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华文作协 :中華文化在哪里?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纽西兰华文作协

中華文化在哪里?

作者: 穆迅    人气:     日期: 2010/10/1


   這個題目很大,也很專業,寫清楚它不容易。我明白這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差事。可是這個大問號時不時總是在我腦子裏轉,周圍一時又找不到德高望重、才學八鬥的高人指點。只好厚著臉皮將自己的感想寫出來,試解這個大問號。

小學生都知道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歷史,博大精深,無人敢向背。你看,當有人提到西方某些科學成果時,我們馬上轉過身子從老祖宗傳下來的古董箱子裏翻呀翻,哎!有了!我們的古輩科學家祖沖之早就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兒以後多少多少,你們晚啦!哥倫布出海環遊世界,我們又從箱子裏翻出個鄭和來,你們又晚啦!

  可是,後來呢?西方有了一整套科學理論系統。我們呢?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打開了海上貿易之路,成了海上霸王。我們呢? 砸毀了當時世界最先進,最大的龍船,封禁海岸,專等人家炮艦打過來。

  在文物級的祖宗箱子裏,老輩們留下來的東西還真不少。可惜大多是破衣爛衫,穿不出來。而且箱子在幾個家族間傳來傳去,扔了多少又裝進多少?誰也講不清了。就算他們都是中華文化,翻箱倒櫃你也很難找出一件現代人能穿的衣服來。

  這倒叫現代的華人左右為難。扔了吧,對不起老祖宗,你也不是中國人了,有些東西不是你想扔就仍得了的。再說了,世道輪流轉,說不定哪天這些古文物修修補補還真成了萬人爭搶的時髦物!不扔吧,眼下一時半會兒的還用不著。和那些財大氣粗,不可一世的西方玩意兒比,你不得不甘拜下風。環顧一下我們身旁四周,鮮亮晃眼的有幾個是“Made in China”?不信,我擺給你看。

首先,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倒是中華文化傳統精髓。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傾家蕩產。比如我,之所以冒險移民新西蘭,其中一股很大的動力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這樣的“悲壯犧牲”你在其他族裔人群裏很少見證到。接著,問題來了。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千辛萬苦所追求的教育這件“衣裳”是個什麼款式呢?不是長袍馬褂,也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西裝,是“ABC”。你看,中國的義務教育,從小學開始,除了語文,方塊字是我們老祖宗的,其他算數、物理、化學、生物、幾何以至我們最重視的政治及思想灌輸全是泊來品,沒有一樣是傳家寶。也就是說中國人從小穿戴的教育“衣裳”幾乎清一色是西方文化的款式。無論基礎科技知識抑或人生思想世界觀,你的全身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從小到大無一例外統統是洋裝伺候。穿慣  了西裝領帶自然習慣以西方文化的思維慣性看待當今世界,對祖上的老古董,對不起,靠邊站吧。

  其次,政治。我們國家的政治架構是共和制,打的旗號是社會主義。毫無疑問,它們都是進口貨。固然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專制死而不僵,外來貨呆在中國時間長了,不免沾上一些專制鬼氣。但和大清國皇帝家族統治比,它還是姓“洋”。還是一台洋牌子機器。只要有國務院、人大常委會、最高法院機構存在它就是個西洋貨。就有實現西方民主的可能。總之,不管刷上多厚的中國顏色,它總是和我們老祖宗文化不對脾氣。

  再者,文學藝術。毋庸置疑這件寶貝至今還沒落伍,拿出去也能唬唬人。儘管西人未必看得懂,但畢竟是世界獨一無二,我有你沒有。不過,也不必太高興,藝術原是一個民族的圖騰。本來各民族的藝術就像天上的雲彩,沒有一塊是相同的。

  即使是這樣,我們仍然擔心本民族的藝術會跌進西方文化的大染缸裏。

在資訊相對封閉的百年前,人們沉溺於自家的小天地,不知天外有天。吹拉彈唱,吟詩作畫,孤芳自賞,倒也心安理得。“遭殃”的是,世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資訊爆炸,交通擴張,自古的天涯成咫尺。天上的仙樂乘著便宜而快速的電波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下不得了,哪個民族強勢又有錢,誰就搶先佔據天時地利,將他的文化藝術洪水般地撲向世界各個角落。弱小的民族文化就等著挨淹吧。

  看看我們自家天地,地大物博,文化資源雄厚,似乎有資格高枕無憂。其實不然,冷眼巡視中華文化大花園,大片大片不小心從外國移來的花種蓬勃發展,鮮花怒放。尤其是年輕人衷情的那些洋花圃更是野草似地瘋長。他們沉迷搖滾不知西皮二黃,熱戀街舞不懂雲手圓場。一會兒哈日,一會兒韓流。在這幫“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的腦子裏現代化幾乎等同於西方化。即便有周傑倫的“青花瓷”、中國風,刮得眼花繚亂,那也只不過是過眼陣風而已。一成不變的強烈節奏永遠提醒著人們,它們和中國文化沒有關係。

  再看建築。我們老祖宗聰明是聰明,能把土燒成磚,方便了樓臺亭閣的建造。人們可以就地取材,不必大老遠地興師動眾到山裏扛石頭。遺憾的是磚雖經濟卻不如石頭堅硬,碰到個天災人禍,很容易轟然倒塌,灰飛煙滅。所以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看不到像希臘、義大利、埃及那種千年不倒的歷史建築。這種“聰明”嬌養了中國人輕視建築文化的陋習----當我們看到西方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時,驚羨不已。立時自覺矮了半截,忘記了自家才幾輩傳下來的“破磚爛瓦”。用不著外敵入侵,自個兒就稀裏嘩啦推了個一乾二淨。仿著西方的模樣,高樓洋房從中華建築文化廢墟上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處處樓群爭高低,層層廣廈竟光輝。千縣一面,百城追歐。仿西方那個徹底,倒叫生活在神州大地的洋人朋友真有點樂不思蜀。

  不必再多舉,凡生活在中國城鎮裏的居民都會感受到這股代號“現代化”的西風愈吹愈烈。他們無孔不入,吹遍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蕩滌著我們世代遺留下來的“枯枝敗葉”。

  這樣的態勢好還是不好?自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踹開中國大門,洋文化乘虛而入,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中國人。國粹們悲痛憤然,捶胸頓足,視西方文化為洪水猛獸,討伐崇洋派們背祖忘宗,引狼入室,敗壞中華傳統,于天理不容。而洋務派們則反譏國學派老朽木呐,固步自封,不懂與時俱進,天下皆以西學為本,何苦螳臂擋車?兩派勢不兩立,非黑即白的激辯,扳著手指頭數下來也快要二百年了。如果雙方仍舊各持己見,恐怕再爭二百年也不會有個結果。

  其實雙方的認知都不無道理,只是非要爭個我是你非,我好你壞,恐怕過於簡單了點。文化不是科學技術,在全世界,電腦不管誰發明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拿來用。不存在電腦水土不服的問題。可文化就不一樣了,它是個非常複雜的虛物,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它多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於他族的特色文化,如同這個民族的DNA。比如,同樣是鬥、來、米、法……七個音節,各民族的曲調就五花八門,同樣是紅黃藍綠,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繪畫風格。千差萬別的風俗習慣、信仰、道德觀念更是各民族之間交流的障礙與誤解之源。甚至是導致異族之間戰爭的導火索。

  另一方面它又有多變性,在某民族發展的長河中,由於與異族文化的交流或被征服,它的文化也不免主動、被動地發生變化,所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同一民族文化也會具有不一樣的文化色彩。中國漢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她的文化從原始到成熟再到現代也不是一成不變。漢字的演變,諸子百家至唯儒獨尊,蒙、滿、五胡與漢族文化的相融,甚至小到二胡、琵琶等外族樂器的引入,事無巨細統統記敍著漢文化歷盡滄桑幾經蛻變的演義。

  再者,文化藝術除了多樣性和多變性外它還有相通性,亦即常人所說“藝術無國界”。西方哲學可以在中國大地暢行無阻,金髮碧眼的愛情小說也能讓黑髮黑眼的小青年茶飯不思,高顴骨,黃皮膚小子的電影唬得西人影界權威們不斷把獎盃往我們手裏送。就是人們視為西方文化入侵的“搖滾、霹靂”如果它不具有文化的相通性,怎能把中華嬌子迷糊得神魂顛倒?

  所以,國粹派固守中華文化的特性,拒絕任何丁點改進。等於掐著中華文化的脖子不讓她呼吸。國粹派們不知道他們頂禮膜拜的已經不是純種的中華文化了。真正的原始的無任何改進的中華文化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願接受。而洋務派擯棄中華文化的特性,喜新厭舊,以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他們也不知道,這樣做等於給自己挖掘墳墓,一旦全盤西化,這個民族也就宣告消亡。不過,洋務派們肯吸收外來的先進經驗沒有錯,國粹派們堅守中華文化的特性也沒有錯。只要雙方不搞階級鬥爭,不搞你死我活,而是相互合作,取長補短,這事就好辦。反正中華文化實實在在地活在那裏,她不以人們的意志正在蛻變著、新生著。今後是個什麼模樣?無人知曉。企盼當今的中國現代人在趕追世界大趨勢的同時,不要忘記老祖宗留下的壓箱底寶貝。理智地尊重中華文化傳統,務實地吸收外來文化。中華文化在那裏,還用權威們解釋嗎?

                                                2010/9/23 於上海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纽西兰华文作协 文章


【新西蘭華文作協】辭秋疏歲月,飽露傍家園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红发帕克小姐的一堂课

原创:没有性别的神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同桌

【紐西蘭華文作協】星閃鳥安眠,詩韻裹粽香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老街畅想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隘口小道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诗七首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那个花开的午后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波斯王后》后记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风雨小白楼

奥克兰的雨——乐活记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