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越棉寮世聯會從廣州到台北,遊走兩岸!
據越棉寮世聯會秘書處提供的新聞透露,「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爲了配合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慶典,該會本屆會員代表大會將于今年十月初在臺北召開。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話來形容該聯合會當前的景況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
該聯合會原本就是在臺北誕生長大,如今又回到臺北的懷抱,乃是正常之舉,相信大家都會樂觀其成,對此一轉彎,應該不會有任何猜疑!
回顧這十年來,該會一直處於低潮狀態,要人(會員)沒人,要錢沒錢,乃是不爭之事實,無論怎樣遮掩也掩蓋不了,因為數字最終會說話。
該聯合會會務一蹶不振,而且撐得很辛苦也是事實,近年來的每屆大會出席人數都是一屆比一屆少,規模一屆比一屆小,已經到了僅是維持一個招牌的地步而已。
誰令致之呢?當然因素不少,但毫無疑問,該聯合會的定向與領導都是個大問題。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該聯合會在三藩市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前夕遇上美國的“九一一恐怖事件”導致該聯合會秘書處人事產生受到存疑之後內部開始嚴重分裂。
2001年全球越柬(棉)寮鄉親團體代表在洛杉磯登高一呼成立「世界越柬寮華人團體聯合會」,從此全球出現了一字之差的兩個「聯合會」。就是「世界越柬寮華人團體聯合會」與「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
而「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隨著響應中國政府僑務單位的邀請,于
當時擔任秘書長的李少光先生在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曾說﹕“我把這條船駛回故土”。
他還娓娓道來一段話﹕“以前,我們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就像一葉漂泊在海上的小舟,經過二十多年後,今天終於駛回到了故土母親的懷抱,感到特別溫暖、特別激動。”
“作為該聯合會的秘書長,我帶來了六百多名來自世界各地越棉寮華人團體的會員代表,回到中國,是將這條船駛上了一條正確的航道。”
“今後,聯合會還要繼續擴大影響,要更多地發展會員,更好地服務於全球越棉寮華人華僑。反獨促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我們聯合會的一個原則。”(李少光秘書長以上談話刊載在
我們知道,該聯合會的全盛時期當是八十年代,就是中南半島難民大量在全球各國尋求新生的克難時期,大家對該會的期待甚高,這與當時中南半島華人對共產制度的恐懼不無關係,所以幾乎清一色的加入該聯合會,當時該聯合會對聯繫流亡在全球各地的鄉親,讓大家取得聯繫、互通訊息,確實是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該聯合會是一九八二年在臺北催生,次年四月廿三日在臺北僑光堂舉行首屆會員代表大會,有三十四個單位約二百零三人出席,一致公推王爵榮博士為首屆秘書長。在廿位的副秘書長中,美國地區佔了一半以上(黃懷德,鮑文男,李朝松,麥景生,吳德成,蕭國興,趙資華,張偉良,李少光,韓國平)。而秘書處成員中有粵、閩、瓊、潮、客等籍貫,分配均勻。
毫無疑問,該聯合會是中華民國政府(僑務委員會及海工會)大力扶掖下誕生的,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可想而知,首屆大會開幕典禮行政院長孫運璿還親臨致詞。
今天我們重述這段史料,只想說明一件事,民間組織應有自己的自由空間,不要過于涉及兩岸的政治,如果過度投入很容易變成附庸品,沒有自己的立場,沒有自己的政見,欲想借重聯合會的影響力給兩岸一些建設性意見,可是因為沒有立場結果什麼都幫不了,反而我們的聲音在兩岸更加不受重視,僅被視是一群沒有立場的化外的族群而已。
我們在海外,得天獨厚,有結社立會的自由,這一屆可以在臺北辦,下屆又可以在北京辦,來去自由,瀟灑自如,無拘無束,多好呢?不必受任何牽制。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經費要獨立,否則就無從自主了,所以對于兩會,當然越柬寮世聯會目前沒有這個問題,但越棉寮世聯會憑過去的“不良記錄”,這次臺北召開,會不會私下作某種妥協,已經接受了僑委會的資助了?令人存疑!
在此,我們還是不厭其煩的奉勸一句,自重然後人重,經費方面最好不要求助兩岸政府,這是尊嚴問題,要是堅持不了,那只好淪落當個花瓶好了,又有何意義呢?(扶風)