曾经为澳华作者开辟文学副刊或间或发表文学作品的日报和周报有:《澳洲新报》(前身为《新报》)、《澳洲新快报》、《星岛日报》(悉尼版和墨尔本版)、《澳洲日报》(前身为《华声报》、《华声日报》)、《墨尔本日报》、《华人日报》、《自立快报》、《华联时报》、《澳华时报》、《东方邮报》、《东华时报》、《大洋时报》、《昆士兰时报》、《悉尼时报》、《海潮报》、《新海潮报》、《华侨时报》、《雪梨导报》、《大洋报》、《亚洲星期天》、《澳洲侨报》、《时代周报》、《百家信息》、《大华时代》、《大华周末》、《时代报》、《新时代报》、《华厦周报》、《唐人商报》、《首都信息报》、《澳洲导报》、《联合时报》、《大纪元时报》、《澳华导报》、《新市场报》、《华夏商报》、《看中国》、《澳中周末报》、《老子》、《世界周报》、《综合周刊》、《澳周刊》、《南澳时报》、《澳大利亚时报》、《多元文化报》、《壹周报》、《首都华文报》、《华商周报》、《广告天下》(双周报)、《东方邮报》(双周报)、《青年周刊》(双周报)、《澳洲讯报》(双周报)……等等。
在杂志方面,主要和并不主要发表文学作品的有:《满江红》、《大世界》、《原乡》、《澳洲彩虹鹦》、《汉声》、《中国文摘》、《潮流》、《动态》、《朋友》、《女友》、《好杂志》、《焦点》、《新金山》、《新移民》、《新人类》、《海外风》(季刊)、《联合月报》、《同路人》、《生活》、《首都杂志》、《新天地》、《澳华作协》、《堪京文苑》、《中国制造》……等等。
这些日报、周报和杂志有些今天已不复存在(更不用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唐人新文纸》、《广益华报》、《警东新报》、《东华报》、《民国报》、《平报》和《民报》等,以及1951年关闭的另一家同名《澳华时报》)。目前在澳大利亚华文报纸中坚持出版文学副刊时间最长的大报(日报)是《澳洲新报》,其文学副刊《澳华新文苑》由笔者主编,它自2002年3月9日创刊以来,毫不间断地至今(至2010年5月10日)已出版了427期。悉尼另一家报纸《澳洲新快报》去年也创办了文学副刊《新快文荟》,并一度以高稿酬引人注目。在墨尔本,《大洋时报》一直比较活跃,话题多种多样,杂文随笔期期有,不时互相论争。
至于在今天已不复存的日报、周报和杂志中,有几家很值得一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几年,四、五万中国大陆留学生滞留澳洲,他们在困苦的生活中极度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撑。应运而生的便是1992年开张的《华联时报》。这家留学生自己创办经营的周报开辟了一个“杂文广场”,掀起了留学生的杂文写作狂潮,对留学生写作有较大影响。1994年创刊2002停刊的《自立快报》办“大地”文学副刊,也曾以高稿酬、大版面、有奖征文吸引各方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独领风骚的可以说就是《东华时报》了,悉尼、墨尔本以及其它地方的写手都在这里大显身手。《自立快报》和《东华时报》这两家报纸虽然不是由留学生经营,但编辑大都是留学生,甚至担任总编或主编。在杂志方面,留学生自己办的在墨尔本有《焦点》、《新金山》和《新移民》,在悉尼有《大世界》和《满江红》。这些杂志刊登了不少小说、散文、诗歌和生活纪实。曾经风靡一时的《满江红》这份从月刊走向双周刊的杂志,在生存五年多时间中始终倡导文学性。现在这几家报刊虽然先后关闭了,但对澳华文学发展功不可没。

三,从几套丛书选集追寻澳华文学崛起的轨迹

探究澳华文学崛起的轨迹更可以从迄今已经出版的几套丛书选集着手。
首先一定要提到庄伟杰主编、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澳洲华文文学丛书》。
该丛书五卷本共一百四十多万字,分为小说卷《与袋鼠搏击》、散文卷《渴望绿色》、诗歌卷《大洋洲鸥缘》、报告文学卷《男儿远行》、杂文随笔卷《人生廊桥梦几多》,汇集了全澳各地不同背景的一百零三位老中青作家,不同类型的四百二十多篇作品。五卷各有引言,由各卷主编分别撰写;丛书主编则撰写了全书前言及附录〈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如是观〉。
可以说,这套丛书展示了澳华文学的阵容和作家风格,让读者对澳华文学状况及成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它不仅是世界华文出版界第一套较为完整地介绍澳华文学风貌的大型丛书,而且为中澳文化交流史和澳洲华人历史写下珍贵的一页。笔者曾经把这套丛书誉为“澳华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何与怀,〈澳华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祝贺《澳洲华文文学丛书》隆重出版发行〉,《澳华新文苑》,第52期,2003年3月1/2日)。
庄伟杰还主编《澳洲华文文学方阵》,不断推出澳华作家个人专着,分别由悉尼国际华文出版社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已出版的有:张劲帆:《初夜》(中短篇小说集);徐家祯《东城随笔.人物篇》;张典姊(雨迟):《写在风中的歌》(散文集);林达(魏抗凝)《女人天空》(中短篇小说集);吴景亮:《圆梦澳洲》(散文集);苏珊娜《幽幽蓝山情》(散文集);海曙红《水流花落》(长篇纪实小说);冰夫(王沄)《信笔雌黄》(评论集);钱静华《独悟南天》(政论杂文选)。
另一个澳华文学方阵是2003年冯团彬主编的《大洋文丛》(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3年5月出版)。这套《文丛》由十一位作家各自独立的作品集组成。他们是:老戴维《哈罗,澳大利亚》(散文集);田地《田地短篇小说集》;王晓雨(王平)《人在澳洲》(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集);张奥列《家在悉尼》(散文集);蔡子轩(子轩)《墨尔本,世纪的错觉》(散文小说集);真真:《一个女人一本书》(散文小品集);黑秋:《解读澳洲》(报告文学编译);苏珊娜《闯荡澳洲的岁月》(散文集);洪丕柱《文化的认同与归宿》(随笔集);陶洛诵《留在世界的尽头》(小说、传记合集);李明晏《澳大利亚:赌场情场商场》(散文、报告文学集)。
几乎在同时,冯团斌还主编了上下两卷《澳华文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澳华文萃》共收集了八十二位作者的二百零四篇作品、以散文随笔为主的近四十七万文字。冯团彬是墨尔本《大洋时报》总编,他也希望通过这套《大洋文丛》和《澳华文萃》,构成一个由点到面的澳华文学方阵。
2004年1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由侠外主编的三卷本《第三类文化系列丛书.澳洲专辑》。这套丛书共七十多万字,有六十二位作者的一百五十二篇作品。小说卷书名《人.欲.望》、散文卷《事.情.理》、纪实卷《国.家.业》,分别从移民生活的角色转换中去感受不同层面的文化冲击,探触文化杂交特性。这三卷本为阅读澳华文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角度。
2008年,张奥列也编选出版了《澳华文学精选》第一卷,收入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阿得雷德十五位作家。目前第二卷也在编选中,同样收录十五位作家。他希望能藉此精选澳华文学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提供一个可供赏读研究和收藏的精华文本。
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酿造的季节》。这是澳洲酒井园诗社五周年诗选,由其创社社长冰夫和社长雪阳主编。第一辑创作篇中包括现代诗选、中英双语诗选和古体诗词选;第二辑理论篇,为诗论和诗评。全书收入诗人和诗评家近百人的诗作、诗评、诗论共三百余篇。酒井园诗社计划以后还会继续编辑出版类似选集,例如,今年(2010年)将出版《把酒临风》,所以不妨把《酿造的季节》可看作澳华诗作丛书的第一套。
如果要重点研究澳华文学中的古典诗词创作,则需参考悉尼诗词协会定期编辑出版的《南瀛诗荟》季刊。该协会今年将出版会员作品的大型选集,以展示协会自2004年2月成立以来的成果,其中一本定名为《南瀛新声》。
这几年,澳大利亚维州华文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会员作品选集四卷:《文学的春天》、《枫林道上》、《旅途之歌》和《故乡.异乡.梦乡》;昆州华文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世纪澳华选集》。南澳华文作家协会也编印了会刊,新州华文作家协会和悉尼华文作家协会的会刊则采用电子版的形式。
笔者主编的《依旧听风听雨眠》(台北秀威出版社,2006年12月),是有计划地作为《澳华新文苑丛书》第一卷而编辑出版的。全书共五百页,内涵九辑,收录了十位作者(其中两位作者合为一辑)的作品。不同于其它丛书,此书不循老路以作品体裁分类编集,而是以每位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体可能不同的作品组成小辑,并在每位作者小辑前后配相关引言和评论,避免一般丛书平面、零散的缺点,力图给每个作家提供比较立体比较眉目清楚鲜明的空间。按照这个思路,笔者今年将出版《澳华新文苑丛书》第二卷《最后一课》。
还有两部选集——俗称“九女八怪”——虽然份量不大却很能反映早期澳华留学生文学风貌。“九女”指悉尼九位女性作家把她们二十三篇中短篇小说合集出版的《她们没有爱情——悉尼华文女作家小说选》(悉尼墨盈创作室,1998年2月);“八怪”指杂文合集《悉尼八怪》(悉尼墨盈创作室,1995年12月),全书选录八位作者(其实只有七位是悉尼人,外加一个墨尔本的高宁)的七十二篇杂文。

四,丛书选集之外的一些值得注意的作品

上述各类丛书选集各有千秋。但是这些丛书选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难以收编长篇小说和其它各种长篇著作;而且,上述丛书中只有《大洋文丛》和《澳洲华文文学方阵》推出个人专集单独出版,加起来不过是二十部左右,但这二十年来,澳华作家诗人还有评论家各自独立出版的大大小小的专集或合集也有五百来部了,其中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作品。笔者为此编制了〈澳华文坛作者作品一览表〉。至今一览表已有一万六千多字,收编了六百多位澳华作者及他们的作品,虽然收集范围比较宽——也收集了部分作者未移民澳洲前的部分作品,但即使略去这部分,篇幅还是相当大。以下只能略提一二。
在长篇小说方面,迄今澳华作家已经出版或将要出版五六十部。早期的包括黄惠元(黎树)的《苦海情鸳》(1985年);黄玉液(心水)的《沉城惊梦》(香港大地出版社,1988年)和《怒海惊魂》(美国新大陆丛书出版,1994年);刘观德(刘白)的《我的财富在澳洲》(《小说界》1991年3月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李玮的《遗失的人性》(北京出版社,1994年);刘澳(刘熙让)的《云断澳洲路》(《四海》杂志1994年第6期;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年);麦琪的《魂断激流岛》(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等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包括:毕熙燕的《绿卡梦》(华夏出版社,1996年)和《天生作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英歌的《出国为什么》(中国作家出版社,1998年1月)和《红尘劫》(2001年);欧阳昱的《愤怒的吴自立》(墨尔本原乡出版社,1999年);阎立宏的《两面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年);刘澳的《蹦极澳洲》(群众出版社,1999年)和《澳洲黄金梦》(群众出版社,2004年3月);颜铁生《萧瑟悉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齐家贞的《自由神的眼泪》(香港明报出版社,2000年5月)和《红狗》(香港五七学社出版公司,2010年3月);麦琪的《爱情伊妹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和《北京胡同女孩》(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1月);陆扬烈的《墨尔本没有眼泪》(香港语丝出版社,2003年10月);曾凡的《一切随风》(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7月,署名“榛子)和《在悉尼的四个夏天》(大连知识出版社,2005年7月);杜金淡的《游龙记》(澳洲鸿运海华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7月);海曙红的《在天堂门外──澳洲老人院护理日记》(澳洲鸿运海华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和《水流花落》(悉尼国际华文出版社,2006年11月);杨恒钧的《致命弱点》(香港开益出版社,2004年)、《致命武器》(香港开益出版社,2005年)和《致命追杀》(香港开益出版社,2006年);唐予奇《世纪末的漂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伊零零零的《虎年虎月》;袁红冰的《文殇》(博大出版社,2004年11月)、《自由在落日中》(博大出版社,2004年11月)、《金色的圣山》(博大出版社,2005年3月)和《回归荒凉》(自由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沈志敏的《动感宝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和《身份》;大陆的《悉尼的中国男人》(湖北人民出版,2006年7月);储小雷的《无可归依》(羊城晚报出版社,2007年2月);钟亚章的《活在悉尼》(珠海出版社,2008年);陈振铎的《流淌的岁月》(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8年);夏儿的《望鹤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等等。
此外,在古典文学方面,包括:芦荻(陈芦荻)的《荻花集》(包括新诗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9月);赵大钝的《听雨楼诗草》(台北永望文化出版社,1997年;澳洲鸿运海华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0月,增编);梁羽生的《名联观止》(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上下两卷,1278页)和《梁羽生闲说金瓶梅》(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6月);陈耀南的《唐诗欣赏》(香港三联书店,2006年7月);彭永滔的《叠翠山堂诗集》(澳洲多元文化出版社,2009年);岑东明、岑子遥的《千叶楼遥岑集诗词稿合编》(2010年7月);乔尚明的《霜叶诗稿》(常州建农印刷包装有限公司,2010年8月)……等等。
在新诗方面,包括:芦荻(陈芦荻)的《鸥缘》(香港,1989年)、庄伟杰的《神圣的悲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从家园来到家园去》(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精神放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西彤的《昨夜风雨》(香港文学报社,2000年2月);李富琪的《澳洲的碧海蓝天》(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4月)、《玫瑰与人生》(广州缤纷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悉尼情缘》(广州国际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雪阳(杨善林)、璇子(寇璇,筱培)的《另一种生活》(悉尼白象出版社,2001年12月)、《观彼世界》(悉尼白象出版社,2002年10月);陈积民的《异乡的月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冰夫的《消失的海岸》(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8年);许耀林的《许耀林诗选》(作家出版社,2009年6月)……等等。
在文学文化理论批评方面,包括:冯崇义的《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2月);钱超英的《“诗人”之“死”:一个时代的隐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和《流散文学:本土与海外》(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7月);欧阳昱的《表现他者,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中国人:188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6月);庄伟杰的《缪斯的别墅》(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年5月)和《智性的舞蹈——华文文学、当代诗歌、文化现象探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马白的《中国美学纵横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陈耀南的《中国文化对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何与怀的《精神难民的挣扎与进取》(香港当代作家出版社,2004年5月);郜元宝的《王蒙郜元宝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和《不够破碎》,(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10月);朱大可的《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圣童(孙永俐)的《〈狼图腾〉批判》(学林出版社,2007年4月)和《解读神的密码:本体论诗学》(悉尼澳华书局,2009年6月),以及谭达先多部关于中国民间文学的专着……等等。
在电视剧、电视专题片方面,包括:陈静的《陈静日记——澳洲华裔新移民的故事》(2006年);储小雷《澳大利亚天空下的华人》(2003年);田地的《穷爸爸富爸爸》(2008年)……等等。
在纪实文学(纪传文学、报导文学、新散文)方面,澳华文学创作甚丰,可以提到:黄潮平的《难忘的回忆》(台北侨联出版社,1987年9月);刘渭平的《小黎光阁随笔》(个人出版,台北三民书局经销,1991年8月)、《大洋洲华人史事丛稿》(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和《几番风雨忆前尘》(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徐家祯的《南澳散记》(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和、《山居杂忆》(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5月,合作);武力的《娶个外国女人做太太》(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黄苗子、郁风的《陌上花》(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千波的《旅澳随笔》(成都出版社,1995年);黄惟群的《不同的世界》(香港明窗出版社,1995年);张奥列的《悉尼写真》(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和《澳华名士风采》(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江静枝的《随爱而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年8月);洪丕柱的《南十字星空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沙予的《醉醺醺的澳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1月);庄伟杰的《梦里梦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8月)和《别致的世界》(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年12月);梁羽生的《笔花六照》(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12月);刘维群的《名士风流:梁羽生全传》(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3月);刘海鸥、毕熙燕的《桥上的世界》(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1月);施国英的《午后阳光》(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00年9月);赵川的《海外.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和《不弃家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苏珊娜的《悉尼情思》(国际华文出版社,2000年10月);萧蔚的《澳洲的树熊、澳洲的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6月)和《雨中悉尼》(澳大利亚南极星出版社,2005年12月);陈耀南的《鸿爪雪泥袋鼠邦》(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和《晨光清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6月);陆扬烈的《陆扬烈小说散文选》(香港雨丝出版社,2001年)、《芳草天涯路》(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年9月)、《亲情托起的世界状元——阳光女孩汪晓宇》(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和《告别忧伤》(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6月);张威的《走过澳洲》(鹭江出版社,2002年);冰夫的《海. 阳光与梦》(作家出版社,2000年7月)、《冰夫散文随笔》(悉尼白象出版社,2002年5月)和《黄昏絮语》(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年9月);胡仄佳的《风筝飞过伦敦城》(花城出版社,2000年1月)和《晕船人的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4月再版);夏祖丽的《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年10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夏祖丽、应凤凰、张至璋的《苍茫暮色里的赶路人——何凡传》(台北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1月);黎志刚的《李承基先生访问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2000年12月);郭存孝的《历史的碎片》(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陈振铎的《吟唱在悉尼海湾》(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10月);刘海鸥的《海鸥南飞——一个中国中年女人在澳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王亚发的《张大千演义》(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7月)和《张大千演义海外篇》(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11月);吴中杰的《复旦往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和《鲁迅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王晓雨的《舞遍全球》(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年1月,中文译本);翁维民的《纵贯非洲四万里》(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和《环球旅行印记》(台湾出版社,2010年5月;田地、李洋的《陆克文:总理是位中国通》(新华出版社,2008年3月);刘放的《人生话长短》澳洲鸿运海华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0月);何与怀的《北望长天》(台北秀威出版社,2008年11月);李润辉的《步出雷池:一个移民的旅程》(中英文,Xlibris Corporation,2010年5月)……等等。

五,“崛起的新大陆”:二十年间澳华文学的巨大变化

试回忆一下,二十多年前出版的一部世界华文文学史上,在谈到大洋洲华文文学的时候,只有一位作家的两部杂文小品集——《西洋镜下》和《自行车文集》(香港天地图书1981年和1984年出版)。以一位作家两部著作来填补大洋洲华文文学的“空白”,虽是聊胜于无,却可怜地显示出当时澳华文学荒芜的景象。而且,这位被提到的作者中文名虽叫“白杰明”,但白先生的原名却是Geremie Barme,是一位先在堪培拉国立大学攻读语言和中国历史后在中国进修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德裔澳洲人。白先生能以流利中文书写,无疑是一位文化上语言上的奇才,但以他的文学作品作为当时澳华文学代表,多少是有些讽刺吧?即使拿在1999年8月出版的陈贤茂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来看,虽然在这部两百万字的四卷本巨著中也辟有若干章节给澳华文学,但当时的描述和今天澳华文坛的风貌也相去甚远了。
就在这二十年间,澳华文学几乎从无到有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澳洲各地各种作家协会、诗社、笔会以及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活动频繁,华文文学作品一批一批出现。比照之下,把这种文学现象以“崛起的新大陆”形容之,就世界华文文学而言,或就作为世界华文文学一部分的澳华文学而言,应该是十分恰当的比喻。

后记(写于悉尼,2010年5月10日):
此文曾提交给于2010年3月9日在中国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大洋洲分会也把它印发给于2010年2月28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召开的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华文化和当代华文文学研讨会。
最初此文为拙作《崛起的新大陆——澳华文学的粗线条述评》开头第一节改写而成,但仍然粗糙,错漏一定不少。2007年12月1日,《澳华新文苑》联同澳大利亚新州华文作家协会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名称为“澳华文学:现状及未来走势”,《崛起的新大陆——澳华文学的粗线条述评》初稿为事前发给与会者作为参考和评论的背景资料。那个被誉为“为澳华文学把脉”的研讨会由本文作者主持,会上气氛热烈认真,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辩,可谓效益良多。除了会上口头发言外,提交给研讨会的文章包括:〈“浮萍”与“寻根”——从何与怀《崛起的新大陆》说起〉(作者:何孔周)、〈在失败中看清自己——评张劲帆小说集《初夜》〉(作者:郜元宝)、〈历史不应忘记:澳华文学繁荣与发展中的缺憾〉(作者:田沈生)、〈“曾经沧海”的“回归”〉(作者:萧虹)、〈文学理念与文学创作〉(作者:劲帆)、〈澳华文学的守望者——略说《崛起的新大陆——澳华文学的粗线条述评》〉(作者:史双元)、〈让我们高扬澳华文学之大旗——读何与怀《崛起的新大陆》有感〉(作者:李景麟)、〈为繁荣澳华文学鼓与呼〉(作者:振铎)、〈澳华新文苑的春华秋实——喜读《依旧听风听雨眠》〉(作者:吴文镳)、〈风雨人生路  笔下涌真情──读《依旧听风听雨眠》〉(作者:李普),以上文章均已在本文作者主编的《澳华新文苑》上刊登。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与怀 文章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杨恒均博士的意义

何与怀:一场人为撕裂澳洲社群的“盛举”

就是要人人自危,全民互撕

何与怀:也谈“澳华文学的黄金时代”

保卫文学:从夏志清评张爱玲两部作品谈起

何与怀:十字架下的圣女

那一湾定格了的崇高的母体乡愁 一一 纪念余光中先生


何与怀:一周年了,让我们记住

何与怀 | 那颗曾经划破夜幕的陨星

何与怀:四十年四角爱恨情仇终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