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奧克蘭後發現本地社團很多,活動也多,諸社團借別處會堂,挂橫幅懸彩旗,准備餐飲,更有一臺好戲饗客。
過往類似集會的嘉賓講話比較長,近年逐漸短了,一是順應民意,從精從簡﹔二來可能也是因為場內人聲嘈雜,講了也是白講,聽者寥寥。
据說過去領館舉行酒會是華洋一起邀請的,後來洋人要求分開,倒不是歧視黑髮黃膚者,而是忍受不了那種耳語的聲浪。
活動開始前進入會場,必是「嗡嗡」語聲一片,老友相見,彼此寒喧招呼,加上喜逢節日,心情特別好,談笑風生,尚可理解。待主人宣佈酒會開始,甚至公開提醒與會者保持安靜,這聲浪可能稍降幾分,變成悄悄耳語。但等到嘉賓講話,「嗡嗡」聲浪便又重新開始湧起,然後越來越響,直到最後,你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扯開嗓門喊叫,整一個你在吼他在吼的「黃河大合唱」!
可憐那鄭重其事的嘉賓,為發言作了許多准備,還衣著莊重地上臺,結果他在臺上講,大家在下面也講,你講你的話,我聊我的天。一人之語為百人吶喊所掩,尷尬窘困,進退兩難。
假若說嘉賓講話時,各人還不致於那麼放肆,那麼到了節目上演,就是臺上高歌,台下大喊了。集體舞也罷,一些比較「貴族」的表演如小提琴、芭蕾舞,高雅的樂手舞者,全神貫注投入表演,但台下眾人卻視若無睹,哄孩子有之,嗑瓜子有之,呼朋引類有之,穿短裙和打煲呔的藝術家,仿佛是在墟鎮市集里賣藝的江湖藝人,得不到起碼的尊重。
聽說在香港特區的酒會上,一樣上演類似的「大合唱」,同樣要勞駕侍應舉牌「嘉賓講話,請保持肅靜!」勸喻。
籌備一次集會活動,總有目的,從策劃准備、邀請嘉賓、佈置會場到執行程序、供應餐飲、清理現場,須要耗費人力物力。被邀請者与參加者,都應該體察主辦者一片苦心。
赴會有基本禮儀,衣著整齊,提前數分鐘進場,談吐得體,不大聲喧嘩,在別人演講与表演時保持安靜,無緊急要事不隨便起身走動,不打手機,不無故早退。這都是中小學時代就學過的,我們不是不懂,但就是不身體力行之。
觀摩音樂會或演出,除非是露天嘉年華,一般不宜攜帶兒童,近日觀看國僑辦慰僑巡演,華人拖兒帶女者眾甚,結果孩子們不愛看大人的節目,在各通道進進出出,跑到休息大廳里喧嘩追逐,家長也不管束,鋪著厚地毯的休憩空間成了遊樂場,沙發也成了攀高爬低的玩具。連總領館的春節團拜會,也見有人帶孩子去的,至於集體早退一事,已有文友撰文批評,在此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