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金光照在翠綠的蘋果樹上,投下半弧狀斑駁細碎的暗影。此時,清風未佛,枝葉紋絲不動,蘋果樹玲瓏的身姿定靜地襯著灰黃色的古宇,清新秀潤之于高貴古雅,真是一副絕妙的小畫。這就是牛頓的蘋果樹(後植的),正對著劍橋三一學院牛頓寢室的窗口(曾經的),在我的想像中這神奇的蘋果樹要高大茂盛許多,卻原來是這樣窈窕的一株。
但凡偉大的天才,無疑有著天賦異稟。造物主把異于常人的特殊才智,慷慨地降賜於他們,相對于普羅大眾,真是何等的不公平。天才輕而易舉達到的高度,就是常人窮盡一生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企及的境界,這體現了大自然的規律,上天的意志和造物主的偏愛。儘管天才是上蒼的創制,而人間的環境,總歸是天才生長發育的土壤。
劍橋就是培養天才的沃土。那裏有伯樂發現牛頓們的才能,賞識他們的智慧;那裏有知音啟發他們無窮的想像,鼓勵他們繁盛的創見;那裏有寬鬆的氛圍去包容他們的偏執,理解他們的無羈;那裏有自由的空間釋放他們的靈性,脫盡他們的凡胎。
1661年,18歲的牛頓入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3年伊薩克.巴羅開始教授牛頓數學。巴羅是一位博學的大數學家及劍橋第一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比牛頓年長12歲的巴羅,也曾是三一學子。巴羅獨具慧眼,他在這個小學、中學成績一般,被認為資質平常的青年學生身上,在這個性格孤僻固執,不討人喜歡的青年學生身上,看到了某些不同反響的素質,巴羅極之欣賞牛頓深邃的理解力和敏銳的觀察力,並認為牛頓的數學才能超過了自己。巴羅盡其所學教授牛頓,引導牛頓走入近代自然科學的研究領域。1664年,尚未獲得學士學位的牛頓已榮升為巴羅的助手。
牛頓的偉大發現之一微積分理論,是在巴羅《幾何學講義》基礎上由完成的。1669年,為提攜牛頓,巴羅辭去教授之職,舉薦26歲的牛頓晉升為第二任盧卡斯數學教授(盧卡斯數學教授同一時期名額只有一個,由國王任命)。其後在劍橋學府,牛頓從墜落的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從物體的運動,建立了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牛頓成為劍橋史上最偉大的學生,最值得驕傲的三一之子,甚至也可稱為千年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巴羅功不可沒,劍橋功不可沒。
沒有巴羅的教導傳授,何以啟開牛頓的心智之門?沒有巴羅的讓賢提攜,何來牛頓的黃金歲月?沒有劍橋自由的空氣,何有牛頓勃發的創造?沒有劍橋豐沃的土壤,何以結出牛頓的碩果?
不僅天才如此,常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每一個人都有潛能,如何能激發出軀殼中的性靈,血脈中的激情,頭腦中的火花,生命中的能量,這真是教育與環境之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