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緬甸,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文化。緬甸華文文學在近半個世紀,更有被忽略、被遺忘的感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要讓世界認識緬甸華文文學,同時鼓勵緬甸華文作家走出緬甸,讓緬甸文學、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
關鍵字:緬甸華文文學
一 前言
緬甸人口2008年統計有5700萬,135個民族。緬甸華人約有300萬[1]。近幾十年來,在海內外的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上,沒有見過緬甸華文文學作品,也沒見到有緬甸華文作家出席。
第八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將於
緬甸華人是一個流動性的族群,千百年來,這族群出現不少文人墨客,他們在緬甸這塊土地上,留下相當多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他們的作品卻很少受到外界注意,更沒有推薦到海內外的華文文學作品研討會中,原因諸多,其中有一點是緬甸華文文學作者沒有走出緬甸。
二 緬甸華文文壇的過去與現在
上世紀就有文人戈理寫過《仰光為什麼沒有文壇》的文章:“仰光的文壇好像是一個淺狹的泥塘,盡管有人投下一塊石子,漾起一點波圈,然而這波圈馬上也就平靜下去。”像這樣的情況,有人說他「沒有文壇」,那倒是更爽快的話[2]。
戈理的文章是講仰光的華文文壇(仰光是當時的首都。2005年11月6日首都遷到離仰光約400公里的內比都)。
要討論緬甸有沒有華文文壇,要先看看緬甸的華文文學歷史。澳門
(1)從起步到發展
1903年至1942年,從起步到發展,近40年。這時期,緬甸的《仰江新報》(後改名為仰光新報)、《光華日報》、《商務報》、《進化報》、《緬甸公報》等華文報紙相繼創刊,後來又有《國民日報》、《覺民日報》、《仰光日報》、《興商日報》、《新芽小日報》等多家華文報紙創刊,報紙副刊對華文文學創作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椰風》、《野草》、《芭雨》、《文藝》、《藝文》、《規律》、《新知》等周刊出現在各報刊上,楊章希還主編過《南國文學》等。同期還出現「椰風文藝社」、「熱風文藝社」等文學團體。緬甸華人族群中出現以下幾位傑出的文人: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台、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危巢墜簡》、《道學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
萬慧法師(1889-1959),俗名謝善,字希安。原籍四川,出生於安徽安慶。早年留學日本,在學術上頗有造詣。後因反對包辦婚姻,憤然離家出走,並在四川大慈寺削髮為僧。出家後雲遊四方,經雲南出國至緬甸,後又赴印度鑽研佛法。學成後在緬甸仰光定居,因精通六國語言(英語、梵語、印度語、蒙語、日語、藏語),又對歷史、佛學、哲學有著極深的研究。故在緬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尊敬,在華人圈中有著極高的地位。著有《標準音譯表》、《啟聖字典》、《中國音韻學》、《慧業精舍吟草》和譯著《珂羅倔論》等,均流傳於緬甸。《慧業精舍吟草》與《慧業詩鈔》是萬慧法師的詩詞集[5]。
(2)繁榮期
1945-1965年的繁榮期有20年,前40年報刊數量、發行面相對較窄,後20年的比前40年多很多,如《中國日報》、《新仰光報》、《人民報》、《中華商報》、《自由日報》、《生活周報》、《南國畫報》等等,各報紙副刊或多或少都有文學作品。
黃綽卿的作品《萬里行》、《感甄集》、《緬華大事記1950—1966》、《祖國壯遊》、《壯遊漫記》等等都是這時創作的。
艾蕪後來還寫了《南行記續篇》,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是以緬甸為背景[7]。
巴寧的作品還有《擎天記》論文集、雜文集《嚇鬼記》、《逆耳從談記》等,都沒有機會出版。《緬甸華文文學作品選》一書收錄巴寧的詩12首(79頁、81-83頁)、散文7篇(218-234頁)、小說3篇(313-323頁)。
基魯,女, (1923-約1943),原名陳月瓊,出生緬甸曼德勒市,祖籍福建永定,14歲開始向緬甸各華文報刊投稿,崇拜高爾基和魯迅,筆名喜署基魯。
起步期到發展期,再到繁榮期,是緬甸華文文學鼎盛的60年,也是緬甸華文文學創作的高峰期,由於當時的印刷出版等諸多原因,作品結集出版的不多。
諸如上述的緬甸華文文學作品,已難於尋覓,或許在緬甸仰光市的“緬華圖書館”還有,只是或許。
(3)黑暗期與沉默期
所謂黑暗期是1942-1945年日軍佔領緬甸,戰爭中華文報刊全部停業。
沉默期是緬甸在1966年奉行『緬甸式的社會主義』,除緬文和英文外,其他外文報刊、書籍不得出版,華文在緬甸屬於外文。黑暗期和沉默期長達35年,緬甸沒有正式出版過華文報刊、書籍。文學活動縮小了範圍,文學作品也只在少數文人手中傳閱。
上世紀緬甸的華文文學團體以詩社最引人注目,有「朱波」、「百花」、「晨光」、「似梅」、「天南」、「裁雲」等等詩社,除「朱波」外,其他詩社已成為歷史。仰光的「朱波吟社」,成立於1948年,成員以寫古詩詞為主,該詩社的刊物是《吟草》。在上世紀50年代至60初,最為興旺,數十詩人常在仰光市福山寺公園吟詩填詞,留下大量古典詩詞。80年代初我在仰光福山寺公園的涼亭上,見到當年詩人的十數篇律詩,都是以緬甸為背景。「朱波吟社」62年來不定期的出版過數十本詩刊,屬於內部發行。該詩社現在的成員以古稀老人為多,「朱波吟社」也是緬甸碩果僅存的文學社團。
《永新之花》1984年創刊於緬甸北部臘戌市,第二期改為《永新文藝》,至1990年出過四期,是手抄油印之類的刊物。《永新之花》出版同時,還成立了一個「永新讀書會」,“由董寶雙、楊思來、施雲仙、李興倫、劉安全、彭文鎖等人負責,當時全緬共有十八個縣市,二百多人加入讀書會,所有會員通訊地址資料,不幸在1988.03.20發生在(緬甸) 臘戌(市)邦務(區)的巨大火災中全部被毀。”[9] 有200多人罹難,燒掉的不單是老百姓的財物,也燒掉了一個雛形的華文文學團體。
以上這兩本內部刊物,沒有公開發行,印刷數量不過千冊,卻可以看到緬甸華文文學在沉默期的薪火相傳,而《永新文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緬甸華族這個流動性的族群中的華文文學作品,還在緬甸以外的地區開花結果。
《伊洛瓦底戰歌》(1942-1987),是一本散文、詩詞集,由幾十位原戰工隊員寫的,是緬甸華僑在抗日戰爭中的一首贊歌。書中記錄了杜正平、蕭永綏(蕭崗)、陳吉福、馮勵冬、鄭祥鵬、王金最(楚惠)、楊章熹、王一芒、王漢斌、楊匡民等原緬華戰工隊員的事跡。
[2] 林清風、郭濟修、張平、許均銓編《緬甸華文文學作品選》,澳門緬華互助會出版2006年12月第1版,第227-228頁。(戈理,巴寧也,原名丘筱儒)
[3] 見注①。同上。
[4] 許地山,見鄭祥鵬編《黃綽卿詩文選》中國華僑出版社1990.12第一版435頁。
[5] 萬慧法師,見鄭祥鵬編《黃綽卿詩文選》中國華僑出版社1990.12第一版469頁。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綱,佛緣資訊,
[6] 見鄭祥鵬編《黃綽卿詩文選》一書中國華僑出版社1990.12第一版776頁。资料来源:廣東省情信息庫。
[8] 摘錄於張望主編的《緬華人物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23頁;曾冠英編著《緬華雜文集》69頁。
[9] 見永新文藝編輯部主編《永新文藝》合訂本永新班友會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董寶雙的“編後語”一文。“…一九八四年‘永新之花創刊號’僅印製了200冊,第二期‘永新’印了1000冊,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別印了600冊及500冊,由於當時是採用手抄書寫方式油印,質量粗窳…”和“編者的話”等。
[10] 見林清風 洪新業主編《緬華社會研究》第二輯由澳門緬華互助會出版2010.10第一版168-171頁“緬甸文化人尹文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