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华文作协 :歲末談蛙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纽西兰华文作协

歲末談蛙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日期: 2010/12/23


  歲未蒙文友相約,寫點回顧文章,恰好讀到許知遠一篇新作《井底的牛蛙》,不如就從我的筆名「井蛙」談起吧。

  僑居斐濟島時,曾為擬一筆名煞費苦心。島上有間「華僑文教中心」,據說有四、五十年歷史了,由一位清瘦的老僑看守。文教中心有個小小的圖書館,陳列千餘種台灣捐贈的書刊供人借閱。忙完店里的活之後,滿身油煙的我就到這里聽老人說僑史,一邊翻讀架子上的書。

  看管中心的老僑對我特別優待,書刊任憑取閱,我讀書又喜歡同時讀好幾本,多少年下來,自以為讀了許多。一日那老僑病歿,我再到文教中心睹物思人,才發現連這小小的圖書館藏書,自己也未瀏覽完畢,充其量只讀了大半。

  當時我悟徹到即使窮畢生精力也無法通讀知識寶藏之一頁,再念及年華匆逝,當年異鄉尋夢,迄今仍末抵人生理想的彼岸,所得幾近於無,所知亦甚少,不如就取「南太井蛙」為名。

  豈料此名一直沿用直今,不獨在下被稱為「老蛙」,內人也成了「蛙妻」,孩子成了「蛙兒」,甚至連「蛙孫」都有了。

  自古談蛙,首先會沿引莊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樑乎井幹之上」比喻見識淺薄的人﹔荀子又在《正論》里嘲諷:「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井底之蛙」、「井蛙語海」就為青蛙定了性,我們要說一個自以為是的人所知有限、見識膚淺,就會用「井蛙之見」這個詞。

  為自己取「南太井蛙」之名後,曾稍微讀了一點關於蛙類的資料,小小青蛙學問大,立刻就發現原來自已真是人如其名、知之甚少。

  一般人通稱的蛙類包括青蛙和蟾蜍,在分類上屬於兩棲綱無尾目,全世界竟有近四千種之多。

  青蛙古稱螻蟈,《禮記‧月令》:「螻蟈鳴,蚯蚓出。」鄭玄‧注:「螻蟈,蛙也。」《淮南子》高誘‧注:「以螻蟈為二物,螻為螻蛄,蟈為蝦蟆。」

  《周禮‧秋官‧蟈氏》中記載:「蟈氏,長去蛙黽。」注:「齊魯之間為成蛙為蟈;黽,耿黽也。蟈與耿黽尤怒鳴,為聒人耳,去之。」這說明幾千年前中國曾有專職除去青蛙的官員,大概是嫌其鳴聲聒噪,擾人清夢,必除之而後快吧。

  但是在古埃及,青蛙卻地位無比崇高,被奉為專司創造與生育的女神赫凱特(Heket),這位蛙首人身的女神還被視為家庭保護神,庇佑家家戶戶逢凶化吉。

  在西方童話里,青蛙往往被歌頌為可愛的王子,因為得罪了女巫被施魔法,要期待那位痴情的金髮美女,跋山涉水千辛萬苦去救他,終以一吻令王子回復人形。

  而中國民間更加實用地把蟾蜍視為神獸,成為劉海仙人的座騎。許多商賈店東都在案頭擺著口銜錢幣的趨吉蟾蜍,以祈招財進寶。據風水行家透露,擺放蟾蜍神獸很有講究,不明就里亂擺者,非旦無法進寶,反會破財,奧妙就在蟾蜍銜錢之口是向內抑或向外,惟向內方可招財進寶。

  蛙類常被中國文人雅士吟哦唱頌,蘇軾的「蛙鳴青草泊,蟬噪垂楊浦」﹔葛長庚的「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陸遊的「蛙吹喧孤枕,蚊雷動四廊」﹔李白的「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趙師秀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等等,詠蛙的詩詞多得不計其數。但想像力豐富的中國人,寫蛙頌蛙,靈感來自它的叫聲而非它的形像,雨後池畔,林間草中,蛙鳴被視作天籟,田園詩意之所托,紅塵遠隔之所在。

  在深宮高牆內的帝王,對蛙聲自有不同凡響的君主之見。秉性愚蒙的晉惠帝,曾在華林園聞蝦蟆聲,垂問左右: 「此鳴者為官乎?私乎?」侍臣賈胤奏曰: 「在官地為官蝦蟆,在私地為私蝦蟆。」晉惠帝竟然下了一道聖旨: 「若官蝦蟆,可給廩。」宋王令在《和束熙之雨後》一詩中亦用了此典:「如何農畝三時望,只得官蛙一餉鳴。」

  當年晉惠帝「為官乎?私乎?」一問,數千年後曾幫助「紅色皇帝」毛澤東賺得一筆學資,也可算是另類的「千古一問」。一九一七年秋天毛澤東到安化遊學時,求見該縣勸學所所長夏默庵先生,夏是該縣飽學之士,巧出上聯含蓄問春,要求毛澤東對出下聯,以試才學高低。

  夏先生出上聯曰﹕

綠楊樹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

  才思敏捷的毛澤東即興對出下聯﹕

「春草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

  毛的下聯妙含典故,反詰得體,寓意深邃,可謂天衣無縫,精巧諧趣。夏先生大喜,即贊助八個銀元給毛。當時的毛確有非池中物之氣,也難怪他日後能取江山如探囊取物。

  成大業後的毛澤東又寫了一首詠蛙的七絕﹕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在這首關於青蛙的詩中,集權力於已之一身的霸道專橫,已曝露無遺矣。也令人失望地發現,自此少了一偉人多了一隻井蛙。更令人更加擔憂的還是,毛雖早已成過眼雲煙,但類似井蛙之流,在今天是越來越多了。

  近年浮夸狂燥成風,人們不再內斂沉穩,盡顯救天下於水火,捨我其誰之狂妄。評論家許知遠在《井底的牛蛙》中指出,我們不能只渴望一個大國地位與榮耀,卻對一個大國的責任渾然不知。

  他認為,我們之中有些人只看到表象,卻沒有意識到這種所謂震驚世界的規模,箇中存在對於民眾与自然環境的榨取,存在貧富嚴重不均、禮崩樂壞的危機。如果誤將此歸功於自己的聰明才智,以為自己發現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對自己的行為缺乏任何反省能力,不知道自己的形式準則與規模,將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更廣泛的地區。那末「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仍像是那個古老成語中的青蛙,它坐在井底,以為天空正是那麼大。規模給它帶來強烈的幻覺,但是即使青蛙變成了體積更大的牛蛙,它仍只是生活在井中。」

  話說得有點難聽,但有道理。

  老蛙歲末談蛙,下筆千言,概井蛙之見也。

  辭舊迎新之際,在此恭祝各位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纽西兰华文作协 文章


【新西蘭華文作協】辭秋疏歲月,飽露傍家園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红发帕克小姐的一堂课

原创:没有性别的神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同桌

【紐西蘭華文作協】星閃鳥安眠,詩韻裹粽香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老街畅想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隘口小道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诗七首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那个花开的午后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波斯王后》后记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风雨小白楼

奥克兰的雨——乐活记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